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维新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67年,王韬漫游法英等国,后在《纪英国政治》中写道:“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火器之精良,为足见其强;工作之众盛,煤铁之充足,为足见其富,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下面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王韬传承了传统重本抑末的观点B.王韬反对学习西方的军事与科技
C.王韬坚持政治制度的传承是根本D.王韬对洋务运动有一定程度反思
2021-04-2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鸦片战争后,“西学中源”说一度盛行,保守者以此说来拒斥外来文化,维新者则以此为西学在中国扎根创造条件。这说明
A.比较法是进行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
B.研究者的立场影响其对历史的解读
C.历史事件的评价应置于特定的时空
D.历史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其后世影响
2020-01-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康氏新法没有社会基础,京城的传统士大夫视之漠然。……为数众多的京师翰林院国子监诸生中居然没有一个人受康有为的影响……在偌大北京城的士人中间,康氏找不到同路人。”下列各项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新法脱离实际,缺乏群众基础,支持者少
B.康梁的名气不大,影响力小
C.士大夫思想保守,不关心国家大事
D.京师翰林院诸生的素质差,康梁看不起他们
2016-12-12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达尔文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不是因为其关于生物进化的科学,而是因为其作品中的“物种灭绝”和“物种竞争”理论。在中国过去100多年的历史中,存在着一条清晰的对达尔文的理论“误读之线”。100年的误读,200年的孤独,这是达尔文的理论在中国的命运。下列关于达尔文的理论解读不正确的是
A.成为马克思研究历史上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
B.严复完整地翻译了达尔文的著作,并使之成为变法图强的思想武器
C.被后人演绎为“优胜劣汰”,成为鼓励西方殖民的理论渊源
D.康有为将社会进化论与中国儒家学说结合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