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中国近代的政治派别中赞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观点的是(     
A.洋务派B.维新派C.革命派D.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2 . 民族危机与历史的变革。

某中学的历史学习小组在老师带领下进行研究性学习,针对近代史上的1898年进行了如下分析:

1898
戊戌变法
维新思想传播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
列强在全世界加紧争夺殖民地和霸权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各主要国家步入帝国主义阶段

通过以上分析,有些同学看到了中外历史的关联,有些同学看到了政治经济之间的互动,还有同学看到了晚清中国错失改革良机的遗憾教训。


请选择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任意一个其它时间(年份或年代),对其进行剖析,并得出合理的历史结论。要求:写明选择的时间,分析应该表述成文,不要画图表,结论明确合理,整体论述应有逻辑性。
2022-02-24更新 | 196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甲午战争后,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提出“西艺非要,两政为要”“变法”“变科举”“储才”“奖励工商”“护商”“劝工”等主张,洋务运动在军事、工商业、教育、政治等方面都向纵深方向发展。这可以证明
A.洋务新政保障了国家安全B.洋务派率先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
C.中体西用出现了根本变化D.洋务运动客观上助推了维新变法
4 . 洋务派巨擘左宗棠主持重刻《海国图志》,在该书序中慨言:百余年来,中国“水陆战备少弛”,英吉利“蹈我之瑕,构兵思逞”,“廿余载,事局如故”,“然同、光间福建设局造轮船,陇中用华匠制枪炮”,“此魏子所谓师其长技以制之也。”这认识反映了
A.左宗棠、魏源顺乎世界之潮流迈出变法第一步
B.“师夷长技以制之”是洋务派自强之道的思想先导
C.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的变化
D.以“中体西用”寻求变革,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2020-01-09更新 | 7329次组卷 | 74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暑期拓展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   下表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早期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口号:

时期口号
1861—1899中体西用;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实业救国;变法自强,君主立宪
1900—1909预备立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0—1919尊孔复古;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920—1929打倒列强除军阀;以俄为师;打土豪,分田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对表中这一时期口号的变化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19-11-06更新 | 373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0年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9月摸底历史试题
6 . 1901年,张之洞在《致刘坤一等》的函札中写道:“其实变法有一紧要事,实为诸法之根,言之骇人耳。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互相维持之法也。”此言论反映出张之洞
A.认可西方议会政治制度
B.主张中体西用维护统治
C.力图扩大洋务运动成果
D.成为清末新政核心人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1864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这一“变局论”
A.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B.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C.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D.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
2019-01-30更新 | 1197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复学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考试,论题为“《大戴礼》(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这反映了
A.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B.“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
C.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D.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
2017-08-04更新 | 5345次组卷 | 75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复学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