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3 道试题
1 . 某种蔬菜(2n)为自花传粉作物,其苗期茎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SSR是不同染色体中具有特异性的碱基序列。研究者将苗期紫茎个体和苗期绿茎个体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并对亲本、F1、F2中苗期绿茎个体4号染色体的SSR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不考虑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蔬菜在自然情况下均为纯合子,且苗期紫茎对苗期绿茎为显性
B.根据上述检测结果,可以判断苗期绿茎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
C.若F1的3号染色体SSR检测结果与4号染色体的相同,则F2苗期绿茎个体的3号染色体SSR检测结果也与4号染色体的相同
D.若F2苗期绿茎个体中有1个个体与F1的检测结果相同,则可能发生了表观遗传
2 . 蜜蜂群体中有雌蜂(2n=32)和雄蜂(n=16),雌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图1为雌蜂卵原细胞减数分裂部分过程示意图,图2为雄蜂精原细胞特殊的减数分裂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蜜蜂来说,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配子数目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配子中染色体数目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
(2)从染色体行为来看,蜜蜂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在减数分裂 Ⅰ 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在减数分裂 Ⅰ 时,形成的四分体数目分别是_______
(3)若雄蜂基因型为ab,雌蜂基因型为AaBb,则子代雌蜂基因型有_______
3 . 某同学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选择如下材料:三个布袋,分别标记甲、乙和丙,其中甲和丙代表雌性生殖器官,乙代表雄性生殖器官;四种大小相同的球,分别标记B、b、D、d。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两种球代表______。每次抓取小球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______(写出两点)。
(2)某同学从甲、乙两个布袋内各抓取一个球,组合在一起,该同学正在模拟______。若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布袋后,重复50次。理论上,该同学模拟的结果是_____
(3)从丙袋中随机抓取两个球能否模拟自由组合定律。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提出一个简单的完善方案。______(填“能”或“不能”)______
4 . 下列探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结论相符的是(  )
选项实验方案实验结论
A研究精子形成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基因在染色体上
B黄色皱粒(Yyrr) 和绿色圆粒(yyRr) 杂交两对基因不一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控制茎高度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D杂合红眼雌果蝇测交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
A.AB.BC.CD.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现有黄腿芦花家禽与黄腿非芦花家禽各1只杂交获得F1,F1表型及比例为黄腿芦花:黄腿非芦花:灰腿芦花:灰腿非芦花=3:3:1:1.根据杂交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不能确定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显、隐性
C.若F1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可确定亲本基因型
D.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 Z染色体
6 . 现有三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燕麦品种甲(白颖)、乙(黄颖)和丙(黑颖)。甲分别与乙、丙杂交产生F1,F1自交得F2,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杂交组合F1F2
1甲×乙黄颖3黄颖: 1白颖
2甲×丙黑颖12 黑颖: 3 黄颖: 1 白颖
A.燕麦颖色至少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若乙和丙杂交,F2中黑颖占3/4
C.让组合1和组合2中 F1杂交,子代基因型有9种
D.让组合2中F1测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2黑颖:1黄颖:1白颖
7 . 自然界中存在一类称为“单向异交不亲和”的玉米,该性状由G/g控制,其中G决定单向异交不亲和。该性状的遗传机制是“含有G的卵细胞不能与g的花粉结合受精,其余配子间结合方式均正常”。玉米籽粒颜色紫色和黄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用A/a表示,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研究人员选择纯种紫粒单向异交不亲和品系与正常纯种黄粒品系进行杂交,F1均为紫粒,F1进行自交获得F2.(不考虑互换)
(1)玉米的籽粒颜色中隐性性状是______,F1的基因型是______
(2)为了让亲本正常杂交,黄粒品系应作为______(填“父本”或“母本”),理由是______
(3)科研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一个育性恢复基因M导入F1中,只有将M导入G所在的染色体上才可以使其育性恢复正常。研究还发现,基因M能够使籽粒的紫色变浅成为浅紫色。现在利用F1______(填“父本”或“母本”)进行测交实验,探究M基因导入的位置。
①若子代的籽粒颜色及比例为______,则M导入G所在的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的籽粒颜色及比例为______,则M导入A所在的染色体上,破坏了A基因序列。
③若子代的籽粒颜色及比例为______,则M导入A所在的染色体上,且没有破坏A基因序列。
今日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检测试卷
8 . 研究人员在簇生稻和粳稻杂交后代中发现一株能稳定遗传的浅绿叶突变体pgl,对该突变体进行了遗传鉴定和相关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浅绿叶突变体pgl与绿叶野生型水稻分别进行正反交,F1均为绿叶水稻,F2中绿叶与浅绿叶之比约为3∶1,根据F2表型及比例分析,浅绿叶突变体pgl受______控制。
(2)用X射线处理粳稻得到另一个能稳定遗传的浅绿叶突变体y45,将突变体y45与突变体pgl杂交,F1均为绿叶水稻,F1自交获得的F2中绿叶水稻为720株,浅绿叶水稻为560株,该结果表明浅绿叶突变体y45基因与突变体pgl基因为______基因。将F2中浅绿叶水稻与F1进行杂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
(3)叶绿素加氧酶基因M能够调控叶绿素b的合成,该酶缺失或失活都会影响叶绿素b的合成。为确定浅绿叶突变体pgl基因的候选基因(突变产生pgl基因的原始基因)是否为基因M,科学家通过PCR技术扩增突变体pgl与野生型的基因M并进行碱基序列比较。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pgl基因M编码区中的模板链某个碱基发生了______(填具体变化),造成叶绿素加氧酶的一个谷氨酸变成赖氨酸,从而导致叶绿素加氧酶失活,该实验结果证明基因M______(填“是”或“不是”)浅绿叶突变体pgl基因的候选基因。(谷氨酸密码子:GAA、GAG;赖氨酸密码子:AAA、AAG)
今日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二)生物试题
9 . 研究发现,赤霉素3β羟化酶(GA3ox)是多种活性GA合成的关键酶,野生型水稻中有两种赤霉素3β羟化酶基因,即OsGA3oxl基因和OsGA3ox2基因,二者分别位于5号和1号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分别在OsGA3oxl基因和OsGA3ox2基因中增加和减少一个碱基,获得突变体ga3ox1和ga3ox2。为探究野生型水稻(WT)及突变体的花粉可育率和结实率,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ga3ox1突变体和ga3ox2突变体合成的GA3ox中含有的氨基酸数分别增多和减少
B.根据图示分析,水稻体内的OsGA3ox1基因同时具有维持花粉可育和结实的作用
C.若突变体ga3ox2植株矮小,则OsGA3ox2基因可能是促进茎秆细胞伸长生长的关键基因
D.水稻体内的两种赤霉素3β羟化酶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昨日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10 . 落粒性是野生植物为有效繁衍后代、扩大种群而形成的一种适应特性。植物落粒现象是植物在物种进化和适应环境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生存策略。在农业生产中,易落粒的植物不利于收获种子,从而影响产量。某禾本科作物的落粒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的某个基因对A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为培育能够稳定遗传的不易落粒品系来提高作物产量,研究者用亲本自交获得F₁,实验如下表。

实验编号

亲本

F1表型和比例

易落粒品系植株甲

易落粒:不易落粒=3:1

不易落粒品系植株乙

易落粒:不易落粒=3:13

回答下列问题。
(1)易落粒与X酶的存在密切相关。据题分析,控制X酶合成的基因为__________。对该基因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的基因是__________
(2)植株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其自交F1出现易落粒:不易落粒=3:13的原因是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3)欲选育能稳定遗传的不易落粒品系,最简便的方法是直接选择实验__________F1中的不易落粒植株,理由是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