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文物证史。阅读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17世纪,中国犁由荷兰人带入欧洲。由于中国犁简便轻巧,操作容易,节省畜力,而工作高效,因此,很快就在欧洲推广开来,……甚至还传到了美国。到1 8世纪,中国犁已是欧洲最便宜而又最好的犁。后来,欧洲人在中国犁的基础上设计出钢架犁,进一步提高了工效,推动了欧洲农业革命的到来。


(1)这幅明代“耕耘图”揭示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即重视________。
A. 小农经济       B. 自给自足     C. 男耕女织       D. 精耕细作
(2)根据图文:对欧洲农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犁是________犁;中国历史上,这种犁最早出现于________时期。

北宋铜版,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其版面正中偏上刻有一只拿着铁杵捣药的白兔,白兔四周分布着密密麻麻的铭文:上方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左右合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方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偷工,民便用。若被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这块铜版是迄今所知我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的印刷广告实物。



(3)铜版铭文中的“若被兴贩,别有加饶”,应如何理解?通观铭文,它反映了什么经营理念?
(4)该铜版及其铭文揭示了宋代科技的哪些成就?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前代相比,宋代商业有什么重大发展?(注意:举出2例史实说明即可)

这件清代瓷器,现藏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史载,16~18世纪出现了中国瓷器外销欧洲的高峰,当时欧洲的皇室、贵族和富有人家竞相购买中国瓷器。对此,一位西方收藏家评论道:“有着数千年传统的中国瓷器,对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18世纪末中国瓷器外销却走向衰落。这固然和欧洲制瓷业的兴起、竞争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当时中国政府实行的政策有关。这一政策不仅限制了中国瓷器外销,更严重制约了中国制瓷业的发展。



(6)从造型、装饰图案和器面绘画看,这件清代瓷器有什么鲜明特色?
(7)根据图文:西方收藏家称中国瓷器“有着数千年传统”,其根据何在?请用史实印证。(注意:举出1例即可)
(8)根据图文:18世纪末中国瓷器外销走向衰落的国内因素是什么?
(9)综合上述全部图文,应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
2020-05-1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简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3 . 丝绸之路也是交往之路,这种交往的动机可分为经济利益、开疆拓土、信仰驱动等。据此,将下列史事填入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A.西汉设置河西四郡B.天竺高僧东来C.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D.南宋设置市舶司

E.宋夏边境设立榷场F.明末利玛窦来华G.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动机史事
(1)经济利益
(2)开疆拓土
(3)信仰驱动

2018-01-2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7-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以前,苏州是中国唯一拥有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苏州“首重机业,城东比户皆然”,丝绸、棉布行销全国各省,“其外洋如高丽、印度以及欧美各国,莫不有销路”。

——摘编自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

材料二在16世纪初,格拉斯哥是苏格兰对美洲贸易的重要中心,商人从美洲大量输入美国烟草和加勒比海地区的白糖,然后再转售至不列颠群岛和欧洲大陆的其他地方。1770年代克莱德河的加深使到较大的船只也可航行到河的更上游。这对19世纪格拉斯哥工业,特别是造船业的勃发有直接的关系。到了19世纪末维多利亚时代,格拉斯哥已有了“大英帝国第二城市”(SecondcityoftheEmpire)的美誉。据说,当时全世界的船只和火车大多都是在格拉斯哥制造的。

——摘编自搜狗百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州和格拉斯哥两地在经济性质上的差异?

(2)简析格拉斯哥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017-07-0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简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它们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逐步形成。请指出小农经济的基本含义。

(2)“一带一路”中的“一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请列举唐宋以来,中国经过“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主要商品。

(3)明清时期,出现了以乡土亲缘为纽带,拥有会馆办事机构的商帮。请列举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个商帮。

(4)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对经济有何影响?

6 .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共同促进经济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唐朝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得到进一步发展,向西最远从汉代的印度半岛沿海延伸到波斯湾。宋元王朝更加重视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的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国出口到西方各国的商品种类增多,尤其是茶叶、瓷器在出口商品中跃居到第一、第二位。但是17世纪中期以后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呈现萎缩趋势,丝绸之路航路上中国商船的踪影日渐稀少,欧洲商船则日渐活跃。                                                                                                      ——摘编自《古代丝绸之路》
材料三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明确提出在中国西部古丝绸之路沿线建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立国际新丝绸之路经济合作区。有学者指出:习主席提出的发展战略,必将重振古代丝绸之路的巨大影响力,把古丝绸之路促进下的中西文明交流、互动提升到新的历史阶段。
——摘自《现代丝绸之路》
(1)根据图文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
(2)举例说明古丝绸之路促进下中西文明交流的主要内容。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提取两幅图中两项关于汉代和明代都城平面布局制度的特点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