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隋炀帝增设四方馆,专门用来招待四方来宾。一时间,东都洛阳使节纷至,胡商云集,店肆林立,成了世界政治、商业和娱乐的中心。“蛮夷嗟叹,谓中国为神仙”。这反映出隋朝(     
A.是当时最强的国家B.实行开明民族政等
C.民族交融开始出现D.对外交往频繁活跃
2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朝贸易发达,商贸大致可分为国内商贸、边境互市商贸和对外贸易。在对外贸易和边境互市中几乎见不到妇女身影。据《太平广记》不完全统计,唐代经商妇女32人,未见家人记载的妇女19人,其余多是夫死寡居或丈夫情况不详者。就经营内容种类而言,不详者6人,从事旅店、饭店和酒肆经营13人,从事日用品经营10人。在商业经营中,质量是商家的立足之本,“女几者,陈市上酒妇也,作酒常美”“行溧水道中,遇一新草店数间,独一妇人迎客,为设饮食,甚丰洁”。

——勾利军、吴淑娟《略论唐代妇女的经商活动》

材料二   18世纪末19世纪初,受“家庭天使”观影响,英国中产阶级妇女囿于家庭小圈子。19世纪后期,越来越多的打字员、书记员等专业办事人员来自中产阶级妇女,新兴行业的涌现,为她们走出家庭、社会提供了新的职业选择。1859年英国第一个女权组织“郎汉姆女士”对女性加以培训,并为她们直接提供工作。

——潘迎华《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妇女投资经营活动及其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妇女经商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妇女身份发展转变的原因,并阐述其产生的影响。
3 . 公元9世纪70年代,广州城“蛮声(外国语)喧夜市,海色浸潮台”“常闻岛夷俗,犀象满城邑”。这反映出当时广州
A.商业经济领先全国B.市突破时空限制
C.商人社会地位较高D.海外贸易的兴盛
4 . 大业二年(公元606年),东都建成后,洛阳商业盛极一时,城内有丰都、大同和通远三市,通远市临通济渠,周围六里,二十门分路入市,商旅云集,停泊在渠内的舟船,数以万计。这反映了()
A.海上丝路通商后的胜景B.大运河开通带来了商业繁荣
C.宋朝商业突破时空限制D.元朝对外贸易港口舟船云集
2022-02-2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春秋战国至隋唐,口头叫卖和实物陈列广告逐渐衍化为音响、幌子、招牌、酒旗、商品展览等广告表现形式,并出现彩楼、欢门、印刷品等新型广告,使中国古代广告发展走向兴盛,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这反映出(     
A.政府重视商业发展B.自然经济走向瓦解
C.商业获得不断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6 . 自隋唐以来,行会一直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存在于手工业的发展之中。为了防止技术外传,“各行有各行的隐语,非外间人所能知晓”,违背这种规定的同业者是不能受到行会保护的。行会的这种做法
A.限制了手工业技术的创新B.推动了政府抑商政策的实施
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要求D.提高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
7 . 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地区或“钱货无所周流”,,或“悉以绢为货”,“杂以谷帛交易”。到唐朝时,已是“虽私家用度,亦非钱不行”。唐代这一现象
A.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B.推动了地域商帮的形成
C.缓和了土地兼并的程度D.导致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8 . 唐代诗人韦应物在《酒肆行》中写道:“豪家沽酒长安陌,--旦起楼高百尺。碧疏玲珑含春风,银题彩帜邀上客。”该诗折射出当时
A.城市建筑追求实用功能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C.商业经营注重广告宣传D.饮酒作诗风气浓郁
2021-07-1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唐高宗时的邹凤炽,玄宗时的王元宝,昭宗时的王酒胡,他们分别是唐代前中后期的巨富代表,同时也是皇室的座上宾。而众多大商人来到长安销售奢侈品,往往也是“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这说明,当时
A.官商勾结的现象十分严重B.重农抑商的政策得以改变
C.商人从官方及时获取信息D.追求奢侈品消费成为主流
2021-07-0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唐代是丝绸之路繁荣畅通的顶峰。但是唐代后期,西北地区被吐著与回鹘交替控制,随后东北少数民族的崛起导致了宋辽、金、夏的长期对峙,使丝绸之路出现了长达400年之久的壅梗局面。这反映出丝绸之路的兴衰
A.与沿途国家统治者的态度有关B.与朝廷政策变迁紧密相连
C.和海上贸易商路逐渐上升相关D.深受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