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牛顿的经典力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20-21高二上·浙江金华·期中
名校
1 . 科技在文明进程中起着独一无二的推动作用,也几乎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获得叠加性进步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对他那个时代的主要哲学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构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哲学体系……后来,欧洲的基督教社会从阿拉伯人手中重新得到了他的著作,并将其译成拉丁文,他的学说中那种严密的逻辑、那种压倒一切的解释力,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从此,他的观点具有了权威性,并逐渐被推崇到了神圣的地位,成了教条。到后来,甚至他的最不正确的说法,人们也很乐意接受。

——摘自江晓原主编《科学史十五讲》

材料二   从牛顿开始的200多年间,最先进、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就是机械方法论了。今天我们谈起机械论的时候,可能会觉得那是过时的、僵化的思想,但是在启蒙时代,这种思维方式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牛顿等科学家告诉世人:世界万物是运动的,那些运动遵循着特定的规律,而那些规律又是可以被发现的。只要利用那些定律和定理,就能制造出想要的机械,合成想得到的光,并且了解未来。在牛顿之前,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充斥着迷信和恐惧,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日月星辰为什么会升起,天上为什么会出现彩虹,这些在今天看似无须解释的现象,在当时的人们看来都是谜。人类只能把一切现象的根源归结为上帝。直到牛顿等人出现,人类才开始摆脱这种在大自然面前的被动状态。从此,人类开始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一切的已知和未知。

——摘自吴军著《全球科技通史》

材料三   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一文,提出“狭义相对论”,否定了绝对的时空观,把牛顿力学中的物体运动作为物质低速运动的特例,提出了更为广阔的物质运动的规律,从而不仅使物理学,而且使整个科学界、思想界发生了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

——摘自董正华编著《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逐渐被推崇到了神圣的地位”的原因。亚里士多德有一门工具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结合所学,简述该工具科学的名称及主要理论。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机械论在启蒙时代“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原因;并指出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发明家们在利用机械论解决动力装置和交通运输方面的难题时取得的成功范例。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狭义相对论创立的意义;并指出同年爱因斯坦提出解决光电效应问题的理论。
2020-12-10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03(浙江卷)
2 . 科学,一方面是一种纯粹的求知,另一方面又与社会不可分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人类历史上,希腊人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性自然观,这正是科学精神的最基本因素。希腊人把自然作为一个独立于人的东西加以整体地看待,而许多古老的民族则缺乏一个独立的自然界概念,或者被认为与人事密切相关…自然界表面无序而多样的现象背后存在着普遍、统一而稳定的秩序和规律,而他们发展了复杂精致的数学工具,以把握自然界的规律。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英国著名诗人亚历山大蒲伯曾经写过一首赞美牛顿的诗:“自然和自然界的规律,隐藏在黑暗里。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成为光明。”牛顿却说:“我之所以能够看得远一些,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哲人受牛顿影响,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材料三 我们这个时代产生了许多天才人物,他们的发明可以使我们的生活舒适得多。我们早已利用机械的力量横过海洋,并且利用机械力量可以使人类从各种辛苦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最后解放出来。我们学会了飞行,我们用电磁波从地球的一个角落方便地同另一个角落互通信息但是,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却完全是无组织的。人人都生活在恐惧的阴影里,生怕失业,遭受悲惨的贫困。而且,生活在不同国家里的人民还不时互相残杀。由于这些原因,所有的人想到将来,都不得不提心吊胆和极端痛苦。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于群众的才智和品格,较之那些对社会产生真正价值的少数人的才智和品格来,是无比的低下。我相信后代会以一种自豪的心情和正当的优越感来读这封信。

——爱因斯坦1938年《给后代的信》


(1)请从材料一中归纳古希腊“理性自然观”的内涵,写出希腊先哲研究和教学自然哲学的重要“学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力学为例概述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研究并纳其思想方法,说明牛顿的科学成就与启蒙运动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概括爱因斯坦对当时世界的总结,并以20世纪发生的重大事例加以说明。
2021-05-18更新 | 200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选考)
3 . 了解17世纪英国的人物和事件有助于加深对英国历史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7年,牛顿发表了题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论文。在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中,牛顿将天体、地球联系在一起,并将其放在整个宇宙体系中进行研究。他开创性地提出万有引力定律,认为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遵守这一定律,并运用数学推理证明这套理论主宰世界上一切物体的运动规律。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洛克(1632—1704年)把政治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三种,认为立法权属于议会,且高于其他两权,强调了立法机关在政府各部门当中应处于支配地位,行政机关向定期召集的议会负责,这正好成了光荣革命后英国宪制对权力的安排。孟德斯鸠在洛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三权分立学说,为西方国家绘制了一幅美好的制度蓝图。

——据高健《西方政治思想史》等整理

材料三   重商主义是15—17世纪反映商业资本家观点的经济思想及政策体系。从15世纪开始,城市工场手工业日益扩大,生产日益发展,封建自然日趋衰弱和解体;由于地理大发现的推动,资本主义的商品货币关系开始在全世界传播,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起来。从17世纪开始,英国确立了对外殖民扩张和建立帝国的基本政策和原则,这一政策和原则的指导思想就是重商主义。

——据张亚东《重商主义与英第一帝国经济政策》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并用一句话概括经典力学在自然科学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洛克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差异,并分析洛克思想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概括重商主义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17世纪英国“重商主义”的表现。
4 . 科学是人类关于自然的认识体系,科学革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人们通常只是把牛顿看成一个杰出的科学家,而在西方,人们认为他是开启近代社会的思想家……他用简单而优美的数学公式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他们告诉世人:世界万物是运动的,那些运动遵循着特定的规律,而那些规律又是可以被发现的……在牛顿之前,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充斥着迷信和恐惧,人类只能把一切现象的根源归结为上帝,直到牛顿等人出现,人类才开始摆脱这种在大自然面前的被动状态。从此,人类开始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一切的已知和未知。

——吴军《全球科技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牛顿“用简单而优美的数学公式揭示了自然界规律”的著作及其重大意义。

材料二   1833年,英国政府制定了第一个《教育法》,规定国家每年拨款资助初等教育。1870年,统一全国的教育制度……到19世纪,英国科学家几乎在每一个领域都做出卓越贡献,有些贡献甚至是奠基性的,比如约翰道尔顿在原子理论方面,迈克尔法拉第在电磁学方面,J.P.焦耳在热力学方面,詹姆斯赫顿在地质学方面等等。崇拜科学是当时社会的风尚,普通百姓也相信科学的伟大,力图用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英国形成“崇拜科学风尚”的原因。

材料三   1831年,达尔文开始了一次历时5年的环球旅行。他忍受着晕船的极大痛苦,健康也逐渐恶化……他游历了南美广大的内陆地区,获得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使他对整个地质学和博物学的看法发生了改变……他认识到生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836年回到英国后,他忙于思考在航海期间的发现……按照他的理论,长颈鹿有那么长的脖子不是因为像拉马克所说的那样它们要争取长出一个长脖子来……他不断地收集证据,试图完善理论中的薄弱环节。1859年,这本学术界等候多时的书终于出版。

——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


(3)结合所学,指出达尔文对拉马克进化论的主要突破之处。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概括牛顿和达尔文共同的科学精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技在文明进程中起着独一无二的推动作用,也几乎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获得叠加性进步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对他那个时代的主要哲学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构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哲学体系……后来,欧洲的基督教社会从阿拉伯人手中重新得到了他的著作,并将其译成拉丁文,他的学说中那种严密的逻辑、那种压倒一切的解释力,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从此,他的观点具有了权威性,并逐渐被推崇到了神圣的地位,成了教条。到后来,甚至他的最不正确的说法,人们也很乐意接受。

——摘编自江晓原主编《科学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逐渐被推崇到了神圣的地位”的原因。亚里士多德的很多观点已被时代证明是错误的,但有一门工具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请写出该工具科学的名称及其主要理论。

材料二   从牛顿开始的200多年间,最先进、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就是机械方法论了。今天我们谈起机械论的时候,可能会觉得那是过时的、僵化的思想,但是在启蒙时代,这种思维方式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牛顿等科学家告诉世人:世界万物是运动的,那些运动遵循着特定的规律,而那些规律又是可以被发现的。只要利用那些定律和定理,就能制造出想要的机械,合成想得到的光,并且了解未来。在牛顿之前,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充斥着迷信和恐惧,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日月星辰为什么会升起,天上为什么会出现彩虹,这些在今天看似无须解释的现象,在当时的人们看来都是谜。人类只能把一切现象的根源归结为上帝。直到牛顿等人出现,人类才开始摆脱这种在大自然面前的被动状态。从此,人类开始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一切的已知和未知。

——摘编自吴军著《全球科技通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机械论在启蒙时代“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原因。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发明家们在利用机械论解决动力装置和交通运输方面的难题时,取得了怎样的成功范例?

材料三   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一文,提出“狭义相对论”,否定了绝对的时空观,把牛顿力学中的物体运动作为物质低速运动的特例,提出了更为广阔的物质运动的规律,从而不仅使物理学,而且使整个科学界、思想界发生了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

——摘自董正华编著《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狭义相对论创立的意义。同一年,爱因斯坦还提出了哪一假说解决了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
6 . 亚里士多德和牛顿在世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希腊社会,……这个时期有科学研究活动,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这些科学研究活动及其发现是没有固定的社会角色(即专职的科学家)的情况下进行和取得的,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人是由当时的“哲学家”和“技术人员”(包括医生)兼职的。例如,……亚里士多德虽然是古典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创始人,但是他公开的社会身份是哲学家,研究科学是兼职的。

——王顺义《西方科技十二讲》

材料二 1665 年-1666 年,在英国发生了一场可怕的鼠疫,为躲避瘟疫,牛顿回到乡下。在乡下的这两年是牛顿科学生涯中的黄金岁月,他在光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重要进展。……1687 年,牛顿的划时代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材料三 牛顿的《原理》巩固了从数学与机械角度理解自然界的新科学方法,也打开了科学方法之门。对启蒙运动的思想家而言,科学的胜利是革命性的,意味着理性战胜了迷信。以应用力学具体呈现的牛顿学说,成为工业革命的重要知识要素和精神资本。到了18世纪末的25 年里,曾讲授并实践牛顿力学知识的那些自认接受启蒙的英国人,许多都投入到牟利的蒸汽引擎业、运河公司、工厂式的制造业。

——摘编自乔伊斯·阿普尔比等《历史的真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主要贡献。并简要分析古     希腊科学研究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在光学和力学领域分别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创立的科学方法。并概括牛顿学说对近代社会发展     产生的重要影响。
2020-07-07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附中2020届高三全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算得上是一个典型,它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英国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以和缓、平稳、渐进为主要特色,即使对世界事务不甚了解的人也会有一种模糊的印象,即英国走一个稳重的民族,它注重实际而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而不爱走极端,……但正是这个不爱走极端的稳重的民族为现代世界(至少是西方世界)奠定了好几块基石。

——钱乘三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英国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简表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6月25日,《英国与欧盟的那些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如何为现代世界奠定基石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对欧共体(欧盟)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英国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的根本因素。
2018-12-10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浙江省杭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模拟卷十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的科学成就是科学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它不但是牛顿出色地继承前人科学成果的结晶,而且也是他在科学方法上大胆创新的产物。牛顿出色地继承了伽里略的数学实验方法,开创了近代数学和物理学研究相统一的新方法。……牛顿自己也曾说:“自然哲学的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界的结构和作用,并且尽可能把它们归结为一些普遍的法则和一般的定律,再用观察和实验来建立这些法则,进而导出事物的原因和结果”。《原理》一书的写作体例和内容结构,都充分体现出牛顿上述科学方法特征。

——摘编自何亚平《牛顿科学成就和科学方法的统一》

材料二   有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我们可以依据众多史实结合这一公式中的各个要素分别加以证明。比如①劳动工具角度:科学技术促进了劳动工具的改进,有利于生产力提高。②生产管理角度: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摘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牛顿在数学方面的成就和并指出牛顿在科学方法上的创新。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请选择①劳动工具之交通领域改进角度,或②生产管理角度加以论证。(只做选择,不进行论证不给分。)
2018-10-27更新 | 242次组卷 | 3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763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材料二1947年,丘吉尔问道:“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那些标题为《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和《欧洲时代的消失》的论文都认为欧洲已灭亡。

——以上材料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夫《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17、18世纪的相关史实,指出“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的主要因素。

(2)根据所学,简要指出出现材料二这些认识的原因,并简述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历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