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商业的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荀子·解蔽》记载:“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贾(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管理)三官(三种职业)。曰:非精于道者也,精于物者也。”这一记载折射出先秦时期(     
A.工商食官制度不利于经济发展B.农耕文明时代农业地位高
C.道家思想被用于经济管理之中D.政府重视对工商业的管理
2022-08-07更新 | 628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顶尖名校高三下学期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唐律疏议》日:具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主司)不禁者与犯人同坐。由此可知,唐代
A.对城市的管理较严格B.法律条文细密而严苛
C.城市中随意倾倒垃圾D.城市中商业秩序混乱
3 . 《汉书・成帝纪》载: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六月,“颍川铁官徒申屠圣等百八十人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永始三年(前14年)十ニ月,“山阳铁官徒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攻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材料可用于说明西汉
A.政权的不稳定性加剧B.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
C.劳动者毫无人身自由D.治铁作坊的规模较大
4 . 在宋代,设镇的标准是“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州县官凡有所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由此可知,宋代
A.承认了私营商业的合法性
B.严重阻碍了市镇的设置
C.放弃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D.影响了小农经济的地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
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B.城市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是个农业文明古国,仓储制度历史悠久。有资料云:“夫仓谷者,所以广积贮、备凶荒、赡贫乏也。当岁之丰,加增铢两,取之于民而不患其苟;及岁之歉收,开仓廪,施赈粜,亦足以济众。”

材料二: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法制大混乱以后,唐朝统治集团格外重视以法治仓工作,隋朝和唐朝都有专门为仓储而制定的法律。唐朝长孙无忌的《唐律疏议》中有关仓储制度的条款有:……严惩失盗,五品以下官员出库都要经防卫主司搜检,因不搜检而发生盗窃案件,防卫主司应笞二十,并“计所盗之赃”之罪;杜绝损耗,因库址选择不当或晒粮食不及时造成损失的,以“坐赃论处”;提高效率,凡经批准出库的物资应迅速办理出库手续,“受给之官,无故留难”,迟滞一日笞五十,三日加一等,最重的可判徒一年之罪。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仓储发挥的社会职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制定有关仓储制度法律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洪武八年,广东南雄商人载货入京货卖,“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致使货物很长时间不能卖出。“商人讼于官”,朱元璋“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这表明当时
A.长途贩运受到严格的管制
B.官府放松了对商业的控制
C.朝廷约束勒索商人的行为
D.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的欧洲对统称为“印度货”的中国商品怀有极大的兴趣,逐步富裕起来的市民阶层以及艺术品收藏家们,愿意出高价购买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无论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荷兰,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结构性的贸易逆差地位,为了弥补这种逆差,不得不支付硬通货——白银。因此,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成为当时全球经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有学者戏称这种结构性贸易逆差为“商业上的纳贡”。

——摘编自樊树志《明史讲稿》

材料二   中国白银流通量不仅在16世纪期间迅速增加,而且在清代乃至在1820年左右仍然继续增长。……16—17世纪,白银普及适逢东亚海域的海运(商业及海盗)大发展,也正值市镇和城市活动勃兴。某些手工技艺(特别是织布、瓷器和印刷)臻于完善,这使得中国经过17世纪中叶的衰退之后,能稳当实现自己作为奢侈品出口大国的使命。正是在经济发展、城市振兴的背景下,近代欧洲的首批冒险者到东亚海域上来了,首先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17世纪初又来了荷兰人。这一现象对东亚原无太大影响,因为这些新来者无非是进入远东的商业流通网,并利用这一地区的繁荣局面。但此现象也已预示未来的光景。多亏了他们,中国才获得欧洲和美洲的第一批物品:效率更大的火器、甘薯、花生、烟草、玉米以及借墨西哥大帆船自马尼拉运到远东的银锭。除此之外,还有在精神生活方面显示的并于17世纪确定下来的新方向,其次是自1600年左右起与欧洲科学、技术、宗教的初期接触。人们或许会认为,这可以说得上是中国和东亚近代时期的开端。

——摘编自(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7世纪中国白银流通量迅速增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6—17世纪中国和西欧之间的贸易对各自产生的影响。
2019-06-25更新 | 400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黄泛区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汉时期,盐业官营的形式,是在产盐区设立盐官,备置煮盐用的“牢盆”,募人煮盐,产品由官家收购发卖。铁业官营的形式,是由产铁区设置的铁官采冶铸造,发卖铁器。据此可知,盐铁官营
A.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经济基础
B.增加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C.推动了煮盐冶铁技术的发展
D.稳定盐铁价格保障民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