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提到的“2000多年前的所罗门智慧箴言对人具有教诲和启迪作用。同样,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名人名言或格言或俗语也能指导我们拨开生活中的迷雾。

在你高中毕业后,你的外国朋友约翰邀请你去他们国家的一个中学,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名人名言或格言或俗语。请你以现代文阅读Ⅰ所罗门智慧箴言“鞭子是为打马……免得他自以为有智慧”中的一小句为开头写一篇演讲稿,要求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句名人名言或一句格言或一句俗语。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6-0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 提到“文化+科技,携手迈向诗意远方”,有人说,文化可以丰盈生命,照亮灵魂;也有人说,科技可以改变生活,提升质量。

作为被文化浸染被科技引领的你,对此有着怎样的思考?请以“文化与科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惑,乱也。从心,或声。心欲有所不定之迷乱是惑之范式。——《说文解字》

②我们感受着你的困惑,更感佩于你的行动;我们看到你徘徊踯躅,也欣赏你迈开脚步;我们明白你犹豫不决,也理解你做出抉择……百年变局仍在高速演变,惑与不惑永远在刷新边界,行动是穿越的唯一途径。——《南方周末》(有删改)

③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二二四新年贺词》

请结合材料,以“不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态度。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4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坚持正确历史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2-07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钱七虎是中国防护工程师。7岁时,父亲临终前告诉他要做点事业,他铭刻在心。60多年来,他参与了许多重大国防工程。他率先制定了中国第一个城市人民防空保护水平标准,建立了中国防护工程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了核武器和传统武器工程保护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截至2022年,他资助了584名贫困学生,将院士津贴、奖金、工资等捐赠给慈善事业1800多万元。钱老说:为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做出贡献是有价值的。

请你结合以上材料,以一名高中生的名义给钱七虎写一封信,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日前,商务部等5部门发布《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将包括北京雪花、天津稻香村、重庆冠生园等在内的55个长期经营不善的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同时,近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华老字号创新发展大会,也提出要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此事,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有人认为,老品牌是宝贵资源,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丰富的文化价值,且品牌的形成要经历时光的沉淀,宜“保”不宜“淘”;但也有人认为,没有永恒的老字号,也没有长期的新品牌,老字号也当与时俱进,岂能“倚老卖老”?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对商务部的举措,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观点,写一篇新闻评论。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准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少于800字。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希望中学2200班举行读书分享会,围绕“兼爱”展开讨论。兼爱是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薄厚亲疏。有人认为,兼爱是崇尚平等的博爱,鼓励人们尊重和理解他人,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人认为,兼爱鼓励人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有助于培养人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也有人认为,在国际关系中,兼爱有助于建立和平与合作的框架,有助于减少国际冲突乃至战争的可能性;还有人认为,兼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在实际应用中过分强调他人的需求,可能对自己的利益造成损失……

作为2200班的你对兼爱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结合自身体验,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12-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新华每日电讯》评论认为,不用“yyds”“绝绝子”就不会说话了?心中所想难以付诸文字,离开梗就不会说话,除了“yyds”找不到其他赞美的词,万物皆可“绝绝子”,“文字失语”成为越来越需要重视的社会问题。

材料二:有网友认为“yyds”“绝绝子”等个性化用语主要是青少年群体在使用。实际上,近几十年来,每一代青少年在表达上都追求语言的个性化。就像曾经的80后使用的“狂汗”“886”“顶”“灌水”等网络用语,90后创造的由字母、符号、繁体字、日文、韩文等组成的“火星文”一样,这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材料三:有学者认为,年轻人追求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无可厚非,但是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纽带,“yyds”“绝绝子”等个性化语言的大量使用,不仅可能造成语言交流的障碍,更重要的是会伤害母语的纯洁性。

“流行语”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并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我们迎来又一个中秋佳节。诵读诗词,做月饼、品月饼,体验传统民俗活动,在看花灯、猜灯谜、饮桂花酒中领略文化魅力……中秋节到来之际,我们重温熟悉的味道,借助多彩的形式,共同感受这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时刻。

——选自人民日报《让传统节日更好浸润时代人心》

材料二:亚运赛事正酣,中秋佳节共度,体育盛会遇见传统节日,尽显“中国式浪漫”。制作花灯、团扇作画、用模具为月饼印上图案,运动员村里的中秋主题日体验活动精彩纷呈;浙派古琴、苏州评弹、昆曲、点茶,西湖中秋赏月雅集活动广受欢迎。通过亚运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呈现在世界面前。

——选自人民日报《杭州亚运会铭刻文化自信》

阅读以上两则新闻报道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12-02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东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先秦诸子百家为后世留下了很多至理箴言,闪烁着智慧的光辉,泽被后世。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辨析或阐释。如儒家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致知在格物,道家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墨家的……

请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一句富含哲理的话,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题目自拟,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