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三民主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赞成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志士不了解中国现在的问题首先是贫困,不能照共产党主张的那样马上来均贫富,而是应该在吸取欧美贫富悬殊的教训的情况下节制私人资本,赶快用国家力量振兴实业,发达资本。据此,孙中山意在说明(     
A.社会主义不能迎合革命需求B.国共合作助推民生主义发展
C.新三民主义可解决民生问题D.均贫富是国民革命的终极目标
2023-04-05更新 | 880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对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演变,不同的学者各有其看法。有学者提出,激进是中国近代思潮演进的主流;有学者把近代中国思潮演变比作一幅思潮蜂起、波澜壮阅的历史图卷;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演变与发展,始终是同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交织在一起的。有学者指出,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国近代史上一贯到底的系人心弦的巨大思潮,是近代中国各种进步社会思潮的原动力。

——据吴雁南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18401949


围绕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演变,选择材料中某一看法或者自行提出一个看法,结合相关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3 . 1920年,苏俄派遣外交官赴北京谈判废除中俄不平等条约等事宜,但北京政府在英、日等国建议下,婉拒了苏俄的请求。不久后,苏俄试图与他们眼中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吴佩孚取得联系,但吴佩孚在英国的压力下没有做出响应。依据此时局可推知民国外交(     
A.受到五四学生运动的影响B.使孙中山感到联俄的必然性
C.使南北军阀立场存在分歧D.使中国完全加入凡尔赛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18年夏,孙中山致电列宁,祝贺十月革命胜利,表示:“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这个事实给了东方人民以希望,一个类似的新的制度一定会在东方建立起来”。这一贺电表明孙中山
A.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B.已萌生与中共合作的计划
C.准备走俄国式的革命道路D.对国内政局产生新的认识
2021-11-05更新 | 274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山江湖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12年4月,孙中山发表演说《民生主义》,先后被比利时、美国、俄国翻译刊出,列宁在文章《中国的民主革命与民粹主义》中高度赞扬,“孙中山的纲领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这反映了
A.西方国家推崇社会公平B.民生问题是民主革命的核心
C.三民主义思想逐步成熟D.辛亥革命受到国际社会关注
2021-10-27更新 | 722次组卷 | 12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新洲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孙中山认为“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于未盟,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这段话实质上强调
A.社会变革必须以欧美革命为榜样
B.欧美强而中国弱的原因是中国没有进行社会革命
C.中国革命必须毕其功于一役
D.必须通过社会革命来实现国强民富
2021-10-23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24年8月,孙中山在农民运动讲习所的训词中指出:“农民是我们中国人民之中的最大多数,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如果这种基础不能巩固,我们的革命便要失败。”这表明当时孙中山
A.革命思想开始发生深刻变化B.坚持农民进行土地革命
C.拟推动建立革命统一战线D.重视依靠农民进行革命
2021-10-08更新 | 340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铜川王益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23年,孙文与苏联代表越飞联合发表宣言,第一条是:“孙逸仙博士认为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均不能引用于中国,因中国无使此制度可以成功之情况。越飞完全同感,认为中国最要最急之问题在民国统一之成功,与完全国家的独立之获得。”这说明
A.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实现B.宣言较合理地分析了中国国情
C.苏联对国民政府倾力支援D.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已丧失
2021-10-05更新 | 505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铜川王益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23年1月,孙中山说:“文窃以为谋国之道.苟非变出非常,万不获已,不宜轻假兵戎,重为民困。”这表明他
A.揭示了军阀割据的根源B.具有和平统一的思想
C.认识到民众是革命主力D.欲立即发动国民革命
2021-09-01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科) 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国家治理思想传承与发展

材料一   民国建立后,孙中山以发展实业为己任,勤读细思,多方考察,于19172月起开始着手撰写《实业计划》一书,直至19207月才最终完稿。孙中山在此书中指出:“予之计划,首先注重于挟路、道路之建筑,运河、水道之修治,商港、市街之建设。盖此皆为实业之利器。”关于写作此书的缘由,孙中山说:“中国今日但是节制资本,仍恐不足以解决民生问题。必要加以制造国家资本,方可解决之。……其计划已祥于《建国方略》第二卷之《物质建设》又名曰《实业计划》。”

——改编自林家有等《孙中山评传》

材料二   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依据新三民主义的建国主张。他指出:共产党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想,他们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达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阶段。“共产主义是在革命发展的将来阶段实行的,共产主义者在现在阶段并不梦想实行共产主义,而是要实行历史规定的民族革命主义和民主革命主义”。因此,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现在的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据以定出一定的政纲和政策,并真正而不二心地、切实而不敷衍地、迅速而不推延地实行起来”。他呼吁国民党“放弃个人和小集团的私见,改变过去的老一套,立即实行符合于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彻底地与民更始”。

——据《毛泽东选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业计划》的侧重点,并分析《实业计划》写作的国内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的共同目标,并评价毛泽东提出的依据新三民主义的建国主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