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商业的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汉武帝统治时期,不断征伐四夷,仅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南地后,便“兴十万余人筑卫朔方,转漕甚辽远,自山东咸被其劳,费数十百巨万,府库益虚。”此外,汉武帝还赏赐无度、极尽奢靡,以致出现倾尽府库也难以填补“兵甲之财、转漕之费”的情况。这些现象(     
A.标志着西汉王朝的由盛转衰B.客观上推动了盐铁官营政策的实施
C.是当时边疆危机加剧的表现D.反映了当时国家经济调控能力较弱
2 . 《荀子·解蔽》记载:“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贾(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管理)三官(三种职业)。曰:非精于道者也,精于物者也。”这一记载折射出先秦时期(     
A.工商食官制度不利于经济发展B.农耕文明时代农业地位高
C.道家思想被用于经济管理之中D.政府重视对工商业的管理
2022-08-07更新 | 628次组卷 | 31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省示范高中2018-2019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周礼》关于西周都城的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以次叙分地而经市,以陈肆辨物而平市,以政令禁物靡而均市,以商贾阜货而行市”。材料反映出,当时西周
A.实行“工商食官”B.城市经济有所发展
C.市场管理完善D.商品交易受到限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代规定从事商业活动者必须加入行会并入册登记,以便监督检查,行会对其成员所出售商品的质量、物价等都有监督义务。这一规定
A.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加速了经济结构转型
C.规范了商业经营的秩序D.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刑统》与《唐律》相比新增了很多民事律条,对女子继承、户绝资产、死商钱物、典卖倚当、负债出举、不当得利等均有详尽规定。这反映出宋代
A.社会环境比唐代混乱B.法律比唐代严酷全面
C.商品经济比唐代繁荣D.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太祖在其登基之年便颁布了中国历史上首部商税法律,规定地方“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同时规定上至州县下到市镇,都要设置官员监督征税,对偷税、漏税、不缴纳的商户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据此可知,该法律
A.促进了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B.增加了北宋商人的赋税负担
C.削弱了地方擅权的经济基础D.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汉武帝时期实行严格的盐、铁、酒类官营政策。汉昭帝即位后诏天下贤良文学,问民间所疾苦,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务本抑末,毋与天下争利。汉昭帝取消了酒类专卖和部分地区的铁器专卖政策。这一变化
A.实质是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政策调整B.有利于推动西汉商品经济全面繁荣
C.标志着传统重农抑商政策重大转变D.推动私营手工业自由佣规模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据《国语.晋语》记载,晋文公即位之初,采取了“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等措施,以壮大国家的经济实力。晋悼公时,又实行“国无滞积”“公无禁利”的政策,开放山泽之利,鼓励民众经营这反映出当时
A.官营工商业获得了长足发展B.私营工商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C.发展商业成为强国重要手段D.晋国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武帝时,对商人所征税额两倍于常人,且征收高额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这些政策
A.引发了黄巾起义B.导致了七国叛乱
C.破坏了买卖自由D.增加了政府收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吕氏春秋》中对工匠有"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的记载。在《秦律》中,工匠制器不仅要刻上工匠之名,还要刻上督造者和主造者之名,如果不刻写名字,就要被罚款。据此可知,古代这些"物勒工名"的举措
A.有利于保障手工业品的质量B.导致古代工匠地位十分低下
C.说明工商食官制度始于先秦D.反映出秦朝重视工匠的管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