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下定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权力方式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A
权力基础社会冲突社会合作社会继替社会变迁
权力性质压迫契约B思想统制
1.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费孝通在讨论权力的性质时提出了四种不同的权力方式,请根据你所学的内容,完成表格
2.请结合上表及以下文字,给“横暴权力”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

社会冲突这一方面着眼的,权力表现在社会不同团体或阶层间主从的形态里,在上的是握有权利的,他们利用权力去支配在下的,发号施令,以他们的意志去驱使被支配者的行动。权力,按这种观点说,是冲突过程的持续,是一种休战状态中的临时平衡。冲突的性质并没有消弭,但是因为武力的阶段过去了,被支配的一方面已认了输,屈服了。但是他们并没有甘心接受胜利者所规定下的条件,非心服也。于是两方面的关系中就发生了权力。权力是维持这关系所必需的手段,它是压迫性质的,是上下之别。从这种观点看去,凡是握有这种权力的,都是统治者的工具。跟下去还可以说,政府甚至国家组织,只存在于阶级斗争的过程中。如果有一天阶级斗争的问题解决了,社会上不分阶级了,政府甚至国家组织,都会像秋风里的梧桐叶一般自己凋谢落地。——这种权利我们不妨称之为横暴权力。

3.下列选项中,与文中划线部分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们的一生就在自己的“池子”里度过,以为我们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B.我也知道科学家已经建造了“原子对撞机”,这种仪器可以在实验室里产生微量的这种奇异物质,即反物质。
C.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D.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2024-03-29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根据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1)_________________。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②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2)_________________。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一样。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③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何况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3)_________________,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④在这里我们涉及到的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4个标号的句子中有3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3.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差序格局”下定义,字数不超过50字。
2024-03-0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踏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恍惚回到了失落了多年的一个梦境。几十年来,我从来不会忘记,我是诞生在沙土上的。人们准不信,可这是千真万确的。我的第一首诗也是献给没有见过的沙漠的。

年轻时,有几年我在深深的陇山山沟里做着遥远而甜蜜的沙漠梦,由于我的家族的历史以及故乡人走西口的说不完的故事,我的心灵从小就像有着血缘关系似的向往沙漠。我觉得沙漠是世界上最悲壮最不可驯服的野地方,它空旷得没有边沿,而我喜欢这种陌生的境界。

此刻,我真的踏上了沙漠,无边无沿的沙漠,仿佛天也是沙的。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没有模仿谁,我情不自禁地五体投地,伏在热的沙漠上。我汗湿的前额和手心,沾了一层细细的闪光的沙。

半个世纪以前,在我的故乡,地处滹沱河上游的苦寒的山西高原,孩子都诞生在铺着厚厚的绵绵土的炕上。我们那里,把极细柔的沙土叫做绵绵土。“绵绵”是我一生中觉得最温柔的一个词,词典里查不到即使查到了也不是我说的意思。孩子必须诞生在绵绵土上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祖祖辈辈的先人从来没有想过。它是圣洁的领域,谁也不敢亵渎。它是一个无法解释的活的神话。就像谷子是从土地里长出来一样的不可怀疑,我的祖先们一定在想:“人,不生在沙土里,还能生在哪里?”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我真的于此刻踏上了无边无沿的沙漠”,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文中加点的“怎么”与“哪里”都是疑问代词,但其所在的句子一个使用问号,一个则无,请简析原因。
3.根据画横线句的语意,假如由你来编写词典,请给“绵绵土”编写一个词条,对其作出注释,以符合作者“我说的意思”。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几年,宠物“活体盲盒”引发热议。“活体盲盒”的玩法与普通盲盒一样,商家随机盲发,消费者事先不知道具体品种,只有拿到快递、打开包装后,才能看到买到的宠物,这就等于是在碰运气。宠物“活体盲盒”颠覆了传统消费模式,使得宠物信息变成“黑箱”,消费者无从知晓具体情况,只能通过押注运气的方式,赌自己能花小钱买到珍贵品种的宠物。由于买家众多,商家并不会亏钱,反而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从中大赚一笔。宠物“活体盲盒”基本都是通过快递邮寄,没有经过卫生检疫,违反邮政法规,理应依法禁止并处罚。“盲盒经济”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但商家要遵守法律,坚守道德底线;消费者不宜盲目跟风,需树立理性消费和尊重生命的意识。

1.请结合文本,用单句的形式,给“活体盲盒经济”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活体盲盒”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写文章就如同盖房子,需要先搭框架,把心之所想全部写出来,然后反复打磨,精心“装修”。
B.十五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虽远承希腊的立场,却更渗入近代崇拜自然、陶醉现实的精神。
C.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D.以为这一吓,人家就会闭口,自己就可以“得胜回朝”了。
2023-10-24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余姚市余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尽管最近医学人士和社会名人等都呼吁大家放松心情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然而,依然有人因为太过焦虑而抢药囤药,,没想到适得其反。

某中医院急诊科接诊了多例叠吃了三种感冒药导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专家介绍,一般感冒药都是非处方药,只要患者按照说明书使用都是安全的。但同种类型的药物复合或叠加使用的时候,容易造成对乙酰氨基酚超量的情况,引起药物性肝损伤。

我们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就是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醋氨酚。对乙酰氨基酚为口服制剂,起效迅速,每天用量不能超过2克,退热疗程不宜超过3天,镇痛疗程不超过5天。在合理的用法用量下,;超剂量使用则可能会引起严重肝损伤,甚至带来致命的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复方感冒药、中成药(如999感冒灵、小儿氨粉黄那敏颗粒、小儿感冒冲剂等)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随意混用会增加药物过量的风险。所以在用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否则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请结合材料,给“对乙酰氨基酚”下定义。
2023-08-25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那么能不能畅饮零度可乐、零卡零热量的无糖饮料呢?随着人们健康生活意识的提高,为了在追求甜味的同时能远离肥胖等慢性疾病的危害,找到了一种食品添加物质—代糖。这类物质虽然具有甜味,但通常不能被人体转化。并且,人们食用这类物质之后,不影响血糖波动,也不易产生肠胃不适症状。这些优点让代糖成为了食品添加成分中的“宠儿”。

添加代糖的无糖饮料能否畅饮呢?答案是否定的。研究证实,所谓的无糖饮料会,而且喝得越多,风险越大。每周喝1-4杯(230ml)、5-7杯和超过7杯的人,分别是不喝的人患尿毒症的风险1.08倍、1.33倍和1.83倍。长期每天每多喝一杯,患尿毒症的风险会增加29%。而且长期饮用无糖饮料会改变人体葡萄糖代谢,影响肠道菌群健康。

代糖不过是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而创造出来的,无论怎样改变,它对于人体的危害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减少摄入。只有无色无味的水,

1.请结合材料内容,给“代糖”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保存至今的历代文献典籍______①_______,它们承载了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可是,一直以来,古籍图书给人们的印象通常是繁体直排、全式标点、厚重难读,令普通读者________②________。为此,文化工作者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古籍文献进行信息转化处理,使其以电子数据形式呈现,通过光盘、网络等进行保存和传播。他们还研发出了古籍文字识别、自动标点等专利技术,建立起古籍整理与数字化的综合平台。如今,大量深藏在书斋、历史沧桑的古籍借助这种手段得以解决,古籍阅读体验的问题也得到了改善。

辽宁省图书馆古籍文献中心主任刘冰说,古籍保护的最终目的绝不是将其______③______,而是立足当下挖掘古籍、文献信息资源,使其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思想和行为。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成语。
2.根据文本内容,给“古籍数字化”下定义。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3-06-20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被发掘,除了出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残破的榫卯木结构外,我们很少在其他遗址上出现类似的榫卯技术。这使一些人怀疑那是一个孤例,而鸡叫城遗址出土的这些榫卯结构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在世界建筑史上,中国人有一项技术是独一无二的,那就是不用一颗钉子,就能使两个分离的木质物件紧密咬合的技术——榫卯技术。什么是榫卯技术呢?这是一种用特定结构形式实现木与木相连接的技术,其中凸出部分为,又叫榫头,凹进部分为,也叫卯眼。这种技术无需一颗铁钉,更不用胶水,就可以使凹凸部分浑然一体。中国人掌握榫卯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据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来看,中国人早在7000年之前就已经掌握了榫卯技术,这里出土的许多建筑木构件上凿卯带榫,尤其是发明使用了燕尾榫、带销钉孔的榫和企口板,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榫卯结构。

1.与文中:凹进部分为“卯”,也叫“卯眼”,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
B.钟扬曾说:“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每一颗种子都很宝贵,你不能因为外表看上去不好看就不要。说不定这种子以后能长得很好。”
C.坚守工匠精神,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
D.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有理。
2.结合材料,为中国建筑的榫卯技术下一个合适的定义。要求:不超过55个字。
中国建筑的榫卯技术是:
2023-04-12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高一下】【期中】【浙大附丁兰】【高中语文】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为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通过一个小小的手机软件,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衣食住行的很多问题,就连看病就医也不例外。时至今日,“互联网+医疗”早已不是一个新概念,“云看病”正在成为年轻人就医的新方式。

1996年出生的小螺向记者分享了她第一次使用手机软件线上问诊的经历。那天晚上10点,小螺忽然止不住地咳嗽,没办法睡觉。她觉得必须看医生,但又觉得夜里去医院很麻烦,也不知道该挂什么号,于是打开某线上医疗小程序。在描述了自己的症状后,让系统向她推荐了几位医生。她选择了和一位回应速度比较高、评价也比较快的医生交流。医生经过图文问诊,诊断她是上呼吸道感染,建议她服用某种处方药。她按照医生的建议,在买药平台下了单,又经过医生在线问诊,拿到了电子处方,不到一小时,药便送到了家,止住了咳嗽。

第二次“云看病”是在疫情封控期间,由于牙疼得___________,好几天都食不下咽,她又一次在线向医生求助。在使用了医生给她开具的消炎药和漱口水后,牙痛很快消失了,晚上的年会聚餐让她________。对症的诊断和治疗,让小螺对线上问诊的方式有了认可,每次看病买药只需几十元,虽然不能使用医保,但却省去了很多线下看病的麻烦,而且线上的医生也挺“靠谱”,确实能够缓解症状。

疫情三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线上问诊的就医方式,1989年出生的璐璐对于“云看病”也是__________。因为皮肤出现湿疹,她在好大夫在线平台上挂了号,按照医生的推荐买了药膏,从而避免了去医院的麻烦。“疫情期间去医院总担心自己被感染,再加上也不是大病,觉得没必要去医院折腾。”璐璐对记者说。

1.在文中的空横上填写合适语境的四字成语。
2.给“云看病”下定义。(不超过50字)
3.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存在两处语病,请辨别后修改。
2023-03-18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河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黏菌是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一类生物,约有500种。在它们的生活史中,,另一段时间是植物性的。黏菌的大多数种类生于森林中阴暗和潮湿的地方,多在腐木、落叶或其他湿润的有机物,只有几个种寄生在经济植物上,危害寄主。

这些魔幻小精灵身材娇小玲珑、体态多样,却因为太小(只有1-2毫米)不容易被人发现,所以它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没有走进大众的视线。在微距离镜头下,黏菌的形状与形象也是多元。,有黄绿色、巧克力色、姜黄色、橘色、白色、黑色等,形状各异,有鹿角状、长绒球状、珊瑚状、黏球状、长条状、杯状、半个柠檬状,灯泡状等。它们既奇葩又好看,生物学家把这一“四不像”生物,直接归到了原生生物界,单列一门。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请根据文段内容的提示,为“黏菌”下一个定义,要求语言简洁,不超过50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