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实主义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乌有乡消息》是英国作家威廉·莫里斯写于19世纪90年代的一部长篇政治幻想小说。其内容主要描述了主人公与梦想世界人物的对话,表4是部分对话摘录。

章节               
第十章伦敦东部现在的情形怎么样了?
伦敦东边的一些公社每年总要举行一次庄严的盛会,来纪念所谓扫除贫困运动。在这个盛会上,我们的习俗是:在那些一天又一天地长期进行着阶级屠杀的滔天罪行的遗址上,由一些最漂亮的姑娘唱旧日的革命歌曲,并表达那些身临绝境的不平者的呻吟。
第十五章我要问的是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在劳动没有报酬的情况下,你们怎样鼓励人们去工作?
劳动没有报酬吗?劳动的报酬就是生活,一切劳动现在都是快乐的。
第三十章你们已经摆脱了压迫,多么幸福啊!
无疑的,这种制度是为全人类建立的;如果你们的国家现在有点落后,它不久就会赶上来的。

(1)根据材料,归纳作者创作这部政治幻想小说的主要意图,并简要说明在运用小说研究历史时应注意的问题。
(2)任选材料中一个章节的对话,指出其折射出的重大历史事件;再根据表中任一章节对话及其相关的历史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

材料二   在巴尔扎克那里,人道主义的旋律是悲怆的,他把人在社会中被异化的现象,生动地告诉给了人们。……托尔斯泰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最伟大的说教家,他的忘我的布道行为,他的拥抱人类理想的献身精神,使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达到了新的高峰。这既是现实主义的胜利,也是人道主义在艺术上的胜利。尽管人道主义不能根本解决社会的矛盾、尽管人道主义的宣教者们难以摆脱人生的困境,但向往爱、和平、自由的思想,敢于直面现实的精神,是永存于世的。

材料三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一篇充满正气和勇敢的对封建主义的宣战书。它剥开了“仁义道德”的伪装,控诉了“易子而食”“食肉寝皮”“割股疗亲”等残酷的罪行,尖锐地指出了几千年来的历史是人吃人的历史。


(1)据材料一,分析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体现出怎样的文学特征。
(2)据材料二,概括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精神价值。
(3)依据材料三指出《狂人日记》展示了怎样的时代风貌?从历史角度看,以鲁迅的作品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19-06-3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3 . 古今中外,政府和社会精英对于社会和谐都有过许多思考与实践。

材料一   (洪武元年)诏曰:“耕者验其丁力,计亩给之。使贫者有所资,富者不得兼并。

若兼并之徒多占田以为己业,而转令贫民佃种者,罪之。”

——《明会典》卷十七,户部四,田土。

材料二   孙中山始终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作为最高理想,毕生致力于此。他的“大同”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民生主义”主张里。在他看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

——刘雅丽《略论孙中山的大同思想、道德观与和谐社会》

材料三   狄更斯著名的小说《双城记》,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巴黎和伦敦这两座城市为背景,借古喻今,希望为社会矛盾深刻的19世纪英国寻求出路。狄更斯说,不满情绪广泛地存在于英国的社会中,可能由于任何一个很小的原因,一下子变成前所未有的一场可怕的大火。(2011年8月6日)警察的行动致人死亡,点燃了伦敦的夜空。怒火此起彼伏,蔓延英国多个城市。

——《现代快报》2011年8月14日《伦敦与巴黎骚乱对比》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抑制土地兼并的主要措施(不得摘抄原文)。
(2)在20世纪20年代的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就民生方面提出了哪些有利于发展和谐社会的思想?你是否赞同材料二中孙中山先生认为的“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的主张?请简要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三,以狄更斯为代表的文学流派主要关注的问题是什么?简要概括其出现的原因。
4 . 阅读下列四幅图片:

请回答:
(1)你知道这四位人物的国籍吗?请你写出他们各自的称谓。
(2)列出他们各自的代表作。
(3)你认为他们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017-11-1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必修3单元检测: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89年爆发了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1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对19世纪的文学进程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材料二:工业革命在西欧开展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
请回答:
(1)简要说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2)19世纪世界文学呈现的主要流派有哪些?请各举两位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个机构的不同属性,并分析说明两个机构在19世纪中期消亡的原因。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运用大历史观分析美第奇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

(大历史观:从历史的纵横联系上把握微观的历史研究对象,强调从较长的时段来观察历史,注重历史的结构性变动和长期发展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