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表为历史典籍中关于唐朝中后期社会的记载。这反映出当时
出处内容
《唐会要》“胥吏及商贾妻女老病者,听乘座车及苇舆车”
《全唐文》宣宗诏日:“如商旅往来兴贩货物,任择利润,一切听从”
《新唐书》贩盐出身的黄巢“屡举进士不第”
《通典》官员玉宗“善兴利,乘时贸易,富拟王者”
A.政府沿袭抑商政策B.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C.封建等级关系森严D.商业发展改变传统习俗
2 .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诗云:“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这说明唐朝
A.市易时间严格限制B.坊市治安状况良好
C.杜绝商品频繁交易D.城市经济功能加强
3 . 据日本真人元开在《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唐玄宗时停泊在广州的外国商船已经很多,“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其舶深六、七丈。师子国、大石国、骨唐国、白蛮、赤蛮等往来居住,种类极多。”这反映出
A.中外经济交流呈现繁荣态势B.南北方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C.南方经济重心地位逐渐巩固D.唐代农商并重政策效果显著
4 . 下表是不同史籍对宋代经济现象的记载。据此能够得出的正确史实是,宋代()
记载出处
赣、吉之民,每遇农毕,即相约入南贩牛,谓之作冬。在湖南岳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太平(半)在外。《宋会要辑稿·食货》
此身非不爱罗衣,月晓霜寒不下机。织的罗成还不著,卖钱买的素丝归。徐积《织女》诗
江南东路,乐平新进乡农民陈五,为翟氏田仆,每以暇时,受他人佣雇,负担远适。有陕民值凶荒,母妻之别地受佣,民居家耕种自给。元好问《夷坚志》

A.农民的生产生活中渗透了商品经济B.雇佣关系已经成为社会上的普遍现象
C.商品经济已渗透到农民的生产生活中D.社会经济基本结构发生了实质性变化
2020-04-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日僧圆仁在其《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载,会昌三年(843 年),六月二十七日夜间,长安发生了火 灾:“夜三更,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以西二十四行,四千四百余家。官私财物、金银绢药,总烧尽。” 据材料可知
A.长安允许外国人居住B.东市贸易以二十四行为主C.东市商行全部被烧毁D.商业贸易逐渐转向西市
2019-11-0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唐律疏议》记载:“金银、铁,不得度西边、北边诸关”。宋、元朝廷曾严令“铜铁货不许下海”。上述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市场供给以减少农业震荡B.限制民间贸易以维护统治秩序
C.防止货币外流影响社会稳定D.变革赋税标准以促进商品流通
2020-03-2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据史料记载,隋亡4年后,太原的官仓还存放着10多万匹布帛,贮藏的粮食可供当地几万军队吃上10年。长安的储备物资,直到隋亡20年后仍在使用。这说明隋朝
A.北方仍然是全国的经济中心B.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C.社会财富都集中到国家手中D.贫富分化加剧导致灭亡
2017-05-09更新 | 831次组卷 | 30卷引用:湖北省应城市科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唐六典)记载,唐代开元年间推行了“变造”制度,“凡金银、宝货、绫罗之属,皆折庸调以造焉”,即把庸调(唐朝前期的赋税制度)所收之布帛,折变成白银等轻货,运到京城国库。由此可知,“变造”制度
A.肯定了白银的货币地位
B.提高了政府赋税标准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造成了国家财政困难
9 .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说明了
A.唐朝的市有时间限制B.唐朝的市坊分立
C.唐朝时商业活动有地域限制D.唐朝时期商业繁荣
2016-11-18更新 | 9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湖北宜昌三峡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