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唐朝中叶,有的居民违反不得临街开门的规定,住宅大门朝街开;有的居民凿墙破洞,将屋舍扩建至街道……这种“侵街”行为(     
A.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B.表明商业活动不再受时空限制
C.说明商业开始打破官府控制D.对坊市制度构成了冲击与挑战
2023-02-0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等级考)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以农业为本的社会,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但也出现了战国秦汉、唐宋这两个商业高潮期。《史记·货殖列传》云:“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唐代元稹在《估客乐》中也写道“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经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这反映出传统“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认知的破除。中国古代商业在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及封建国家干预等方面的种种制约下不断地发展和突破。作为商业活动中心的城市,逐渐从封闭格局走向了开放格局,其活动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时间弹性。此外,南方商业性城市及大小经济型市镇、各类草市的发展也尤为明显。“钱帛兼行”虽然长期存在于古代社会,但秦始皇统一货币和汉武帝铸五铢钱,既满足了第一个商业高潮的现实需要,也推动了第二次商业高潮的持续发展。至第二次高潮期,不仅出现了飞钱这种最早的汇兑业,还出现了柜坊这种最早的金融贮存、保管业和金融信贷业,甚至货币的形式也出现进一步发展,这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秦汉、唐宋这两次商业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及其突破的表现。
3 . 据史书记载,汴州(今开封)在中唐时为雄郡,“自江、淮达于河、洛,舟车辐辏,人庶浩繁”,唐诗中对当时的汴州亦有“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之描述。当时汴州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汴州的都城地位B.交通位置优越
C.少数民族的内迁D.抑商政策废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唐代元稹《估客乐》:“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这主要反映了唐朝(     
A.商业贸易繁荣B.中外关系融洽C.经济重心南移D.农业技术先进
2022-11-2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三新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据(元)《河南志》记载,大业二年(606年)四月,朝廷令土工监丞任洪则负责,在洛水北岸开漕渠,漕渠开凿后,洛阳漕渠桥(通济桥)之东,“皆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商旅贸易,车马填塞”,十分繁华。出现这种繁荣景象的原因是(     
A.隋朝进行了大规模工程建设B.唐朝政府重视发展海外商贸
C.宋朝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发展D.元朝朝廷重新开通了大运河
2022-11-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唐代长安城西市是全国最主要的市场,交易区集中在一个开设市门、四面有墙的较为封闭的场所内,以“肆”(行店)为单位将若干同类商品聚集起来,集中交易,市内设有专门管理机构。这说明唐代(     
A.重视商业的发展管理B.商业大都会快速崛起
C.保持市坊分离的模式D.长安成为工商业市镇
17-18高一下·湖北襄阳·期末
7 . 城市的发展折射出社会的变迁。回答下列问题。

唐代扬州是大江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自安史之乱起,北人大批南下,扬州人口急剧增加。手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很多外地甚至外国产品也源源而来,遂形成国际性经济都会。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商业活动的集中,市民及工商业者很多都“侵衢(街)造宅”,结果不仅在扬州沿官河两岸出现了“十里长街市井连”的繁华商业街,夜市也随之兴盛起来。

——摘编自李廷先《唐代扬州工商业的发展》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唐朝中期以后扬州商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英国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变化

年份英国人口(千人)城市人口(千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
17517390165722%
180110755348832%
1851208791119454%

(2)阅读上表,概括1751~1851年英国人口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

(3)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城市的发展。结合史实,以上述两幅图片为例进行说明。
2022-08-03更新 | 50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下)【北京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唐代后期,出现了许多专营钱币存取与贷出的金融机构一柜坊,还出现了富商经营的“:飞钱”,实行货币汇兑业务。这可用于论证当时(     
A.商帮大宗长途贸易出现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C.坊市的界限开始被打破D.商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汉代有“千里不贩籴”的民谚,但唐代时杜甫在其《后出塞》诗中写道:“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这说明唐代            
A.政府对商业管理日益松弛B.区域经济联系逐步加强
C.市场的空间限制已被突破D.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艰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六朝时,扬州(广陵)屡经战乱,俗称“芜(荒芜)城”。唐中后期,扬州成为江南物产的集散地和中外富商巨贾的荟萃之所,繁荣冠天下,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隋唐交通的发展B.六朝对江南的开发
C.坊市制度的崩溃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2022-07-1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