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1 . 1949 年2 月,中国中央发文指出:“为了迅速恢复与发展新中国的国民经济……在对我有利及严格保持我国家主权独立并由政府严格管制等原则的条件下,(贸易)是可以而且应该允许的。”这一规定(     
A.加强了国家基层治理体系的建设B.彰显了新中国经济政策的灵活
C.适应了西方开拓中国市场的需要D.已体现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
2 . 1949年6月,毛泽东提出“一边倒”外交战略;1964年7月,毛泽东提出“第二中间地带”理论,即整个西欧、大洋洲、北美的加拿大和亚洲的日本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对美国是不满意”的重要力量。这一变化说明(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以苏联为主的外交政策
C.加强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2023-01-21更新 | 434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主流观点认为美国不应该急于承认中国的新政权,并且居高 临下地认为弱势的中国定会有求于它,承认美国在华的既得利益。因此,对中共政权采取“观望的 态度”。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中国为了表明立场,采取了一系列亲苏反美的行动。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 一文中特别强调“一边倒”立场。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它彻底改变了美国决策层对中国的看法,把中国和苏联联在一起,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摘编自李怀录《建国初期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原因再审视》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需要超越事务层面来思考和构建未来的国际社会。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不仅需要中国拿出更多的物资贡献,还需要提出有价值的思想和学说,要发挥大国的“引领和塑造”作用,则要求中国的外交不但是“中国本位”,还要是“世 界本位”。只有如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与和谐世界的理念形成真正有意义的价值关联。

——摘编自崔立如《国际格局转变与中国外交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外交政策,谈谈你对我国当前外交成果的认识。
2023-01-0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3·福建·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如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194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统计表(部分)
国名建交时间国名建交时间
苏联10月3日朝鲜10月6日
保加利亚10月4日波兰10月7日
罗马尼亚10月5日蒙古10月16日
匈牙利10月6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0月27日
捷克斯洛伐克10月6日阿尔巴尼亚11月23日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坚持“求同存异”方针D.积极参与联合国的重大事务
2022-12-15更新 | 15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乙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建国初期,“一边倒”战略并没有导致中国对苏联的极大依附而失去内政外交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相反中国“一边倒”战略只是意味着将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放在外交战略的首要位置,并不排除同资本主义国家的来往尤其是经济层面的合作。据此可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A.旨在开展经济合作B.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C.推动世界的多极化D.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6 . 1949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外交工作的指示,着重指出:我们不承认帝国主义国家现在派在中国的代表为正式的外交人员,以在外交上处于主动地位,不受过去任何屈辱的外交传统所束缚。这一指示所体现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求同存异”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即在全国范围既完成没收官僚资本为国家所有、推进新解放区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民主革命遗留的各项任务,又开展了“三反”“五反”斗争、打退资产阶级的进攻等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任务,为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包心鉴《新中国70年国家建设的内在逻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新中国过渡时期国家治理的突出特点以及“一五”计划的突出特点。

材料二 朝鲜战争结束以后,新中国能否存在不再被很多人怀疑……1952年中国政府预算的70%用在军事上.朝鲜战争结束以后,中国要回到它的主要战略目标上来……就意味着对内稳定发展,对外寻求自己的国际地位。

——张历历《当代中国外交简史》


(2)简要说明朝鲜战争结束后,在过渡时期中国是如何实现“对内稳定发展,对外寻求自己的国际地位”的。

材料三   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

——习近平在河北调研时的讲话,2013711-12


(3)简要举例“两个务必”在过渡时期的典型人物,简要分析毛泽东思想在过渡时期的作用。
2022-08-20更新 | 18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50年,新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条约的这一规定,有助于当时我国(     
A.实现“赶英超美”B.推进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C.加快“三线建设”D.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
2022-08-11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持世界的持久和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初外交方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19722月,毛泽东会见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2)据材料指出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的外交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2022-08-1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1)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1943年美国的对华政策,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赫尔指出:“对中国,我们有两个目标,首先是有效地联合进行战争;其次是承认和使中国成为一个在战时和战后都与俄国、美国、英国三大西方盟国具有平等地位的大国。”

材料二   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宣布愿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与国民党集团断绝关系并对新中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通过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长周恩来向各国留在北京的领事馆发送了包括上述内容的毛泽东的声明和他本人的信函,请他们转交各自政府。

105日,英国留驻北京的总领事格雷厄姆向中国外交部递交了信件,作为对101日周恩来信函的回答:“英国政府正在认真研究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的局势。英中之间友好、互利的商业和政治关系已经存在了许多年代,希望今后继续如此。有鉴于此英国政府建议,在对中国局势研究结束之前,英国领事官员与中央人民政府管辖领土内的合适权力机关之间应建立非正式的关系,以使两国政府更便于接触,并推动两国间的贸易。”新中国政府没有答复英国的信件。

——摘编自金光《19491950年英国对新中国的承认》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的对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2)请你对材料二中“新中国政府没有答复英国的信件”作出合理解释。
2022-08-1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