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连锁与交换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水稻的根长与多个基因相关,现有一水稻品种华占()和一水稻品种热研(),热研根长明显长于华占,目前初步鉴定其根长短可能与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或1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已知12号染色体上还有与根粗细相关的基因,9号染色体上存在与卷叶、非卷叶相关的基因。现有基因型为的华占水稻及基因型为的热研水稻。现欲将根长基因进行准确定位,实施了下列实验:将华占水稻与热研水稻进行杂交获得,再将与热研水稻进行杂交,获得,统计得到的性状如下表。
性状粗跟、长根、卷叶个体细根、短根、卷叶个体粗根、长根、非卷叶个体细根、短根、非卷叶个体粗根、短根、卷叶个体细跟、长根、卷叶个体粗根、短根、非卷叶个体细跟、长根、非卷叶个体
数量524951501091112
(1)基因与基因遵循______定律,通过上述实验结果______(能/否)判断华占卷叶、非卷叶的显隐性情况。若能,请写出华占水稻的显隐性对应性状;若不能,请说明原因。______
(2)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水稻根系长短与______(填“”或“”)基因有关,原因是______。②后续欲进一步判断该基因与根长是否有关,针对候选基因编码区设计引物,提取两亲本水稻的并分离出______作为______进行逆转录,定量测定比较产物的含量,从而确定基因的表达水平。为了除去提取中出现的污染,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3)为确定该候选基因与根长的直接关系,科学家对该基因进行基因敲除得到突变体。实验原理:在目标基因的编码序列中插入一段无用序列,导致基因表达产生的蛋白质的______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其失活,若该基因与根长存在直接关系,基因敲除后,预测热研水稻的性状变化是______。该基因敲除突变体的获得,最关键的步骤是敲除载体的构建,将得到的敲除载体转化农杆菌,通过农杆菌进入水稻细胞,后经过______技术发育成转基因植株,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______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2 . 某二倍体观赏植物茎的高低由基因D/d控制,有花瓣、无花瓣由基因E/e控制,有花瓣中的红花、白花由基因F/f控制。为了研究相关基因的遗传规律,以便多元化新品种的选育,研究人员用纯系植株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P        高茎无花瓣×矮茎有花瓣

F1                       高茎有花瓣

F2   高茎无花瓣:高茎有花瓣:矮茎有花瓣
          1               2                  1
P        矮茎无花瓣×高茎白花

F1                           高茎红花

F2   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无花瓣
            9            3            4
实验一                                                                                                                   实验二
(1)杂交育种在培育新品种中有重要作用,用种子繁殖是实现植物育种优化的重要的途径,原因是______。实验一中,基因D/d和E/e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______,F2中纯合子的比例是______
(2)实验二中,F2高茎白花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是______;F2中高茎白花和矮茎无花瓣植株相互杂交,子代中高茎红花的比例是______。若F2中高茎红花植株自花传粉,后代中表型及比例为______
(3)在育种过程中,为了短期获得该花植株的纯合体可进行单倍体育种。
①研究者获得了某突变体抗病植株甲,用植株甲给野生植株乙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研究人员对亲子代该突变基因进行PCR扩增并电泳,结果如图所示。推测F1单倍体是由______发育而来。

②为便于筛选单倍体,研究者向突变体甲中转入能在胚和胚乳中表达的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并得到转基因纯合子丙,用丙进行上述杂交实验。单倍体籽粒与二倍体籽粒的胚乳是由1个精子和2个极核结合发育而成,极核的遗传物质与卵细胞相同,写出筛选单倍体籽粒的原理______
2024-06-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高考临门一脚(一)理综试卷-高中生物
3 . 黑腹果蝇易饲养,繁殖快,易于遗传操作,因此科学家利用它进行了多项遗传学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黑腹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在对其基因组进行测序时,应测定_____条染色体上的基因。
(2)直翅、弯翅基因(Aa)和有眼、无眼基因(B、b)均位于黑腹果蝇4号常染色体上,研究人员利用纯合的弯翅有眼、直翅无眼的黑腹果蝇杂交,F1均为直翅有眼,将F1直翅有眼果蝇(♀)与纯合的弯翅无眼果蝇(♂)进行多次杂交,F2中均不会出现直翅有眼果蝇,原因是_____。研究人员继续重复该实验,多次之后终于收获了一只直翅有眼雌果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体细胞发现,4号染色体数目为3条,那么这只直翅有眼雌果蝇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
(3)某品系果蝇具有4种突变性状,均由显性基因控制,且突变基因纯合的胚胎不能存活,这4对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若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突变基因位点之间不发生交换,该品系果蝇雌雄个体间随机交配,子代成体果蝇的表型为_____,该品系果蝇只能以_____形式连续遗传。
(4)利用大剂量射线照射黑腹果蝇能够诱导出可遗传变异。
①某雌果蝇被射线照射后其中一条X染色体的某片段发生位置颠倒,这种变异只能在用显微镜观察_____处的细胞时才能被发现,原因是_____
②黑腹果蝇在射线照射后X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隐性突变,该隐性基因纯合时会导致胚胎死亡(根据死亡率可将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将经射线辐射后的一只雄果蝇与野生型纯合雌果蝇交配得到F1,将F1单对交配,分别饲养,若F2中雄果蝇比例位于_____区间范围,表明该突变为不完全致死突变。
2024-06-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4 . 对某个男性志愿者的精子进行基因检测,得出精子中部分基因组成种类和比例如下表所示:
基因组成aBdaBdeaBDaBDeAbdAbdeAbDAbDe
比例2211112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和a基因的根本区别是碱基的排序不同
B.等位基因A、a和B、b连锁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e基因可能在Y染色体上
D.在该志愿者的某个精子中,基因A、a,B、b,D、d都能检测到,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出现异常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链孢霉中,A、B基因控制合成的酶A、酶B是合成缬氨酸所必需的,a和b基因无此功能。A(a)和B(b)基因连锁,平均两次减数分裂中两基因发生一次互换。已知X1、X2是合成缬氨酸的中间产物,aaBB品系积累X1,该品系能在仅含有X2或缬氨酸的平板上生长;AAbb品系积累X2,该品系不能在仅含X1的平板上生长,能在含缬氨酸的平板上生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基因控制合成X1,B基因控制合成X2
B.合成缬氨酸的生化途径为前体物→X1→X2→缬氨酸
C.基因型为A-B/a-b的链孢霉产生的重组类型配子占配子的1/2
D.A-B/a-b的自交后代有3/4能在仅含X1的平板上生长
6 . 水稻(2n=24)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于粮食安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都具有重要作用。已知水稻抗病(A)对感病(a)为显性,某种化学药剂可以使水稻无香味的基因中部分碱基对缺失,诱导获得有香味的突变体。与普通水稻(无香味)相比,突变体水稻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有香味基因位于8号染色体上,由隐性基因(h)控制。现已培育出纯合的抗病无香味水稻和纯合的感病有香味水稻植株若干。回答下列问题:
(1)体细胞缺失1条1号染色体称作1号单体,缺失1条2号染色体称作2号单体,以此类推。单体产生的配子可育,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无法存活。为了确定抗病基因A所在染色体的编号,若用“单体定位法”,需要制备抗病水稻单体(纯合子)品系______个。试设计实验确定基因A所在染色体编号:选择二倍体感病植株分别与________,统计子代的性状及比例;若某一组中F1_______,则说明基因A位于该组单体所在的染色体上。
(2)假设是否抗病和有无香味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想获得抗病有香味的水稻,需要利用纯合的抗病无香味水稻和纯合的感病有香味水稻杂交,F1表型为_______,F1自交产生F2,在此过程中引入相应病原体,淘汰感病个体,则F2中纯合抗病有香味水稻占______。如果想要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纯合子抗病有香味水稻,应选用_________(填育种方法名称)。
(3)水稻有另一对相对性状高茎(B)和矮茎(b)。若纯合的矮茎无香味水稻和纯合的高茎有香味水稻杂交,F1自交产生F2,F2出现表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则说明基因B和h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基因b和H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2024-05-0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生物试卷(二)
7 . 某植物抗旱与否由基因A(a)、B(b)控制,只有A、B同时存在时才表现为抗旱。不抗旱的两纯合植株杂交,F1均表现为抗旱,取F1某一植株进行两组测交实验,正交、反交后代抗旱植株分别占1/7、1/4。据此推测这种植物雌配子或雄配子存在某种基因型的部分致死现象(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A(a)、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定依据是_________
(2)F1植株的_________基因型的雌或雄配子存在致死现象,致死率为_________。若致死现象出现在雄配子中,可以用_________进行验证,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若通过基因工程将耐寒基因D导入F1植株中,将转基因植株自交,若后代抗旱耐寒:不抗旱耐寒:抗旱不耐寒:不抗旱不耐寒=3:3:1:1,则抗旱基因和抗寒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
若后代抗旱耐寒:不抗旱耐寒:抗旱不耐寒:不抗旱不耐寒=7:3:0:4,则D基因与_________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若后代抗旱耐寒:不抗旱耐寒:抗旱不耐寒:不抗旱不耐寒=5:6:2:1,则D基因与_________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8 . 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株,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研究其遗传特性对玉米育种有重要意义。
(1)用玉米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其人工异花传粉的操作流程为________
(2)玉米茎的高矮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野生型为高茎(基因型为A1A1),偶然发现一株突变株,表现为矮茎(基因型为A2A2)。为判断该性状的显隐性,将野生型与突变株间行种植,从突变株上收获子代并种植,结果发现子代中______________,故矮茎为隐性性状。间行种植的目的是                                          
(3)在上述的杂交子代中获得一株表现为雄性不育的高茎突变株,雄性可育与不可育受基因B、b。利用该突变株进行如下图所示杂交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填“可育”或“不育”)为显性性状,在该突变株中控制花粉育性和茎的高矮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是                                        。将F1中两种植株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                  

9 . 玉米的甜度与玉米籽粒中的蔗糖含量有关,表现为超甜、微甜、不甜三种。当基因A存在时会抑制淀粉转化为蔗糖,使玉米无甜味。基因B和基因D的表达产物相互结合后可催化蔗糖转化为淀粉,使玉米微甜。基因B或基因D的表达产物单独存在时没有以上催化作用。现有甲、乙、丙三个纯合品系,且丙的基因型为AABBDD。为研究基因控制相关物质合成的途径及其遗传规律,科研工作者用三个品系做了相关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杂交实验F1表型及比例F1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
甲×乙全部微甜微甜:超甜=9:7
甲×丙全部不甜不甜:微甜:超甜=12:3:1
乙×丙全部不甜不甜:超甜=3: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相关基因对玉米甜度的控制途径是___
(2)杂交组合一中,甲、乙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F2中纯合超甜玉米的比例为___。具有甜味的玉米基因型最多有___种。
(3)若已知A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基因A、B、D的位置关系可能是___
(4)科研工作者欲培育稳定遗传的微甜玉米,以表中各植株为材料,最简便的实验方案是___
10 . 植物M为二倍体,两性花,以自花传粉为主,由于植物M不是闭花传粉,在花未受精的情况下即可开放,因此有一定概率进行异花传粉,自然状态下可实现不同植株间的杂交。其花小、花期短,人工杂交较困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杂交实验过程中,为避免植物M自交,应在母本花粉未成熟时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2)植物M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花色,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的共同控制,其花色的调控方式如下图所示。已知某白花植株和紫花植株杂交,F1全为紫花植株,且F1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9:3:4,根据以上信息,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定律,F2出现白花的原因属于可遗传变异来源之____________

   

现向F1某紫花植株中导入1个隐性基因s,该基因纯合时致死,再让该紫花植株自交,F2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6:3:3。由导入基因s后F2的表型及比例可知,基因s导入到了_____________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导致F2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的植株出现致死现象。
(3)植物M茎的高度有两种,高茎(C)对矮茎(c)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高茎甲和矮茎乙两个纯系品种,由于甲、乙两品系各有一些不同的优良性状,研究者欲以高茎、矮茎为观察指标培育优良杂种。请你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实现甲、乙间的杂交以获得杂种植株。请简述你的操作方案:_____________
2024-04-28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五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