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实主义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图是法国画家米勒1864年前后的作品《牧羊女与羊群》,其描绘的场景是:在夕阳的余晖中,一个披着旧毛毡并微微佝偻的乡村牧羊女,背对着羊群,兀自编织着手上的毛线衣,似乎在默默地祈祷着。这幅作品

A.崇尚画面的庄重与严整B.利用色彩凸显人物表情
C.体现现实主义创作风格D.抒发对理性王国的追求
2021-11-09更新 | 284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雨果《悲惨世界》将近半个世纪历史过程中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都一一展现了出来:外省偏僻的小城,滨海的新兴工业城镇,可怕的法庭,黑暗的监狱,巴黎悲惨的贫民窟,阴暗的修道院……司汤达的《红与黑》围绕主人公于连的个人奋斗经历与最终失败,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他认为金钱有三大罪恶:毁灭人性、败坏良心;毁灭爱情、败坏家庭;毁灭社会、败坏国家。

——《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

材料二   2012年,瑞典诺贝尔委员会给中国作家莫言的颁奖词为:莫言“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莫言获奖传递出了一些很清晰的信号。第一,在“比较灵活的”非自然科学奖项中,中国人获奖的密度在增加,无论是“刺激”中国的,还是“正常的”,都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空前关注。第二,莫言作为中国主流作家获奖,显示了随着中国继续崛起,并非只有反体制者才有被西方社会接纳的机会。中国的主流不可能长期被西方拒绝。

——《环球时报:诺贝尔奖不可能永远拒绝中国主流》


(1)根据材料一,用史实说明“一定时期的文学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的正确性。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今世界文学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诺贝尔奖不可能永远拒绝中国主流”的理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将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从而以对社会冷静的观察和对现实关系的深刻理解,如实地、客观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这对于人们认识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上述文学流派发源于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2020-11-16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人这样评价一部作品:“以高瞻远瞩的历史目光,从研究客观世界的宏观出发,洞悉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道德以及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达到一般作家所达不到的深度和广度。”这部文学作品的特征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古典主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世纪末,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化、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他的口头禅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该作品
A.揭露沙皇俄国深刻的社会矛盾B.批判了因循守旧的僵化思想
C.表达了人民对和平安定的期待D.体现现代主义文学绝望情绪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当今的世界上,将会有四个伟人:第一个是拿破仑,第二个是居维叶,第三个是奥康瑙尔,第四个是我。拿破仑与长枪大炮为伍,居维叶娶下了整个地球,奥康瑙尔与他的人民溶为一体,而我,要把整个社会装进我的脑袋。”下列属于“我”的作品的是
A.B.C.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下列作品的风格属于同一类的是
①《红与黑》   ②《命运交响曲》   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④《向日葵》   ⑤《安娜·卡列尼娜》
A.①④B.①⑤C.②③D.③⑤
2020-04-15更新 | 93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0届高三下学期返校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面两图反映的是19世纪法国在文学与艺术领域的突出成就,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A.人文主义对文学艺术的深远影响B.人们对“理性王国”的愤懑与失望
C.工业化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矛盾激化D.科技发展给人心带来的浮躁与迷惘
2019-11-15更新 | 402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1届陕西省长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卷
9 . 19世纪,英国小说家巴特勒在其著作《众生之路》中融合生物记忆机制和诗性回忆机制,提出“遗传一记忆”理论,用来反驳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呈现出对19世纪盛行的进化论的深度反思。这表明
A.科学观念影响文学创作
B.进化论遭到知识界的广泛批判
C.生物科学发展受到抑制
D.自然选择理论不适合人文学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小说《变色龙》,栩栩如生地塑造了虚伪缝合、见风使舵的巡警奥楚蔑洛夫,通过对人物如同变色龙似的不断变化态度的细节描写,有力地嘲讽了沙皇专制制度下封建卫道士的卑躬屈膝的嘴脸。据此,可以判断《变色龙》所属的文学派别为
A.浪漫主义文学
B.无产阶级文学
C.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D.后现代主义文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