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社会结构·社会秩序·社会现象

西周社会是由贵族、平民和奴隶三大阶级构成的。各阶级内部有较细的等级划分。《左传·昭公七年》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役使)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台。”其中王、公、大夫为贵族,士为最低等级的贵族。士以下为奴隶,奴隶又分为皂、舆、隶、僚、仆、台六个等级。平民又分为国人与野人。

古罗马城邦社会总体而言应是等级制社会,通常存在着公民、自由民和奴隶三大等级。公民为本邦人,身份自由并拥有公民权和相应的份地。自由民是指身份自由而不拥有公民权的人。奴隶则在法律身份上是完全不自由的。这三大等级在当时来看主要是法律身份的不同,而并不是社会生产关系中所处地位的划分。


(1)结合材料和所学,比较西周与古罗马社会结构的不同,并说明这种不同背后反映的政治状况。

1523年至1525年宗教改革期间,马丁·路德提出了“三种秩序”的理论。路德认为:“在人间有三种基本秩序是不可侵犯的,分别是政府、教会和家庭。政府必须掌握在诸侯和贵族手里。家庭必须对政府服从。教会又分为“不可见的教会”和“可见的教会”。前者存在于天国之中或信仰者的心灵之中,是绝对精神性的、不可见的。后者存在于人间,但只是一种世俗的组织,如同政府和家庭一样,是信仰者学习《圣经》的地方,归世俗的政府管理。”


(2)依据材料,概括路德的核心思想。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路德的宗教改革对德意志走向近代社会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3)结合材料和所学,从“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某一个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
2020-09-17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6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班牙学者受教皇委托,整理来华传教士的记载,参考各类中国书籍译著、欧洲中国学著作,于1585年出版了《伟大强盛的中华帝国史及其情况以及巨大的财富、宏伟的城市、政府和杰出的发明》一书。到16世纪末,此书以7种欧洲文字重印46次。这表明
①宗教改革后,欧洲新教教派向东方拓展势力
②此书比较客观地描述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特征
③当时欧洲需要关于中国社会情况的详细资料
④该书在欧洲广泛流行,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8-09-16更新 | 104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高考二模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文艺复兴在西方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化复兴、欧洲文明新生、民族文学勃兴、艺术繁盛、科学进步等等。近代传入中国后,国人对其认识有“温故知新”和“推陈出新”两种不同的方向。

材料一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的严复,在向国人介绍文艺复兴的知识时用了“古学复兴”一词。较多着墨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培根、笛卡尔等人及其学问在西方知识史上的成就,他试图通过比较中西学术,用西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中国古代传统学术,达到古今中西融通,保存固有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吸收西学、缓进图存的目的。

——摘编自崔春雪博士论文《欧洲文艺复兴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材料二据胡适1917年留美日记载,他说欧洲15-16世纪的历史,一般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但这一译法“不足以尽之,不如直译原意也”。照胡适的理解,Renaissance是欧洲各地区改变了中世纪用拉丁文写作的传统,开始用本民族语言创作文学,以语言再生或文学再生的措施,造就民族国家再生的时代。从欧洲反观中国,胡适把拉丁文与文言并列,而把意大利语、法语等现代国家语言和中国民众口语相提并论。

——摘编自葛兆光《一个历史事件的旅行》

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评价严复和胡适对文艺复兴的认识。

2018-05-2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4 . 材料一 达·芬奇名画《最后的晚餐》,反映了犹大背叛耶稣的情节。
材料二 到底是谁将耶稣送上了十字架?罗马教廷自16世纪后一直认为是犹太人。直到1965年,罗马教廷在第二次梵蒂冈会议上才正式“赦免”了犹太人的“罪行”。从此以后,犹太人不再背负“害死耶稣”的沉重罪名,这让所有犹太人放下压在心口的一块石头。
——岳麓书社《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三   2006年4月6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正式将一份遗失了约1700余年的《犹大福音》手稿及翻译公之于世。手稿记载,犹大其实是按照耶稣本人旨意(注:耶稣授意犹大,完成上帝的救赎计划)而出卖耶稣的,犹大事实上是耶稣最喜欢、最信赖的门徒。手稿经过放射性碳定年、墨水分析、多光谱照影术、内文比对、古字比对等五种鉴定后,被认为货真价实。                                                                      ——《欧美文化史纲》
(1)名画《最后的晚餐》创作素材源于什么?
(2)根据《犹大福音》手稿能否为犹大平反?简要说明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犹大福音》手稿与《最后的晚餐》所反映历史时期基督教各自的发展情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