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关于大运河的评价,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下列古人评价大运河的诗句中,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是
A.“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唐·胡曾《汴水》)
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C.“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唐·皮日休《汴河铭》)
D.“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元·脱脱《宋史》)
2021-11-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蒙古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在兴衰迭起中维持了千年,1453年被奥斯曼人灭亡。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控制着重要的商路,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地中海地区的商业中心。它的货币是国际标准交换媒介,帝国的出口转运贸易和国内商业达到了西方国家无法企及的水平,不仅推动了本身的经济文化发展,也促进了中世纪西欧贸易活动的复兴和城市的兴起,加快了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商业活跃。拜占庭政府积极吸引各国商人进入帝国境内经营,把征收进出口关税的特权赐给了在东地中海地区进行贸易活动的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为意大利城市共和国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帝国的商人及其商品,对西欧摆脱其封建的自给自足经济,对意大利城邦走上控制地中海商业的道路,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拜占庭商业的不断进步,使帝国始终保持强大的国力,积累了雄厚财富,传下了由查士丁尼编纂的罗马法、由认真的学者们加以汇集、注释和保存的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的文学、艺术名著和宗教。

---摘编自徐家玲《拜占庭在中世纪地中海商业复兴中的地位》

材料二   唐朝长安城的坊市制度不仅进行了市与坊的划分,而且在市内又设有行与 肆。随着商业的繁荣,产生了许多新兴行业,如绢行、肉行、磨行、药行等。市坊制对市坊、行、肆的划分,推动了行业分工的细化。在商业发展的推动下,长安城内出现了南市与北市,城郊草市的繁荣扩大了城市规模,推动了古代城市化进程。市坊的划分将商业贸易空间规定在狭小的范围内,政府还运用行政法律手段限制市的规模的扩大。经考古勘测,长安城面积约为83平方公里,东西两市分别为 0.924平方公里、0.956平方公里,仅为长安城面积的 2.2%。市坊制下的商业贸易活动范围十分有限,无法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不利于商人扩大经营。市坊之下商业原有市铺已经划定,投身贩卖之业的平民不得不进行灵活性较强的流贩贸易。唐初,对坊市商贩征税为“三十税一”,后来变为“税十之一”甚至“税五之一”。中唐以后,管理者“大索长安城中坊市商贾所有积屯货物,意其不实,辄加榜捶,人不胜苦,有缢死者”,政府越来越腐化,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弊端显露,坊市制度走向瓦解。

----摘编自李小虎、卢川《从市坊制度看唐代商业发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拜占庭帝国商业繁荣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坊市制度的积极作用。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后期市坊萧条和走向瓦解的原因。
3 . 唐初,大臣魏征曾说:“美玉明珠,孔翠犀象,大宛之马,西旅之獒,或无足也,或无情也,生于八荒之表,途遥万里之外,重译入贡,道路不绝者,何哉?盖由乎中国之所好也。”由此可以乔他,魏征
A.认识到对外贸易的意义B.提倡平等互利的中外贸易
C.赞成重开陆上丝绸之路D.主张设立贸易管理机构
4 . 唐中期以前,政府主要依靠各级大小官吏来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之后,官府在维护正常交易秩序的过程中,还利用牙人(买卖双方的中间人)、行会等来协助官府执行相关政策。这一改变
A.适应了城市商品经济发展需要B.使商业组织成为市场管理主体
C.表明政府经济管理的职能弱化D.体现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经济
5 . 图1、图2、分别为中国古代西汉和唐朝的手工业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提取图1、图2中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其对应的历史时期。
6 . 隋唐时期,由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邸店、柜坊、飞钱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大运河
A.满足了对外贸易的需要B.与经济发展互为因果
C.源于农业和手工业发展D.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从唐中后期开始到宋代,城市中工商业者人数增长,同时城市中其他行业,包括广义“邸店”业和演艺业之类,正在吸纳更多人户走向城市或新兴市镇。此外,兵士、生徒、举子和“方外”之人在城市中也占有相当比例。这说明当时
A.经济政治发展推动了社会结构变化B.人口流动加速了社会经济转型
C.坊市制度变革促进了工商市镇崛起D.抑商政策松动引发了城乡分化
8 . 据记载,公元878年,黄巢起义军攻下广州,战乱中伊斯兰教徒、犹太人、基督教徒等死于非命者达十几万人。另有学者估算当时寄居广州的海外各国商人总数有2万之多。据此可推知
A.广州是当时的宗教文化中心B.中央政府放弃了“海禁”政策
C.广州是当时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D.中东商人在宋代大量进入中国
9 . 如图是唐高祖武德四年开铸的“开元通宝”。它取代了社会上遗存的五铢钱。“开元”即“开国奠基"之意,“通宝"则是“流通宝货”之意。至此,我国的金属铸币正式脱离了以重量为钱币名称的体系。此次币制革新的意义是
A.实现了钱币名称与皇帝年号紧密结合B.标志着古代中国货币制度的最终成熟
C.开启了古代中国货币圆形方孔的定制D.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经济发展
2020-09-2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旧唐书·食货志》记载:“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仍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秦王、齐王各赐三炉钱,右仆射裴寂赐一炉。敢有盗铸者身死,家口配没。”这主要表明当时
A.确定了国家铸币的法定地位和标准
B.秦王、齐王等诸侯有自主铸币的特权
C.铸铜业显著发展,货币发行量激增
D.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对货币需求量大增
2020-08-22更新 | 361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6届吉林吉林大学附中高三上第四次摸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