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5 道试题
1 . 20世纪70年代初,促使中美关系改善的主要原因有
A.共同抗击日本B.协商解决台湾问题
C.应对朝鲜核危机D.中苏关系恶化
2020-12-15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17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2 . 21世纪初,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共同创建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
A.东盟B.亚太经合组织C.上海合作组织D.欧盟
3 . 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反映了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A.中苏关系开始解冻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 . 下表是1980-1988年中国部分外交活动表。这表明我国
1980年中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中国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权和世界银行的合法代表权得到恢复
1981年中国当选为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人权委员会成员国
1984年中国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成员国
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次派员
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A.推行反对帝国主义的外交政策B.坚定实行不结盟政策
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5 . 一位美国记者在报道中指出:“可能成为20年来在恢复美国和共产党中国已经中断的对话方面所采取的最有意义的一个步骤,竟出现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一一乒乓球赛场。”这一“步骤”
A.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B.直接推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C.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6 . 现代中国外交战略经历了一个调整、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呈现出每十年一个大调整的基本态势(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现代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主要依据是(     )
A.外交国政治的差异B.人民群众的意愿
C.国内外形势的变化D.国际组织的决议
7 . 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

下列史实与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是
A.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B.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建交公报》
C.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瓦解D.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2001年上海峰会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政府在坚持了 20多年的孤立中国的政策已日益破产的情况下,不得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为国际事务中一个重要力量,为了应对它所面临的美苏对抗的严重局面,也为了改变它在世界上霸权地位日益下落的国际形象,需要调整同中国的关系。

——摘编自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只要中国独立强盛,它本身的分量就有助于全球平衡。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独立的外交政策是符合全世界的利益的。现在,人们有时猜测苏中关系可能改善以及这种改善可能对美国和美苏关系产生的影响。我愿向你们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苏中关系极端紧张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发生战争则更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因为这将使整个国际形势激化。中国回到50年代那样,成为苏联的亲密盟友对美国也不利。但是,最终北京不是根据什么对美国有利,而是根据什么对中国有利来对这些问题作出决定的。

——摘编自[美]基辛格《1983年在北京外交学院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调整同中国关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基辛格演讲的核心观点及各国发展外交关系的基本出发点。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前期,中国充满了文化宽容精神。“夷狄”入侵中国北方对外来影响开了大门;佛教既是中国与遥远地区进行密切文化联系的工具又是这种联系的动力;海陆两路的地区间贸易发展远远超过汉代时的情况;初唐帝国使中国直接与印度和西亚两大文明中心进行了接触。……与外国的接触带来了许多新的农作物和一些技术,例如茶叶从东南亚传入中国,起初是作药用和提神,到唐朝后期用途更为广泛,后来由中国向外传播,成为世界上最普遍的饮料。更多的技术进步出自中国自身。诸如瓷器、火药、手推车等。唐朝作为当时最大的帝国受到许多临近民族的极力效仿。不仅把它视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而且视为政治和文化的楷模。

——摘编自费正清、赖肖尔主编的《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经常办理对外交涉的部分官员开始意识到,对英、法、美等国,断不能“绳之藩属之礼”,主张“与其争虚名而无实效,不若略小节而就大谋”,道光皇帝采纳这些人的“权宜之计”,遂在朝廷设置办理各国通商事务的大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深感“夷务”处理混乱不堪,加之增开通商口岸、列强公使驻京已成定局,于是萌生在京设一机构,统筹外交全局的想法。1861年l月,总理衙门在京设立,下设英、法、俄、美及海防五股。1901年又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除了前期的胁迫通商,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史学月刊》等改编

材料三   在当今这样日趋开放、合作的时代,中国外交应善于将自身国情与世界发展趋势结合起来,做到内外兼修,既要把有利的国际条件转化为有利的国内条件,也要把有利的国内条件转化为有利的国际条件。

——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对外交往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代中国扩大对外交往的意义。
10 .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_______》,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同时发表《_______》,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20-11-05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2019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