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连锁与交换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小麦是雌雄同花植物。科研人员偶然发现一株高秆雄性不育小麦(甲),其雄性不育受显性基因M控制,另有一株矮秆可育小麦(乙),株高由A、a基因控制。科研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
杂交一:甲×乙→F1矮秆雄性不育:矮秆雄性可育=1∶1
杂交二:F1中的矮秆雄性不育×高秆雄性可育(野生型)→F2矮秆雄性可育:高秆雄性不育=1:1回答下列问题:
(1)A、a基因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其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是_________
(2)杂交一实验中甲作为_________(父本/母本)。根据杂交一、二实验结果可知,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_________(遵循/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假设让实验二的F2自由交配,后代中高秆雄性可育植株占_________
(4)研究发现所有的雄性不育植株都特异性地携带了TRIM序列,且M及其等位基因的编码区相同;为研究该序列与雄性不育之间的关系,科研人员在野生型小麦中获得了M等位基因的启动子并利用Ti质粒构建表达载体,部分结构如下图所示,GFP表达后会发出绿色荧光。将载体转入小麦幼胚,获得转基因植株,对植株表型和M基因表达情况进行鉴定。

a.通用的强启动子b.M等位基因启动子c.插入TRIM序列的M等位基因启动子d.M编码区e.M基因f.无关基因

实验材料

转入载体组成I、II

植株表型

M基因表达情况

雄性不育小麦

-

雄性不育

仅在花药发育早期表达,在根、

茎、叶、雌蕊中均不表达

野生型小麦

-

可育

在花药发育各时期均不表达,在

根、茎、叶、雌蕊中均不表达

野生型小麦

ad

死亡

-

野生型小麦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仅在花药发育早期表达,在

根、茎、叶、雌蕊中均不表达

(1)表中①处转入的载体组成为_________(从a~f中选择),②处植株表型为_________
(2)在存活的转基因小麦花药中特异性检测到绿色荧光。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导致雄性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_
2024-06-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生物试卷
2 . 遗传学家得到了一种9号染色体杂合的玉米植株甲,其一条9号染色体形态正常,带有决定籽粒无色的隐性基因c和决定籽粒淀粉质的显性基因Wx,另一条9号染色体一端带有染色体结,另一端带有其他染色体的片段,染色体上带有决定籽粒有色的显性基因C和决定籽粒蜡质的隐性基因wx。以上述玉米杂合体为母本,与9号染色体形态正常、籽粒表现为无色蜡质的玉米植株乙进行测交(图1),得到的籽粒较多的是有色蜡质和无色淀粉质的表型,同时还出现了较少的有色淀粉质以及无色蜡质两种表型。回答下列问题:

(1)子代出现四种籽粒的原因是______。这种基因行为不能直接用显微镜观察,但在本实验中可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进行判断,即观察______作为这种基因行为的直接证据。
(2)要证明(1)结论可用显微镜观察______表型的籽粒细胞,如在细胞中出现______的染色体即可证明此结论。若要探究亲本玉米植株甲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可通过统计______得到。
(3)图2是玉米植株甲测交子代细胞的一种,在图中标出其染色体上相应的基因______

2024-06-0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豫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果蝇是遗传学实验的好材料,北方和南方科研人员均从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分离出突变体紫眼果蝇品系,分别命名为甲品系和乙品系,为了研究甲、乙品系的相关基因的位置关系,科研人员做了一系列实验。请结合实验结果,回答有关问题。
(1)将甲、乙品系果蝇分别与野生型红眼果蝇杂交,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均为红眼,说明红眼为______性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2)实验过程中,科研人员偶然发现了一种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雄果蝇,形成该雄果蝇的异常配子是______(填“精子”或“卵细胞”),该异常配子的形成原因是______
(3)假设控制甲、乙品系的紫眼基因用A/a、B/b表示,则A/a、B/b的位置关系可能有以下图三种情况:

   

为了判断A/a、B/b的位置关系,请利用甲、乙两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部分实验结果。
设计思路:将甲乙两品系(一对)雌雄个体进行交配得F1,观察F1表现型,然后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a:如果F1均表现为紫眼,则是第一种情况;
b:如果______,则是第二种情况;
c:如果______,则是第三种情况。
4 . 两对基因A和a、B和b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有如图三种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在产生配子时,不考虑染色体互换)(       

类型1

类型2

类型3

A.三种类型的个体自交,后代可能出现9:3:3:1性状分离比的是类型3
B.类型3 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会出现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类型 1和类型2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不同
D.如果类型1、2在产生配子时出现了互换,则三种类型的个体都能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2024-05-2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育种工作中,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十分重要。水稻抗稻瘟病(A)对感稻瘟病(a)为显性,晚熟(B)对早熟(b)为显性。
(1)现已有水稻品种甲抗稻瘟病晚熟,品种乙感稻瘟病早熟。为了获得更优良(抗病早熟)的水稻品种,科学家将甲乙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若F2的四种表型比例为9:3:3:1,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同源染色体上。怎样处理能得到稳定遗传的目标品种___
(2)新发现一晚熟抗稻瘟病纯合个体丙,含另一抗稻瘟病基因D。丙乙杂交的F1自交,F2表型为抗病晚熟:抗病早熟:感病晚熟:感病早熟约为62:1:1:20。其中重组表型占比为___,感病晚熟比例少的原因是___。试画出F1体细胞中基因D(d)与基因B(b)在染色体的位置图___
(3)若需将已选出的抗病早熟个体与具有其他优良性状的个体杂交选育,选择哪种基因型的个体效率更高?原因是___
2024-05-1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练习生物试卷A卷
6 . 果蝇具有繁殖快、易饲养、相对性状明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少等特点,常用作生物实验材料。
(一)下图表示果蝇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分布,基因A、a分别控制果蝇的长翅、残翅,基因B、b分别控制果蝇的红眼、白眼。请分析回答:

(1)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填“雌”或“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该果蝇产生的正常配子细胞中有___________条染色体。
(2)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等人通过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得出了“基因在____________上”的结论。
(3)同时考虑基因A和a,基因B和b,图示果蝇最多能产生____________种类型的配子,这是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____________的结果。
(二)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受A、a基因控制(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上无等位基因);缺刻翅和正常翅受B、b基因控制。现用一些纯合亲本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亲本F1表现型及比例F2表现型及比例
1红眼♀×白眼♂红眼♀:红眼♂=1:1红眼♀:红眼♂:白眼♂=2:1:1
2缺刻翅♀×正常翅♂正常翅♀:缺刻翅♂=1:1__________
请回答:
(4)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5)现取第1组实验F2中的红眼雌、雄果蝇交配,F3中的表现型及其比例_______
2024-05-1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州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7 . 某自花传粉的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能淡化颜色的深度(BB和Bb的效应不同),完全淡化表现为白色,不完全淡化为粉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种。
(2)让纯合白花植株和纯合红花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植株的花色全为粉色。请写出可能的杂交组合:___
(3)为了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选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设计实验。
①实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三种类型,已给出两种类型,请将未给出的类型画在方框内。如下图所示,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___

②实验步骤:
用最简便的方法设计实验
第一步:___
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换)及相应的结论:
a.若子代植株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红色:白色=___,则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第一种类型)。
b.若子代植株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白色=___,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第二种类型)。
c.若子代植株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红色:白色=___,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第三种类型)。
2024-05-0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经济开发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8 . 大豆是一年生作物,其种子中含有7S球蛋白和脂氧酶,7S球蛋白是引发过敏反应的蛋白,脂氧酶lox-1和lox-2是导致大豆腥臭味的主要原因。为培育脂氧酶和7S球蛋白缺失的大豆品种,科研人员做了以下工作。
(1)将7S球蛋白缺失的大豆植株与脂氧酶lox-1和lox-2均缺失的植株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据此判断7S球蛋白缺失属于__________性状,受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

F2种子表型及粒数

7S球蛋白

野生型

121

缺失型

377


脂氧酶


野生型

282

lox-1和lox-2双缺失

94

其他类型

0


(2)已知脂氧酶lox-1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lox-2受另外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①据上表判断,脂氧酶缺失为_______性状。A、a和B、b位于_______(“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将F1脂氧酶相关基因组成标在下图的染色体上_______

   

③用遗传图解的形式解释F2出现上述比例的原因(写出P→F1→F2_______
(3)已知7S球蛋白基因和脂氧酶基因独立遗传,则F2中7S球蛋白与两种脂氧酶同时缺失型的种子比例理论值为_______,从中选育出稳定遗传的种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0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9 . 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乙、丙、丁所示个体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
B.图丁所示个体自交后代中表型为黄皱与绿皱的比例是1∶1
C.图甲、乙所示个体减数分裂时,都能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图乙所示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3种表型,比例为1∶2∶1
2024-05-04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10 . 如图为甲病(A-a)和乙病(D-d)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遗传病的类型)
(2)II-6的基因型为_______,III-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_
(3)仅考虑甲乙两病基因,III-10是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
(4)另外检查发现II-7和III-13又都是患有红绿色盲(B-b),已知II-7和II-8生育乙病色盲都患的概率为10%,若仅考虑性染色体上的乙病基因和色盲基因,下面能正确表示II-8的图是(      )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