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下图是吐鲁番阿斯塔纳唐墓出土的张善熹向左憧意借钱、还钱及担保的文书。该图说明
A.契约订立过程规范B.契约运用领域广泛
C.契约受到法律保护D.契约促进商业发展
2022-01-20更新 | 383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材料一 茶马古道是一条主要穿行于今藏、川、滇横断山脉地区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它兴于唐家,盛于明清。藏区产骡马而需要茶叶,川、滇地区产茶叶而需要骡马。宋期时西南边成为茶马互市的主要市场。元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开驿路、设重驿站。明清时期加强对驿站的管理

——摘编自《茶的丝路》等



(1)读上图,描述中国通往境外的茶马古道的路线。
(2)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茶马古道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 民族观念扩散的趋势,可以从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申报》相关词汇使用频率的变化中看出端倪。“中华民族”一词在《申报》首次出现是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发布对外宣言:“吾中华民族和平守法根于天性,非出于自卫之不得已,决不肯轻启战争。”到1919年年底,“中华民族”一词在《申报》可检索到30条1920年后星现渐增多的势,1928年进一增加到183条,1939年更达到371条,

——摘编自黄道炫《战时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

材料三


(3)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田绕“中华民族观念的扩散”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1912-1945年的重大事件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1-05-11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下列经济现象可能发生在唐代的是
A.“晨朝百贩罗庭堂,望门逆鼻闻椒浆。”
B.“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
C.“昨夜三更穿市过,只闻米贱油盐贵。”
D.“十三行畔搬洋货,如看波斯进宝图。”
2019-08-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下面两图分别为两汉和唐时期的商业都会图,对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①大运河的开通推动了南方商业的开发
②政府放弃了推行多年的重农抑商政策
③出现了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经济机构
④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贸易发展特别迅速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019-05-2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通州区2019年5月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