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8 道试题
1 . 青岛市某中学VR(虚拟现实)社团为了更好地理解古代生活,准备选取以下元素再现中国古代的场景。该VR场景的主题应是(     
A.宋元的民族交融B.宋朝的商业繁盛C.宋元的都市生活D.元曲的空前发达
2023-03-0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封建皇室和各级官府在宫殿、官署、陵墓等建筑上耗费的大量木材,主要依靠役卒、刑徒采伐天然森林获得,其余则向民间采购。官府的木材需要带动了木材贸易的活跃,商人和部分官员积极参与贩卖木材,谋取暴利。受采伐与运输技术的限制,木材多为就近取材,以本地的名贵木材为主。人口稠密的长安、洛阳地区的重要木材供应地,就是关中西部的陇右地区,这带动了关中地区的一些交通便利的城市成为木材的集散地。然而,由于秦汉时期在林业生产上存在的重采伐、轻种植的倾向,这对黄河流域的森林资源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这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木材贸易的发展。

——摘编自罗启龙《秦汉林业若干问题研究》等

材料二明代木材贸易吸引了资本雄厚的徽州商人的参与,徽商取代官府成为木材贸易的主导方。为扩大利润,徽州木材商人买下山场,雇工造林、管理、砍伐,实现了植树和贩材的有机结合。明中期以后,木材市场进一步扩大,对不同类型、不同品质的木材需求日多,尤其是平民生活需要的家具与燃料用的木材。所以不少徽州木材商人深入川、湘、云、贵、赣、闽等地采购,然后沿长江水道及海路转运到长江中下游各大城市,这带动了武汉、芜湖、南京、镇江、上海、杭州等木材贸易枢纽城市的繁荣。

——摘编自梁明武《明清时期木材商品经济研究》等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秦汉与明代木材贸易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明代木材贸易繁荣的原因。
2023-02-1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等3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所示为唐诗中有关社会生活的相关描述。这些描述反映出当时(     
描述出处
“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唐】丁仙芝《赠朱中书》
“吴门转粟帛,泛海陵蓬莱”【唐】杜甫《昔游》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唐】杜荀鹤《送人游吴》
A.农业生产日益趋向专业化B.农业作物商品化的发展
C.城市商品经济出现了繁荣D.国家商业政策日渐宽松
2023-01-01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七十二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地方官制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地方官制对北宋王朝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该学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找出支持该观点的史实。
2022-12-31更新 | 411次组卷 | 25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山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宋元话本里,故事的主人公不是仕宦之子,便是将门之后,而到了明代的小说里,主人公却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和“市井细民”了。这一变化说明明朝(     
A.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出现变化B.士农工商的界限逐渐被打破
C.孕育着社会转型的新因素D.政府以农为本的思想发生动摇
2022-11-11更新 | 399次组卷 | 21卷引用:历史-2022年秋季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01-全国卷地区专用-2022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多卷区)
6 . 西周周恭王三年,一个叫矩伯的人为觐见天子,向裘卫先后索取了价值八十朋(贝的单位)和二十期的礼物,作为交换,矩伯分两次付给了裘卫十三田(1300亩)的土地。据此可知,当时(     
A.贝只是专供贵族使用B.作为货币的贝价值大
C.分封制度已开始瓦解D.土地买卖现象很普遍
2022-09-2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2-2023学年高一初高衔接素养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徽商有儒商之称,下列楹联不能体现徽商崇儒尚文思想的是(       
A.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B.书作良田何必嫌无厚产,仁为安宅由来自有享衢
C.克己最严,须从难处去克;为善以恒,勿以小而不为
D.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2022-09-1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明朝中后期,“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到杭州收买丝绸,同时,还把江南地区的食盐、粮食、竹木、茶叶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等贩往各地。这些贸易活动(     
A.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复苏B.推动棉纺织业发展
C.促进白银成为主体货币D.冲击传统社会分工
9 . 《梦粱录》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材料反映的是临安(     
A.农业的发展B.手工业的兴盛C.对外交往的频繁D.商业贸易的繁荣
10 .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外出贸易时失事的一艘古沉船。已出水的数千件完整瓷器汇集了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其中还有来样加工的棱角分明的酒壶和喇叭口的大瓷碗,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情。对该船贸易活动表述正确的是(     
A.出口瓷器以白瓷和青花瓷为主B.海上丝绸之路已远至西亚地区
C.携带玉米、土豆和南瓜等食物D.促进了阿拉伯地区制瓷业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