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唐代后期,出现了许多专营钱币存取与贷出的金融机构-柜坊,还出现了富商经营的“飞钱”,实行货币汇兑业务。这可用于论证当时(     
A.商业经济的发展水平B.坊市的界限开始被打破
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D.商帮大宗长途贸易出现
2022-08-1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庆阳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长安城的面积达83.1平方千米,按中轴对称布局,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组成。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划分出110座里坊。此外还有东市、西市等大型工商业区和芙蓉园等人工园林。城市总体规划整齐,布局严整,堪称中国古代都城的典范。

——摘自《国家地理》

材料二 “……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篆宫,直到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东去乃潘楼街市,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余皆真珠布匹,香药铺席。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丝银帛交易之所……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罢瓦。……内中瓦子莲花栅,牡丹栅……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

——摘自《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 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摘自《手工业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长安城的布局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描写是中国古代哪个时期的哪座城市?与唐朝长安相比,该城市有何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现象属于何种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出现于何时?
3 . 唐宋时期人均流通钱币量,752年约6钱,995年增加到17钱,1080年则是212钱。这一现象促使
A.农业投入增加B.商品经济发展C.边疆贸易增长D.国家财政充足
4 .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材料对该“商人”的行为叙述正确的是
A.经常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B.在浮梁买茶时居住“会馆”
C.经商改变了他的社会地位D.“海禁政策”不能贩茶海外
2021-08-16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15-2016学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朝确立食盐专卖制,实行民制、官收、官运、官销的经营模式;安史之乱后,转而实行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的经营模式。这一变化
A.减少了政府财政收入B.强化了藩镇割据势力
C.有利于促进商业发展D.消解了重农抑商政策
2021-07-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唐朝时,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以至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
2020-10-27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判断题专项训练:必修2
7 . 下列古代出现的商业现象,按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出现大商人   ②“扬一益二”的出现
③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④大量商业市镇兴起
A.②③①④B.①②③④C.①④③②D.③①②④
13-14高一下·北京东城·期末
8 . “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磧(qì,沙漠),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诗人张籍的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隋唐时期海上贸易的发达
B.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
C.长安城来自各地的商人来往不断,商业繁荣
D.唐宋时期“陶瓷之路”的发展兴盛
2020-07-19更新 | 28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北京专用】
9 . 我国古代的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最繁荣的大都会,以致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这一现象出现的时期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2020-05-1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2014-2015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10 . 自古以来,金银器是权贵皇族特享的奢侈品。自晚唐始,金银器出现在民间,到南宋时候,金银器普遍出现在酒楼及百姓家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B.中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C.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D.贵族阶级的彻底衰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