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是新疆脱库孜萨来遗址出土的唐代垂直式织机织成的提花棉织品。另据《通典》记载:天下诸郡每年常贡,按令文,诸郡贡献皆尽当土所出,交河郡(今新疆吐鲁番西)贡氎布(细棉布)十端。这
A.反映出新疆贡品以棉布为主B.表明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C.证明新疆棉纺织业技术较高D.说明国内区域贸易联系紧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公元前645年,晋国实行“作爰田”,其本义就是把原先的公田全部或部分分给国人,国人不再承担籍田的力役负担,而改为缴纳土地税,即由承担力役变为缴纳实物。这说明当时
A.晋国人地矛盾进一步加剧B.统治者的剥削方式发生改变
C.土地私有制得到普遍确立D.分封制遭到破坏并逐渐瓦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所示为1375~1790年中国白银比价的变化。影响这一时期中国白银比价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时间(年)黄金(两)白银(两)
137514
138515
139715
141317.5
148117
1573~162017~8
1628~1644110
1662~1700110
1790115

A.政府赋役征银的推动B.商业税成为政府的主要税源
C.王朝更迭造成市场动荡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优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春秋战国时期,官府垄断工商业的工商食官制度逐渐瓦解,它是与周代土地等级所有制相适应的一种工商业经济管理制度。它的瓦解
A.表明商周井田制的结束B.标志着小农经济的到来
C.说明官营工商业的解体D.有利于私营工商业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面记载的农具和农艺几乎都是两汉时期的,南北朝时期的农具和农艺反而几乎没有介绍。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动B.先进的耕作方式主要分布在南方
C.北方小农经济发展滞缓D.地方割据不利于农业技术的交流
2021-11-03更新 | 607次组卷 | 3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为南宋时期部分生产部门中心及主要城市分布情况。由此可知,当时
产业中心主要城市
粮棉中心广州、湖州、平江、泉州、荆州
纺织中心重庆、成都、江陵、鄂州、湖州
海船制造中心广州、泉州、温州、明州
漕船、商船、渔船、游船制造中心鼎州、潭州、吉州、虔州
制瓷中心曲阳、景德镇、龙泉、宣州、东京、汝州、钧州

A.经济重心已实现南移B.南方主要产业部门分布较广
C.官营制瓷业技术高超D.棉花成为最主要的衣被材料
7 . 清朝康熙帝南巡,感慨于织女之寒、农夫之苦,传命内廷供奉焦秉贞在南宋楼瑞画作基础上,重新绘制,计有耕图和织图各23幅,并每幅制诗一章,下图为其中《一耘》和《络丝》。材料反映出
A.集体劳作的生产方式B.人民生活的富足状况
C.江南农业生产较先进D.政府重农的政策倾向
8 . 明朝规定三品至五品官厅堂五间七架,正门三间三架,六至九品官厅堂三间七架,正门一间三架;而明中叶以后,江南地区的官绅富户,甚至平民百姓,都建了三间五架或五间七架厅堂。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A.经济变化对等级秩序的冲击B.富商政治地位的提升
C.政府对江南民间控制力降低D.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9 . 唐代的“市”由“市令”专管或地方官兼职掌控,并规定“诸非洲县之所不得置市”;宋代“凡州县皆置务,关镇或有焉”。“务”成为各级地方市场管理和税收机构。这反映出
A.政府社会控制加强B.坊市制度日益完善
C.重衣抑商政策瓦解D.政府市场观念变化
2020-10-13更新 | 254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0届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018·江苏·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代民间工匠必须在官府作坊服差役,从事一定天数的无偿劳役;宋代工匠服官府差役,官府会付给﹣定的“雇值”,有的生产部门如铸钱作坊,还出现了类似计件给雇值的方式。这表明
A.铸钱作坊带动了生产领域的流通
B.宋代工匠的社会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C.官营手工业体系在宋代已经瓦解
D.唐代民间工匠的技术水平低于宋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