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唐初莫高窟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展现了“汉武帝(前131年—前87年在位)部下击败匈奴后带回战利品‘祭天金人’”和“汉宣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不知祭天金人名号故派张骞出使西域问佛”的场景。


《张骞出使西域图》

材料二   中国古代部分朝代时外交往的史实

朝代史实
汉朝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奉命出使大秦,到达了波斯湾。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东汉。
唐朝日本、朝鲜派遣唐使和留学生来唐朝。玄奘西游,鉴真东渡日本,日本高僧空海长安求法。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定居。
宋朝高丽政府遣使到宋朝搜求书籍。日僧寂昭、元灯等乘宋商船渡海入宋。明州城出现多处“波斯馆”“清真寺”。印刷术外传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广州、泉州城内居住着许多阿拉伯富商。
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达亚非各国。华侨开发南洋地区。戚继光抗倭,援助朝鲜抗击日本。利玛窦来华传教,徐光启翻译了利玛窦带来的科学著作。中国人民反对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入侵。政府禁止沿海居民出海贸易。
清(1840年前)郑成功收复台湾。来华的传教士将西方的天文地理数学等介绍到中国也向本国介绍中国社会状况。中国人民抗击沙俄、英国、法国的入侵,仅留广州作为贸易出口。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该幅壁画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各朝代对外政策变化趋势的理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为《盛世滋生图》(局部),描绘了清乾隆时期苏州的商业景象。该作品体现了(     
A.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汇B.城市经济与外贸活动的互动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有同学研究宋代纸币问题,收集了如下资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铜钱铸造量统计表

时间铸币量依据史料时间铸币量依据史料
唐天宝年间(742-756)约32万贯《新唐书》北宋治平三年(1066)170万贯《宋史》
北宋至道二年(996)80万贯《宋史》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1)290万贯《宋史》
北宋景德三年(1006)183万贯《宋史》北宋宣和二年(1120)约300万贯《宋史》

材料二两宋时期,私人笔记中关于纸币的记载很多。北宋薛田《成都书事百韵》组诗强调“交子颂轻便”,李纲指出交子在四川“流通无阻”,南宋叶绍翁则提及乾道四年(1168)“愚民”以“造券不多为苦”。

——摘编自《梁豁全集》《四朝闻见录》等

材料三世俗徒见铜(钱)可贵而楮(纸币)可贱,不知其寒不可衣,饥不可食,铜楮其实一也。……夫会子(南宋纸币名)之所以轻(贬值)者,良以造之数多……

——摘编自辛弃疾《论行用会子疏》


(1)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北宋纸币问题的价值。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纸币的影响。
(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宋代纸币还可以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举出两种。
2022-11-27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综合能力测试(三)历史试题
4 . 以下为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1522年,不但大宗交易用银,而且连小买卖也用碎银了。……白银作为货币,具有不变质、易分割、价值高等优点。

——摘自钱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料:宋代计量单位,1料相当于今天的120斤),可载五六百人,中者三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

——摘自《梦溪笔谈》卷12

材料三   新都(属于安徽南部徽州地区)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贾人娶妇数月则出外,或数十年,至有父子邂逅而不相认识者。……男子冠婚后,积岁家食者,则亲友笑之。

——摘自顾炎武《肇城志》

材料四



徐杨《盛世滋生图》
(1)以上材料涉及哪几个朝代?可分为哪几种史料类型?
(2)根据以上材料,指出该学习小组所研究的主题,以上材料可以从哪些角度研究这一主题?
2022-01-2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西汉初期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许多农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成为流民,这沉重地打击了西汉农业的发展。另外,在小农经济的历史背景下,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较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十分依赖自然而又受制于自然。同时,一些商人为了发财致富,趁着资源紧缺而囤积物资,并利用自己拥有的财产大肆兼并土地,从而影响社会秩序。西汉时期,汉武帝大力推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其目的之一就是让“鄙夷商人”成为深入人心的思想,从而加强国家对私营工商业的控制。

——摘编自张丽慧、郭家慧《“重农抑商”背景下西汉农业商业的发展》

材料二

在元杂剧《东堂老》中,富商赵国器在临终前将他的儿子扬州奴托付给好友李实(东堂老),但扬州奴在父亲死后肆意挥霍,把家财败光,最终沦为乞丐。之后因艰苦生活的磨练,他痛改前非,变得勤俭刻苦。最后,东堂老把赵家的产业交还给扬州奴。诚然,剧本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扬州奴“败子回头”的故事,引出俭成奢败的教训,也表彰了东堂老的信义行为,但剧本始终贯穿着更深刻、更值得重视的思想内涵——作者对商人阶层的认可。《东堂老》这种重商、颂商思想的形成无疑与元代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关联。

——摘编自戴汝庆《从<东堂老>看元代中后期对商人态度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前中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杂剧《东堂老》对研究元代商业史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清明上河图》中不少店铺用文字表示商店的字号,大多数店铺的招牌中都以黑色楷书书写标识,但各家的书写风格略有不同。如图甲所示的“正店”和图乙所示的“十千脚店”,“正店”二字使用的是笔画平直的楷书,而“十千脚店”的书写则连笔较多,颇有行书的意味。由此可知,《清明上河图》(     

图甲“正店”                    图乙“十千脚店”

A.兼具艺术性和史料价值B.借鉴了魏晋人物画的风格
C.追求对生活的忠实还原D.属于市民阶层的绘画创作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永乐九年(1411年),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商品流通的需要,政府令福建布政司开始铸造永乐通宝钱。到了弘治十六年(1503年),其造币量已达到11372400文,造币专用的炉已达到19座之多。与此同时,纸币也普遍使用。洪武年间,明政府大量发行纸币钞,然民间重钱轻钞,多行折使。最初以钞1贯折钱50文。洪武年间,政府更是大量推行纸币,令“各处税粮、课程、赃罪,俱准折钞”,还在福州、建宁商贾所集之处市镇、店肆、门摊税课,增旧五倍,专门推行钞法。其后,各地又设钞关,钞法盛行。

——摘编自唐文基主编《福建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永乐通宝钱在国内出土的数量不多,乃至很多明清时代的钱币窖藏不见一枚。但在南中国海及环印度洋周边国度和地域,从肯尼亚、坦桑尼亚到阿曼、伊朗,从斯里兰卡、印度到泰国、马来西亚,都有发现出土永乐通宝钱的记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永乐年间纸钞盛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肯尼亚曼布鲁伊遗址出土的明代“永乐通宝”铜钱的史料价值。
2022-07-0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蓝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港口,中唐到南宋时期是泉州的快速发展时期,该地留存有大量的文化遗迹。下图所示为地处福建泉州的两个历史遗迹。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之际泉州快速发展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遗址对于泉州海外贸易与中外交往研究的史料价值。
2022-05-1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安溪沼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广告具有“晴雨表”和“助产士”的双重作用,广告的兴盛是商业繁荣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表征。宋代商业广告十分发达,有口头吆喝或吟唱等形式的叫卖型广告和采用不同的器具,通过摇、打、划、吹发出各类特殊响声来代表不同行业的响器型广告;有涵盖了店家经营的对象、产品的特色等信息的招牌或者幌子型广告;有在店内通过摆放时令鲜花,显眼的地方悬挂名人字画,予以装点的装潢型广告;甚至还有利用印刷术印制的广告。

——摘编自李经威《宋代商业中的广告世界》等

材料二   下图是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左)及其印制的广告(右)


这块青铜版是用来印刷广告的,印版上方标明店铺字号“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间刻有一幅“白兔捣药图”,图案两侧注明“认门前白兔儿为记”。图案下方是广告词: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这也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出现商标的广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广告的特点,并指出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提取有效信息,请你指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的史料价值。
(3)综上,你有何认识?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2)据材料二、三,概括宋朝文化发展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结合课本所学,概括宋朝分别在书法、绘画、文学与戏剧领域取得哪些成就(任选两个领域即可)
2021-05-2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关工委麒麟希望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