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高峰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市场不断拓展,交换空前扩大;金属货币广为流行;商人和商业资本迅速发展。商品经济迎来了它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发展高峰……到西汉武帝时期,统治者全面推行控制和干预商业的政策,商品经济遭到沉重打击。

——据林文勋杨华星《也谈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另举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并仿照材料所给视角予以描述。
2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唐宋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导致了商品经济长足的发展。当时,商品流通的活跃,市场关系的扩大及其影响的加强、商人资本的崛起、货币制度的飞跃,种种迹象表明,唐宋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商品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唐宋社会的变革,这种变革主要表现为社会要素的流动及其重要组合。

——摘编自林文勋《商品经济与唐宋社会变革》


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自拟一个能够反映材料观点的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论准确,表述清晰)
2021-06-18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丙卷地区2021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B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地图册》


从图1、图2中分别提取信息,得出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信息与结论,逻辑清晰。)
2020-12-2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论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点,观点合理,阐述须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唐朝工商业分布图                                                     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分布图


比较上述两幅地图,提取两项有关古代工商业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0-02-07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14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列分别为战国、唐朝、清朝商业城市分布图。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对战国时期,唐朝和清朝商业城市分布的变化趋势。从三幅图中任选一个城市,说明其当时在全国商业中的地位,并论证当时该城市商业繁荣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今天大多数的历史学家都相信,大约在11世纪发生了一场“唐宋变革”:中国历史从中世纪的黄昏转入近代的拂晓时刻。不过,不管宋代与唐代之间看起来有多么大的差异,宋朝的近代性同样是前代文明冲积的结果,比如从唐代的“飞钱”孕育出宋代发达的商业信用,瓦解于宋代的坊市制在中晚唐已经出现松动,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也是继承自唐朝设施。“唐宋变革”并不是断裂式的突变,而是内在于文明积累的突破。从18世纪起,处于近代化进程中的西欧开始出现了一种傲慢的论调:一些对中国了解非常有限的哲学家根据他们的想象,对中国文明作出了“停滞”的定性。事实上中西的历史都不可能停滞,西欧历史以他们的轨迹演进,中国历史也以自己的轨迹演进,经过漫长的文明冲积,“造极于赵宋之世”,产生了近代化的大突破。——我们这样的描述,也挑战了费正清先生提出的“冲击——回应”理论。

——整理自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提取材料中关于宋代历史的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论证充分)
8 . 在某班的一堂历史课上,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扮演了唐、宋时期的两位商人,并对自给的经商经历作了简单的阐述。

甲(唐朝商人)我是一位来自西域的商人,到长安后,我发现长安城中“夜市”比较繁华,而且市场管理松弛,交易不受任何控制。我开了个店面,专门卖五大名窑的瓷器和融合了波斯织法的丝织品。我的生意非常红火,我把赚的钱一部分放在了柜坊里面。

乙(宋朝商人)我在汁河沿岸经营一家酒楼,生意红火,每天晚上打烊很迟,而且影响了隔壁住户的休息,他们几次将我告上衙门,但我都嬴了官司,因为官府对商业的重视已经超过了农业,商人的地位也远远高于农民。


请找出上述甲、乙两位同学的阐述中四处不符合史实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古代史中每个朝代的发展都各具特色,可以通过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个朝代的发展特色和脉络。例如:一个民族强盛的起点——秦,崇文抑武的王朝——宋,铁骑踏出的强悍帝国——元,万里长城拱卫的文明——明,盛极而衰的天朝上国——清等。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唐朝的发展特色,并用相关史实进行分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7-11-09更新 | 232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国钱币自商代起源后,钱币形态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阶段时间特征
钱币萌芽商朝晚期到春秋初期形态上比较原始;开启后世铜铸币先河;没有出现文字。
纪地钱币春秋初到战国晚期钱币上出现文字,以纪地为主;种类进一步增多;钱币的标准化为各国统治者所重视;出现圆形化趋势。
铢两钱币秦统一到唐中期由纪地变为纪重;钱币的形制初步统一;出现具有高级铸币形态性质的年号钱币;大小钱币的兑换进一步明确。
年号钱币唐中期到清朝覆灭钱币的质地多样,宋朝出现纸币,明清时期以银为主;少数民族铸币深受汉族铸币的影响;对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产生重大影响。

——摘录自张宏明《钱币》


提取材料中关于钱币的任意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17-07-13更新 | 126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