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下定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心理学领域,心碎是一种持久的焦虑情绪,受大脑控制,但为什么心碎”会影响心脏呢?众所周知,大脑是情绪的中心,情绪产生和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大脑的不同部分负责,但这不代表      ①      我的心都要碎了”“心痛到不能呼吸不单是对难过情绪的夸张表述,而是人在难过时,确实会感觉到心痛。

心碎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心衰综合征。它又称为应激性心肌病、Tako-Tsubo综合征,它通常由心理或生理应激导致,与另一种疾病冠脉阻塞无关。心碎综合征最初得名于渔民捕章鱼使用的章鱼篓,因为患上心碎综合征的患者心脏左心室肿胀,形似上窄下宽的章鱼篓,故名Tako-Tsubo(章鱼篓)心肌病。而心碎综合征则形象地表述了此病症的诱因和症状——当人悲痛到出现心碎的程度,在情绪过于激动或过度伤感时,就可能

此病症诱因主要是情绪上的,比如强烈的情绪冲击;      ③      ,比如经过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在上述诱因的驱使下,身体会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这种物质会令毛细血管收缩,减弱心脏跳动能力,导致心脏无法正常运转。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请依据上面的文字内容,给“心碎综合征”下定义,不超过40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随着传承与创新,年画开始回归与振兴,随着更多艺术与工艺人才的参与,年画也将迎来新的发展良机。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画已不再局限于木版彩色套印,而是以各种新颖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如数字化印刷、立体制作等。__①__,年画始终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着对新年美好的祝愿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到明代中后期,天津西郊杨柳青镇初步产生了木版年画艺术,明末出现了最早的画铺,到了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才逐渐繁荣起来。__②__:创稿、分版、刻版、套印、彩绘、装裱。前期工序与其他木版年画大致相同,都是依据画稿刻版套印;__③__,却是花费较多的工序于手工彩绘,把版画的刀法版味与绘画的笔触色调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两种艺术相得益彰。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年画”下一个简要定义,不超过45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中的人物众多,且关系复杂。用《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差序格局是在以血缘、地缘等为纽带的熟人社会里,“以‘己’为中心”,“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即每个人社会关系的出发点都是“己”,他的人际关系也由亲到疏、由近到远推展开来。《红楼梦》的人物关系,他们以自己为中心,按照家族和社会关系形成一个个网络,每个网络的大小又与中心的势力密切相关。例如,贾府这座宝塔顶端的贾母位高权重,以她为中心的网络自然又大又远。看看贾母八旬之庆,拜寿者上至皇亲国戚、中央及地方长官,下至家中管事人,寿宴就摆了八天。贾府被抄后,这个网络随着中心势力的减弱而迅速缩小。这不正是差序格局在传统社会中的生动体现吗?

可以说,读《乡土中国》让我们从理论层面了解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特性;,又让我们从感性层面加深对《乡土中国》的理解。运用互文对读法阅读这两本书,互为表里、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能够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下列句子中的“看看”和“看看贾母八旬之庆”中的“看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常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B.你身体不舒服,今天我陪你去看看医生。
C.多听听别人的意见,看看别人的做法,或许有益。
D.学习一段时间后,别忘了站起来看看窗外的草坪。
3.请根据第一段内容,为“差序格局”下定义。不超过60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科普摄影可以讲述有趣的事情。①由于跃出水面的草鱼,努力的去咬食浮在水面的莲花,使人觉得甚是惊奇。其真相是,啃食莲花的鱼大多是食草鱼类,莲花由于花瓣富含营养而成为它们的最爱。②身上披着草蔓“迷彩服”的一头麋鹿,看上去很是怪异,殊不知,这正是雄麋鹿发情时的一种行为。更有意思的是,树叶上有一坨“鸟粪”,其真实身份是蓑蛾用于藏身的“睡袋”,是它用植物叶片黏合制作而成的,③它正是用这种骗术躲避天敌,甚至骗过小鸟的眼睛。有的昆虫可以将自己的蛹“变成”一节树棍,形态与其藏身的环境一致,从而达到避害的目的,这让人们记住了“拟态”的知识点。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引号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树叶上有一坨“鸟粪”。
B.其真实身份是蓑蛾用于藏身的“睡袋”。
C.有的昆虫可以将自己的蛹“变成”一节树棍。
D.这让人们记住了“拟态”的知识点。
2.文中画横线的三个句子均存在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请结合语段的内容,为“拟态”下定义,不超过48个字。
2024-04-08更新 | 28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普通高中学科教学质量检测一模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讨好型人格是一种心理特质,心理学家布菜恩·利特尔也将其定义为洋葱型人格。在电影《热辣滚烫》中,主角杜乐莹是关系中的付出者,在她看来,只有无条件满足别人、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喜欢她,她才能有价值。一个人能否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即他人所感悟到的情绪收益大于情绪成本,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一段关系的成败。但只顾及他人情绪而忽略自己,这种过度迎合他人是讨好型人格在人际交往中的主要表现之一。讨好型人格在人际交往中还会有回避冲突、自我攻击的特征表现。在电影《热辣滚烫》中,杜乐莹极力避免与别人起冲突,为了取悦别人,甚至不惜掏空自己。宅、废,朋友少,对她来说,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拳击梦成为她重新成长的脊骨。在拳击台上,她再也无法逃避,更无法妥协,而是需要勇敢地斗争,直面对手的每一次攻击,她渴望赢一次!不是乐莹的心结,乐莹的心结在于无法接纳自己,她渴望赢一次!乐莹的蜕变之路,不仅仅是从一个吃了睡、睡了吃的宅家胖女孩,蜕变为强壮、有腹肌的拳击手,更是一次从讨好型人格到真实表达自我的勇敢转变。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文中出现两个“赢一次”,一个没有,一个有双引号,说说表意上的不同。
3.根据文中信息,给“讨好型人格”下定义,不超过40个字。
2024-03-29更新 | 98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专版-语用综合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6 . 语言基础运用。

①世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医学。②中医作为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原创医学,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与疾病斗争的经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其独特的医学理论、治疗理念和技术体系,在世界医学宝库中具有重要地位。③同时,在传承发展中,中医药已深深融入日常生活,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很多日用而不知的观念、常识均源自中医药。④可以说,中医是一门贴近日常、高度生活化的科学,是最适合融入生活、也最能够融入生活的医学。⑤在一定意义上,中医生活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具体传承和具身体验。⑥ 融入生活,                ,是中医药得以不断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②句中的“原创”一词不可以替换为“原始”。
B.③句中两处“中医药”可改为“中医药文化”。
C.④句中画线部分是以“中医”为主语的单句。
D.⑥句中画线处可以填写“融入寻常百姓家”。
(2)根据第②句内容,给“中医”下定义。50字以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晕动病,在生活中通常被称为车、晕机或晕船,是一种平衡感失调的综合征。任何移动的环境。这通常并不代表生病了,相反,晕动病是你的神经系统根据你有生以来积累的经验,试图以最佳方式起作用的结果。

在处理感官信息和生成运动指令时,大脑会不断监控和调整其输入和输出信号,从而高效地执行生活中的各种任务。例如,为了在转头时看得更清楚,你的大脑会让你的眼睛移动到与头部运动相反且相等的位置。它是根据你内耳中专注于平衡的感应器官的反馈来执行这些动作的。你的大脑会不断监控这种反射行为,不断进行调整,以确保眼睛和头部运动完美配合。内耳中主管头部平衡运动的前庭系统的效率基于体验和结果,在成长过程中,它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协调动作和保持平衡。

所以,如果你出现晕车,晕机或晕船,其实是你的神经系统在一种独特的,充满挑战和不那么理想的环境中展现其熟练且经过优化的机能的过程。

通常,婴幼儿不会出现晕动病。大一点的孩子则非常容易出现晕动病,这一时期是他们学习不同感官之间典型关系的时期。随着人们长大成年,晕动病的发病率 ,这大概是因为他们已经能把自己过去的体验与现实情境相适应。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晕,文中词性为动词,指对移动的物体有种发晕的感觉。
B.你,这里是虚指,泛指任何人。
C.相反,用在下文,与上文所说的意思对立。
D.所以,“因此”的意思,表因果关系,其后的内容表示由因及果。
2.请结合文段内容,给“晕动病”下一个定义。要求,语意流畅,不超过45个字。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24-03-18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土壤本身是复杂的生态系统,可为土壤生物提供多样的生存环境。你知道吗?我们平时不怎么留心观察的土壤是会呼吸的。

挖开土壤,会看见里面有大量植物根系,以及蚯蚓、蚂蚁等动物;还有一些(肉眼)看不到的(土壤生物),比如数量众多的真菌、细菌等微生物。这些土壤生物要生存,需要食物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它们的食物一方面来自植物死亡后的凋落物,另一方面来自其他土壤生物的排泄物或死亡后的残体。它们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消耗这些有机物,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地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土壤呼吸维持了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土壤呼吸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土壤淹水,通气不畅,会影响到土壤呼吸;土壤受污染,生物活动受到抑制甚至危害,土壤呼吸也会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长状况也与土壤呼吸密切相关。正因为如此,土壤呼吸始终处于高度的动态变化过程中,而且由于土壤的范围极其广大,土壤呼吸(它)的微小变化,就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和土壤中碳库的重大变化。当下,各行各业都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而努力,因此,要准确评估区域乃至全球的碳循环,必须对各类生态系统土壤呼吸过程和机理准确理解,才能做到精准认识现状,科学预测未来。


从上面材料中筛选、整合必要信息,给“土壤呼吸”下定义,不超过45字。
2024-03-12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压缩语段、扩展语句-二轮复习考点精析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般说来,文章里应该避免重复。因为重复会使文章啰嗦、软弱。但有时为了特别强调某一点,也可以有意反复讲,把它深深打进读者印象里去。还有时,为了在文章里创造一种沉郁的、不舒畅的气氛,故意用些重复笔墨使气势憋闷。鲁迅名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就是第二种的典型例子。

为了特别强调某一点而重复,往往需要和对偶或排比句法配合运用。一般对偶里是不用相同词语的;如果用了一部分相同词语,就成了重复。这种重复往往是为了使两层意思显著,且互相映衬。同时,重复也常和排比一块儿用。效用与对偶里使用重复词语大体相同。应注意的是,凡是重复的词语,往往从句法结构看,也可以不重复。换言之,重复好还是不重复好,主要看我们希望收到怎样的效果。例如“朗诵诗是群众的诗,是集体的诗。”(朱自清《论朗诵诗》)。但是重复一下,修辞上就有特别的效果,使这些联合成分显得重要,音节上也显得顿挫有力。

最后还有一种情形也值得注意:重复或排比的部分不在一个句子或相连句子里,而是散在文章前后,指示层次,互相呼应、互相连贯。比如《老舍选集》《自序》第一段开头:“论篇数,此集只选了旧作小说五篇……”,接着第二段开头是“论体裁……”,第三段开头是“论时期……”。这种重复的效果在于明确文章层次和前后文形成呼应,使读者易于把握全文脉络,由形式的近似引起关于内容的联想。


请结合上述材料,给“重复”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0字。
2024-03-1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压缩语段、扩展语句-二轮复习考点精析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般说来,文章里应该避免重复。因为重复会使文章啰嗦、软弱。但有时为了特别强调某一点,也可以有意反复讲,把它深深打进读者印象里去。①还有时,②为了在文章里创造沉郁的、不舒畅的一种气氛,③故意用些重复笔墨使气势憋闷。鲁迅名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就是第二种的典型例子。

为了特别强调某一点而重复,往往需要和对偶或排比句法配合运用。一般对偶里是不用相同词语的;如果用了一部分相同词语,就成了重复。这种重复往往是为了使两层意思显著,且互相映衬。同时,重复也常和排比一块儿用。效用与对偶里使用重复词语大体相同。应注意的是,凡是重复的词语,往往从句法结构看,也可以不重复。换言之,重复好还是不重复好,主要看我们希望收到怎样的效果。例如“朗诵诗是群众的诗,是集体的诗。”(朱自清《论朗诵诗》)。但是重复一下,修辞上就有特别的效果,使这些联合成分显得重要,音节上也显得顿挫有力。

最后还有一种情形也值得注意:重复或排比的部分不在一个句子或相连句子里,而是散在文章前后,指示层次,互相呼应、互相连贯。比如《老舍选集》《自序》第一段开头:“论篇数,此集只选了旧作小说五篇……”,接着第二段开头是“论体裁……”,第三段开头是“论时期……”。这种重复的效果在于___________,使读者易于把握全文脉络,由形式的近似引起关于内容的联想。

1.请结合上述材料,给“重复”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0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
3.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不超过20字。
4.请仿照文中“朗诵诗是群众的诗,是集体的诗”的句式,围绕“家国”这一主题仿写2个句子。要求句式一致,修辞有效果。
5.请从下列三个句子中任选一个,围绕上述材料内容,分析“重复”的艺术效果。要求结合原文语境,表达流畅,不超过60个字。

①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②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③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