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严复与《天演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2 道试题
1 . 1898年,吴汝纶为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作序时说:“今议者谓西人之学多吾所未闻,欲渔(yue,意为“开通”)民智,莫善于译书……往者释氏(佛教)之人中国,中学未衰也,能者笔受,前后相望。”吴汝纶此言意在
A.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
C.阐明生物进化思想的进步之处D.推动西学的广泛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世纪末,严复指出:“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这一观点旨在
A.反对中体西用B.推崇中国传统文化
C.抵制西学东渐D.倡导政治制度变革
2022-05-27更新 | 599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895年严复发文指出:“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夫世之变也,莫知其所由然,强而名之曰运会,运会既成,虽圣人无所为力。盖圣人亦运会中之一物,既为其中之一物,谓能取运会而转移之,无是理也。”这反映出,严复(     
A.倡导国人强健体魄以救国B.批判当时精英人士不积极作为
C.面对时势变迁而惶恐不安D.从世界潮流视角思考国家前途
2022-05-24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高考终极猜题卷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这样评价严复:“人们不能不佩服严复先生目光如炬,在汗牛充栋、数不胜数的西方典籍中所选译的那薄薄几册,却都影响重大,引起中国思想界长久且剧烈的振荡。”这主要是由于这些翻译
A.顺应了救亡图存的潮流B.掀起了思想解放运动
C.创立了适者生存的理论D.备受维新人士的推崇
2022-05-24更新 | 32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严复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在欧洲起到了“更革心思”的作用,因此他把进化论的产生看作哥白尼式的革命,“自有哥白尼而后天学明,亦自有达尔文而后生理确也”,并运用这一理论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变论”和循环史观。这反映出严复
A.敲响了民族救亡图存的警钟B.为中国社会进步提供新的世界观
C.思想上出现转向革命的倾向D.认识到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弊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如图是一部传记作品的目录(部分),据此判断该作品是
A.《李鸿章传》B.《康有为传》
C.《盗火者:严复传》D.《张謇传:状元大实业家》
2022-05-20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严复

材料一   严复(18541921),1866年,严复考入了家乡的马尾船政学堂,主要学习驾驶专业。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产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1895年他发表介绍西学的政论文章《原强》,他提出,“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所谓鼓民力,就是全国人民要有健康的体魄,要禁绝鸦片和禁止缠足恶习;所谓开民智,主要是以西学代替科举;所谓新民德,主要是反对专制统治,倡导“尊民”。回国后,他翻译和介绍了赫胥黎的学说,写作了《天演论》。严复还学习西方亚当·斯密等英式自由主义的理念,主张经济领域的自由放任和社会政治领域的国家干预。

材料二   1916年写给熊纯如的信中,严复说:“吾国自甲午、戊戌以来,变故为不少矣。而海内所奉为导师,自以为趋向标准者,首屈康、梁师弟。顾众人视之,则以为福首,而自仆视之,则以为祸魁。何则?政治变革之事,蕃变至多,……”严复认为,如果没有康、梁变法,假以时日,待西太后死了以后,光绪皇帝便可“政权独揽,徐起更张,此不独其祖宗之所式凭,而亦四百兆人民之洪福”。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严复思想的主要贡献。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严复的思想变化历程。
2022-05-20更新 | 22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利玛窦的《中国传教史》将孔子比拟为古代希腊的大哲学家,认为中国人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过着良善的道德生活。该书在当时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8世纪欧洲流行的洛可可艺术风格,深受中国输入的陶瓷、丝绸产品的影响,具有纤细、轻盈和繁琐的装饰性。18世纪,法国人魁奈创立了重农学派,其刊物大量引用中国的典籍。在魁奈的敦促下,路易十五模仿中国皇帝举行了显示重视农业的仪式“籍田大礼”。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1898年,严复节译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并结合中国的时政分析,掺杂进自己的大量发挥,出版了《天演论》。是书将进化论的适用范围推向极限,痛陈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是万古不易的天演定律,一经刊印便风行全国。梁启超说:“中国数千年学术之大体,大抵皆取保守主义,以为文明世界,在于古时,日趋而日下”,进化观念传入后,“以为文明世界,在于他日,日进而日盛”。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中国的角度分析17、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受到重视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当时中国风行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022-05-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严复用达尔文进化论原理用来解释人类社会,认为世界是一个大的竞争场所,善变的强盛,迄立前面,不善变的显得不适应环境,便渐渐为人吞并,趋于灭亡。严复的观点
A.得到了知识分子拥护B.顺应了革命形势
C.利于西方文化的传播D.否定了传统文化
2022-05-16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 河北专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严复被誉为国内最懂西学之人,自英国留学归国之后任天津水师学堂教习,却一直要为一个举人的名义,在福建和京师两地奔波参加考试,直到科举被废也没有考上。这表明
A.严复的政治主张发生变化B.近代教育呈现新陈代谢特征
C.近代教育转型的曲折渐进D.严复受“中体西用”观的影响
2022-05-15更新 | 257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