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与发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生产工具又称劳动工具,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来直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物件。它被用于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起传导劳动的作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革和发展上开始的。生产工具的变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起根本性作用的。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然的过程,让人类的双手解放出来,让人类社会的发展获得动力。

——摘编自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种生产工具,以具体史实阐述该生产工具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要求:选择的生产工具要具有时代特征,阐述时须史论结合)
2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尤其重视电气化学等新兴工业部门,并进一步确立了在全球的优势地位。1870—1913年,德国GDP年均增长率高于同一时期的英、法两国。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发源地B.德国重工业发展迅速并居主导地位
C.技术和产业创新提高经济增长速度D.英法与德国争夺殖民地的矛盾激化
3 . 1889年,结合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的铁塔设计方案从700多件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尽管遭到300多位法国最负盛名的文学家与艺术家的反对,但在法国政府的支持下,1887年三月工程正式开工。数百名工人经过2年2个月又23天的努力,铁塔终于在1889年3月3日完工,并以铁塔的设计者、杰出的建筑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的名字命名为“埃菲尔铁塔”。法国政府支持该设计方案最主要的理由是(     
A.它是法国工业化成功的象征B.它展示了设计者的聪明才智
C.它是巴黎城悠久历史的标志D.它是当时新科技材料的展示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80天环游地球》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小说讲述了1872年斐利亚·福克先生在伦敦改良俱乐部和会友们打赌,从伦敦出发在八十天内环游地球一周的故事。


材料二:15世纪,德国商人古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项技术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和质量。古登堡的印刷厂,最早印制的是拉丁文版的《圣经》印刷效果堪称精美。尽管如此,古登堡本人却没有因为这项技术赚到钱,因为当时绝大多数普通人读不懂拉丁文,所以印刷数量很少。再加上人工和纸张成本高昂,以及与投资人的纠纷,最后,古登堡破产了。到1521年,马丁·路德开始用德文翻译《圣经》,次年《新约》翻译完毕并出版。从此德意志信徒可以自己直接阅读《圣经》而不必再受到教会和神父的控制。马丁▪路德为印刷商们开辟了全新的市场,印刷商们则配合他快速传播新思想,二者相互促进,进而影响后续一百余年的欧洲政治格局。

——摘编自张笑宇《技术与文明——我们的时代和未来》

材料三: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时,一个巨大的新能源已为人类所获得,而且不久,人类还能开发储藏在地球中的其他矿物燃料,即石油和燃气。……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请你在答题卡的地图上为小说主人公设计一条环球旅行最佳线路,并说明理由。(要求:在答题卡的地图上用“一”清晰标示。)
(2)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相关史实,围绕“技术的力量”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5-07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届高三4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玻璃,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人类历史发展。它从统治者的掌中宝物,变为百姓家的寻常器物。近代以来,玻璃科学仪器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各种玻璃制品也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一)玻璃的早期发展与运用

材料一   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利用自然形成的玻璃。现在普遍认为,最早的人工玻璃可能诞生于有着优质石英砂与天然碱以及丰富制陶、冶金经验的两河流域与古埃及地区,出现了陶器表面覆盖玻璃釉的技术。由于玻璃制作要求极高温度且能够维持,直到技术条件成熟的约公元前2000年前后,纯粹用玻璃制作的物品才开始出现。随着型芯法、模压法、吹制法等技术的出现,玻璃器的种类越来越多,罗马帝国时期,玻璃也从某一阶层独享的奢侈工艺品,变为普通日用品。

——整理自王静《沙与火之歌:玻璃的发现与创造》

1.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玻璃最早诞生于两河流域与古埃及地区的因素有:(双选)______
A.矿产资源        B.文化习俗        C.制度优势        D.技术积累
(2)罗马帝国时期,导致玻璃变得廉价的关键因素是:(单选)______
A.质量的下降     B.技术的提升     C.民主的深化     D.财富的增加
(二)推动科学发展的助手

近代以来,玻璃不仅用于制作普通生活用具,也用于近代科学仪器的制作,这无形中推动了科学的不断发展。以下是17~18世纪部分利用玻璃仪器取得的伟大成果。

材料二

伽利略制造了天文望远镜,通过天文观测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将装满水银的玻璃管倒置水银槽,证明真空的存在并准确测量标准大气压。
牛顿通过三棱镜发现光的七色,这是人类首次色散实验。他又利用反射原理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
列文虎克磨制了200倍显微镜,首次观察到微生物的存在,被称为“光学显微镜之父”。
拉瓦锡用玻璃曲颈甑等仪器,明确了氧气在燃烧中的作用,推翻“燃素说”,发起现代化学革命。
2.玻璃所推动的近代“科学革命”,给人类带来深刻影响。以下属于此列的是:(选四项)______
A.开拓了人类的视野B.形成了理性思维方式C.掌握了实验科学的方法
D.促进了经济全球化E.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F.鼓励了亚非拉民族革命

(三)改变人类社会生活的材料

科技的发展助推了人类生活的改变。玻璃无形中充当了改变人类社会生活的材料。

材料三

1810年,阿佩尔发明了以玻璃广口瓶盛放食物、密封煮沸长期保存的方法,成为“罐头食品”的发明人,它促使了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对(1)有积极作用。
玻璃使人类获得了既能遮风挡雨、又光线充足的理想建筑材料。工业革命后玻璃-钢铁建筑成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无疑促进了人类(2)
18世纪出现在伦敦街头的煤气路灯合理利用了玻璃的透光性。随着电灯照明的普及,玻璃也用于灯泡的制作以保证真空密闭性,这改善了人类的(3)
3.请根据上表内容在编号处选填正确信息。
(1)处应填入:(三选)______
A.食物生产的稳定     B.食品安全的提升     C.消除饥饿的危机     D.食品种类的丰富
(2)处应填入:(单选)______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居住条件的改善     C.生活节奏的加快     D.工厂制度的诞生
(3)处应填入:(单选)______
A.基础设施     B.人口结构     C.产业结构     D.交通运输
(四)刷新当代世界面貌的推手

随着玻璃技术融入现代科技,它推动了战后许多新技术的发展,又不自觉地成为了刷新当今世界面貌的推手。

材料四

“奋斗者”载人潜水器和其蓝宝石玻璃以超低膨胀玻璃为镜片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液晶玻璃在智能手机等设备上的运用实现光纤通讯的光纤玻璃纤维
4.以上新型玻璃材料促进了二战后哪些技术的发展?又怎样刷新了当今世界的面貌?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玻璃如何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2023-04-1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1788年,农业在英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在40%以上,工业和建筑不到21%,到1850年,农业降为21%,工业和建筑上升为35%,交通运输的比重从不到12%上升到19% 。法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相对缓慢,1789年,农业的比重占49% , 1859年仍占45 %,在此期间,工业的比重从18%上升到30% 0 19世纪下半叶,法国在工业世界降居第四位。这说明(     
A.文化氛围制约工业进步B.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新
C.经济结构影响经济发展D.制度革新推动经济发展
7 . 飞机

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飞机的诞生。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

1910年,在法国巴黎展览会上,一架使用新型发动机的飞机虽然在表演时坠毁却引起人们很大关注,该机使用的是喷气发动机。

1910年,18个欧洲国家出席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航空会议。法国和德国主张将海洋.自由原则运用于天空,英国强调主权应适用于国家领土之上的空间,国家有权对其领土之上的外国航空器施加限制,双方分歧严重。

1919年各国通过《关于航空管理公约》(《巴黎航空公约》),美国借口国内程序的缘由于1920年签字,而在此后的6年并未将该公约提交参议院审议。

20年代飞机的座舱仪表和领航设备的研制取得进展,陀螺技术应用到飞行仪表上。旋转飞轮能够在空间保持定向,人工地平仪向飞行员指示飞机所处的飞行高度,陀螺磁罗盘指示器随时显示出航向的变化,地磁感应罗盘使飞机不受携带的铁质东西和地球磁场的影响,无线电波束成为引导驾驶员通过模糊不清的大气层时的手段……飞机开始载运乘客。

1928年在美国的支持和推动下,第六次美洲国家会议签署《商业航空公约》(《哈瓦那.商业航空公约》),明确了有关飞越权和着陆权均需通过政府间双边协定,关于国际航线飞越权的规定更为宽松,美洲民用航空制度体系一哈瓦那机制——正式建立。

⑦二战期间,飞机经历了从多翼变单翼、从木质到铝合金、从螺旋桨到喷气式三次跨越式发展。

1944年应美国邀请,54国代表参加的国际民用航空会议在芝加哥召开,订立《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芝加哥公约》),被称为国际民用航空活动的宪章性文件就此出台。


(1)有人说哈瓦那机制是“天空中的门罗主义”。对此,你怎样理解。
2023-01-0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8 . 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资本主义__________的初步形成;科学理论的不断进步
(2)发明:电力和内燃机   
(3)特征:
①动力革新(蒸汽动力——电力——内燃机)
②组织形式:__________的产生(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③石油、化工、钢铁业的发展;科学和生产的结合越发紧密
④殖民国家扩张的主要方式由__________输出发展为__________输出和__________输出并存
⑤美德两国迅速崛起
⑥主要经济思潮依然是__________
(4)影响:
①推动了__________高速发展和__________进程的加快;
②美德工业发展超过英法,俄德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发展越发不平衡;
【注:新兴工业国(德)与已崛起国家(英法)在欧洲霸权、海外殖民地、资源等诸多方面产生矛盾,造成关系紧张,最终引发一战。(1914年—1918年)】
③大企业时代到来;对外以__________为主;
④资本主义__________最终形成。
⑤同时社会矛盾激化;(社会贫富分化、犯罪率、环境污染、城市治理难度、人文精神缺失、交通拥堵、人居环境)
2022-11-1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整合清单04工业文明-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针对性复习】【精讲+易考点】整合清单
21-22高一下·广东茂名·期末
9 . 通过时序和内容的纵横比较。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地研究历史事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有关电的主要发明(发现或应用)

时间

发明(发现或应用)

发明(发现或应用)者

国籍

1831年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法拉第

英国

1866年

制成发电机

西门子

德国

1873年

发明电动机

格拉姆

比利时

1876年

发明电话

贝尔

美国

1879年

路面电车

西门子

德国

1880年

完善了白炽灯

爱迪生

美国

1882年

第一个火力发电站

爱迪生

美国

19世纪80年代末

发明三相交流发电机,解决了远距离送电问题

米·奥·多里沃·多布罗沃尔斯基

俄国

19世纪90年代

发明无线电报

马可尼

意大利


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主题,根据表格信息,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8-10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28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C卷-纲要下-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中国欧美
1750—
1850年
“康乾盛世”下农耕文明到达顶峰;手工工场中的资本主义萌芽依然零星稀疏。清朝的“闭关锁国”态势,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只保留广州一口通商。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中国卷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民族危机加剧。珍妮机问世,揭开工业革命序幕;阿克莱特设立水力纺纱厂标志机器大工厂制度诞生。亚当·斯密主张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进一步推动工业革命发展。工业革命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厂”,加紧对外扩张;工业革命成果开始在欧美各国推广。
1850—
1900年
洋务运动开始,先后创办军用和民用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在沿海通商口岸出现。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出现实业救国思潮,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电器和内燃机的问世和使用,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美国和德国成为新的工业革命中心。垄断组织现,推动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的狂潮。
1901—
20世纪40年代
辛亥革命民国建立,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春天。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推行“法币改革”、“国民经济建设动”,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发展。抗战中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摧残破坏,解放战争中陷入困境。欧洲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美国出现“柯立芝繁荣”。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罗斯福新政中政府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主义提出。二战后欧美国家普遍加大对经济的干预。
从上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以经济近代化的视角,并结合近代中外历史相关知识,自拟一个观点,予以说明。(说明:可以选取中国、欧美或者中外相关的历史信息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 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