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练摊”指本钱不多摆地摊的行为。20世纪80年代初,“练摊”是个贬义词。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练摊”行列,一些城市也开始建立自由市场,发展马路经济。这一变化反映了(     
A.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广
C.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化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竹枝词三首考非何物共呼名,市上相传豆制成。色类砂糖甜带苦,西人每食代茶烹。

——摘编自颐安主人《沪江商业市景词》

牛酥羊酪作常餐,卷饼包麰日曝干,留行中华佳客到,快呼请上水晶盘。

——摘编自招隐山人《申江纪游》

荷兰冰水最清凉,夏日炎炎竞爱尝。中有柠檬收敛物,涤烦祛秽带琼浆。

——摘编自颐安主人《沪江商业市景词》

材料二 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等。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

——摘编自陈光《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等


(1)归纳材料一所反映的近代中国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现象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食”文化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人们生活习俗的因素。
3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在风雨中砥砺前行,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表:改革开放大事记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988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92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
1997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1997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1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行走
2010上海世博会
2012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服役
2013“一带一路”倡议
2015中国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201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以“辉煌四十年”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4 .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外汇计划定价政策。改革开放后,人民币官方汇率逐步下降(见下表)。这表明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表(1978--2001年)
A.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日趋缓慢B.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C.中国改革开放逐渐深入发展D.美国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大型的英模报告会,以及曲啸、李燕杰、彭清一等著名演说家的演讲会,场场爆满,激动人心,催人奋进;周润发、张明敏、邓丽君为代表的港台明星则成为人们追逐的另一类偶像。由此可见
A.市场化方向成为社会共识B.中国社会的环境渐趋宽容
C.思想解放的潮流开始形成D.社会思潮表现为新旧并存
6 .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我们学习、研究历代变法改革的历史规律,就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更好的为现实服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在张居正看来,“致理之道,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他发动变法首先从“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入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吏治改革。

张居正还规定“以钱谷为考成”,把督责地方官清理追缴豪强地主多年拖欠赋税,列为考核政绩的标准。凡追缴不力的,要受到调离或撤职的惩处。经张居正伸张法纪,严格约束,“九围之人,兢兢辑志;慢肆之吏,凛凛奉法”。

——根据《明史·张居正传》整理

材料二   论者曰: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以自贻蹉跌之忧乎?辩者曰: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可有新也。苟不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戊戌政变记》

他们废了多少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洋奴汉奸。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居正改革内容是什么?张居正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争论中的“论者”与“辩者”各自的主要观点,并谈谈你的看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是哪一次会议?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是什么会议?改革开放的实质什么?
2021-11-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共八大前后,国家领导人为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陈云指出:在保持以国家和集体经营为工商经营的主体的同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对工商业的发展进行补充,在保持计划生产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主要指导地位的同时,允许私营工厂的开设。1957年.中央制定了以向各级地方政府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将一部分工业管理、商业管理和财政管理的权力下放给地方和企业。把企业自主经营、自主决策的权力要求,作为调整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毛泽东要求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在分配上要兼顾国家、集体和劳动者个人三者的利益。当然,此时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总体仍然是朝着计划经济方向发展的。

——摘编自马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早期探索研究》

材料二   1978年至1992年被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自觉探索阶段”。以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中国走上了市场取向的艰辛探索之路。19794月,国家召开价值规律理论探讨会,推动了对经济规律的认识,经济理论的先行探索深化了党对经济与市场的认识。除了农民自发的改革探索外,在国家主导下,还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允许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发展及以价格革命为中心的流通领域改革等。通过这些改革,农户、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行为模式逐步向独立的市场主体靠拢。

——摘编自张泌悦、丁林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自觉探索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八大前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1992年我国经济体制探索的显著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
2021-09-19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材料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城市工业体制,从许多方面来看,是苏联工业中指令性体制的翻版。决策过分集中,已被看作造成工业效率日益低下的一个原因。1978年之前,解决这一弊端的主要办法是把决策权下放到省甚至县一级。但是,这种指令性体制的基本特征却仍旧未动。1979年,中国的计划制定者已开始了改革这种指令性体制的试验:允许企业与其他地区的企业进行竞争,而在这之前每家企业在本地区的市场享有垄断;另外,他们还试图重新利用奖金来刺激工人和管理人员,而且一改以往政府计划只重视生产总值指标的做法,而更加重视利润指标,以从内部提高企业的效率。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进行城市工业体制改革的原因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进行城市工业体制改革的影响。
2021-09-1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0年,在严重的城市住房短缺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启动了城市住房改革,对于当时的政府决策者而言,住房改革一方面要推动住房商品化和住房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还必须对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低收入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不应受到负面影响,而应得到改善。因此住房改革必须是渐进的,必须与其他改革相配套。最初的住房改革举措是综合财政制度改革,将住房投资的决策权逐渐下放到地方政府、国营单位和城市集体企业。到1988年时,国家预算内资金在住房投资中所占比例从改革开始时的90%下降到16%,国营单位自有资金的比例上升到52%,非国有投资也开始占到20%。政府和国营单位下属的住房建设企业也通过企业改革成为经济上独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此期间,大批的新住房建设和旧住房改革项目得以上马,缓解了由于长期缺乏投资而造成的严重住房短缺现象。

——摘编自方可《中国城市住房改革: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市住房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市住房改革的意义。
2021-07-1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78年,当时有2.5亿人吃不饱肚子。到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2020年11月23日,随着贵州省宣布66个贫困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近1亿贫困人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由此可知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具有优越性B.中国共产党已经实现了共同富裕目标
C.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迸发出了活力
2021-06-18更新 | 1179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丙卷地区2021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