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论说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7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桓公问管仲曰:“寡人欲霸,以二三子之功,既得霸矣。今吾有欲王,其可乎?”管仲对曰:“公当召鲍叔牙而问焉。”鲍叔至,公又问焉。鲍叔对曰:“公当召宾胥无而问焉。”宾胥无而进,公又问焉。宾胥无对曰:“古之王者,其君丰,其臣教。今君之臣丰。”公遵遁,缪然远,二三子遂徐行而。公曰:“昔者大王贤,王季贤,文王贤,武王贤。武王伐殷克之,七年而崩,周公旦辅成王而治天下,仅能制于四海之内矣。今寡人之子不若寡人寡人不若二三子以此观之则吾不王必矣。

桓公与管仲阖门而谋伐莒,未发也,而已闻于国矣。桓公怒谓管仲曰:“寡人与仲父阖门而谋伐莒,未发也,而已闻于国,其故何也?”管仲曰:“国必有圣人。”桓公曰:“然。夫之役者,有执席食以视上者,必彼是邪?”于是乃令之复役,毋复相代。少焉,东郭邮至。桓公令傧者延而上,与之分级而上。问焉,曰:“子言伐莒者乎?”东郭邮曰:“然,臣也。”桓公曰:“寡人不言伐莒而子言伐莒,其故何也?”东郭邮对曰:“臣闻之,君子善谋,而小人善意,臣意之也。”桓公曰:“子奚以意之?”东郭邮曰:“夫欣然喜乐者,钟鼓之色也;夫渊然清静者,缞绖之色也;漻然丰满,而手足拇动者,兵甲之色也。日者,臣视二君之在台上也,口开而不阖,是言莒也;手而指,势当莒也。且臣观小国诸侯之不服者,唯莒。臣故曰伐莒。”桓公曰:“善哉,以射明,此之谓乎!子其坐,寡人与子同之。”

(节选自《管子·小问》)

【注】①遵道:亦作“逡巡”,却退貌。②缪然:深思的样子。③大王:又称周太王,周文王的祖父。④王季:本名姬历,是周太王的第三子、周文王姬昌的父亲、周部族首领。⑤缭绖:丧服。亦指服丧。⑥漻然:清澈貌。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寡人之子A不若B寡人C寡人不若D二三子E以此F观之G则吾H不王必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趋,文中指小步快走,与《六国论》中“日削月割,以趋于亡”的“趋”意思不同。
B.进,文中指进前,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时时而间进”的“进”意思相同。
C.举,文中指举起,与《阿房宫赋》中“函谷举”的“举”意思不同。
D.微,文中指细微动作,与《屈原列传》中“其文约,其辞微”的“微”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桓公在成就霸业之后还想成就王业,他就此询问管仲、鲍叔等人。最终宾胥无将齐桓公和古代的王者对比,委婉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B.齐桓公反对宾胥无的意见,并联想到周的太王、王季等人,认为他们都是贤能之人,但武王称王后七年而亡,周成王也只能控制四海之内。
C.齐桓公怒责管仲,管仲认为,讨伐莒国的消息应该是智慧高超的人散布出去的。齐桓公对此说法表示认同,并亲自召见此人询问。
D.东郭邮根据齐桓公和管仲的口型和动作以及莒国不服从齐国的事实,判断出他们商讨攻打的国家就是莒国,这得到了齐桓公的赞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寡人与仲父阖门而谋伐莒,未发也,而已闻于国,其故何也?
(2)臣闻之,君子善谋,而小人善意,臣意之也。
5.从选文来看,齐桓公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
7日内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力术止,义术行,曷谓也?曰:秦之谓也。威强乎汤武,广大乎舜禹,然而忧患不可胜校也,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力术止也。曷谓乎威强乎汤武?汤武也者,乃能使说己者使耳。今楚父死焉,国举焉,负三王之,而辟于陈蔡之间,然而秦使左案左,使右案右,是乃使仇人役也,此所谓威强乎汤武也。曷谓广大乎舜禹也?曰:古者,百王之一天下、臣诸侯也,未有过封内千里者也。今秦南乃有沙羡与俱,北与胡貉为邻,西有巴戎,东在楚者,乃于齐。是地遍天下也。威动海内,强殆中国,此所谓广大乎舜禹也。然则奈何?曰:节威、反文,案用夫端诚信全之君子治天下焉,因与之参国政,正是非,顺者错之,不顺者而后诛之。若是,则兵不复出于塞外,而令行于天下矣。若是,则虽为之筑明堂于塞外而朝诸侯,殆可矣。假今之世,益地不如益信之务也。

(节选自《荀子·强国》)

材料二:

大夫曰:“秦任商君,国以富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及二世之时,邪臣擅断,公道不行,诸侯叛弛,宗庙隳亡。夫善歌者使人续其声,善作者使人绍其功。周道之成,周公之力也,虽有裨谌之草创,无子产之润色,有文、武之规矩,而无周、吕之凿枘,则功业不成。今以赵高之亡秦而非商鞅,犹以崇虎乱殷而非伊尹也。”

文学曰:“伊尹以尧、舜之道为殷国基,子孙绍位,百代不绝。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赋敛既烦数矣又外禁山泽之原内设百倍之利民无所开说容言。崇利而简义,高力而尚功,非不广壤进地也,然犹人之病水,益水而疾深。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譬若秋蓬霜,遭风则零落。虽有十子产如之何?故扁鹊不能肉白骨,微、箕不能存亡国也。

(节选自《盐铁论·卷二》)

注释①〔微、箕〕微子,周代宋国的始祖。箕子,商王文丁的儿子。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赋敛既烦A数矣B又外禁C山泽之原D内设E百倍之利F民G无所H开说容言。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庙,本义指宗庙,古时天子或者诸侯祭祀祖先的专门处所;文中指庙中的神主牌位。
B.界,接界、毗连,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中的“界”意思不同。
C.凿枘,榫眼和榫头,凿枘相应,比喻互相投合;也比喻龃龉不合。文中意为前者。
D.被,蒙受、遭受,与《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中的“被”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汤武只能役使归附于自己的人,秦国却可以任意驱使自己的仇敌,让他听从自己的安排,可见秦国的威势比汤武还要强大。
B.古时统一天下、臣服诸侯的帝王,领地没有超过千里的,而秦国土地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开拓得很远,远超古时帝王。
C.“大夫”认为国家存亡与每个臣子都有关联,秦国的灭亡和赵高、商鞅都有关系,就像殷商的动乱和崇虎、伊尹都有关系一样。
D.“文学”指出商鞅的重刑峭法导致了秦国的灭亡,商鞅虽然为秦国建立帝业,但他造成的后果,即使有十个子产也无法挽回。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是,则虽为之筑明堂于塞外而朝诸侯,殆可矣。
(2)故扁鹊不能肉白骨,微、箕不能存亡国也。
5.“荀子”和“文学”认为秦处于困境或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临考诊断卷语文试题 B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书·武帝纪》谓:“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举封禅,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有三代之风。以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虽《诗》《书》所称,何以加焉?”是专赞武帝之文事,而武功则不置一词。抑思帝之雄才大略,正在武功。

因匈奴屡入寇则使卫青七出塞击收河南地置朔方郡。公孙敖筑受降城,徐自为筑五原塞千余里,列亭障至卢朐,徙贫民实之。又使霍去病六出塞,击匈奴右地,降浑邪王,筑令居以西,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又使李广利伐大宛,斩其王毋寡。自敦煌西至盐泽,起亭障,屯田于轮台、渠黎,此开境于西与北者也。又使张骞等通西域,而三十六国君长皆慕化入贡,此开境于极西者也。其中有秦所本有,已沦入外国而武帝恢复之者,如朔方、朝鲜、南越、闽越,秦时虽已内属,然不过羁縻附隶,至武帝始郡县其地也。并有秦所本无而新辟之者。西北则酒泉、敦煌等郡,南则九真、日南等郡,西南则益州等郡。而西域三十六国,又秦时所未尝闻也。

统计武帝所辟疆土,高、惠、文、景时,几至一倍。西域之通,尚无与中国重轻。其余所增地,永为中国四至,千万年皆食其利。故宣帝时韦玄成等议,以武帝丰功伟烈,奉为世宗,永为不毁之庙。

乃班固一概抹煞,并谓其不能法文景之恭俭,转以开疆辟土为非计者。盖其穷兵黩武,中国以事四夷,当时实为天下大害。故宣帝时议立庙乐,夏侯胜已有“武帝多杀士卒,竭民财力,天下虚耗”之语。至东汉之初,论者犹以为戒,故班固之赞如此。其《西域传》赞亦谓:“光武闭玉门关,谢外国朝贡。虽大禹之叙西戎,文帝之却走马,殆无以过。”其持论犹此意也。

(节选自《廿二史札记·汉书武帝纪赞不言武功》)

1.材料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因匈奴A屡入B寇C则使D卫青E七出塞F击收G河南地H置I朔方郡。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赞,指赞辞,用在纪传体史书篇末,表达作者对人物/事物的评价或总结的文字。
B.正朔,指一年的第一天,古代改朝换代,要改定正朔,颁布新的历法。
C.视,比照,与《答司马谏议书》中“重念蒙君实视遇厚”的“视”意思不同。
D.敝,损害,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因人之力而敝之”的“敝”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认为汉武帝在罢黜百家、兴办太学等治理国家方面多有建树,值得称述,使得后代帝王能够继承他的宏伟功业,具有夏商周三代的遗风。
B.为了向西、向北拓展疆土,汉武帝命公孙敖与徐自为建造了受降城和长达千余里的五原塞,并让他们迁徙贫民充实这些边塞地区。
C.汉武帝拓展的疆土里,朔方、朝鲜、南越等地在秦朝时就已归属朝廷;而酒泉、敦煌、九真、日南等郡,是秦朝时本来没有的疆土。
D.汉宣帝时韦玄成等人认为汉武帝功绩巨大,应该尊奉为世宗,因为武帝时所增加的领土,永远成了中国的四方边界,千百年都能从中得到利益。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专赞武帝之文事,而武功则不置一词。抑思帝之雄才大略,正在武功。
(2)而三十六国君长皆慕化入贡,此开境于极西者也。
5.汉武帝武功显赫,但却遭班固抹煞,请简要概括班固的理由。
7日内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临考诊断卷语文试题 A卷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余闻之也,先王所谓道德者,其度数在乎俎豆、钟鼓、管弦之间,而常患乎难知。故聚天下之士,为之兴学,使之深知其意。然士学而不知,知而不行,则奈何?先王于是乎有政矣。故举其学之成者,以为卿大夫,此舜所谓庸之者也;若夫道隆而德骏者,又不止此,虽天子,北面而问焉,而与之迭为宾主,此舜所谓承之者也;蔽陷畔逃不可与有言则挞之以诲其过书之以识其恶,待之以岁月之久而终不化,则放弃之,刑随其后,此舜所谓威之者也。

虔虽地旷远,得所以教以成士大夫仁义之材。虽抵禁而不悔者,亦将有以善其心,又况乎学问之人?

(节选自王安石《虔州学记》)

材料二   

古之为国者四,井田也,肉刑也,封建也,学校也。今亡矣,独学校仅存耳。

舜之言曰: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之言改也,之言荐也。士之有罪而改过者,则荐之,且用之。其不者,则威之、屏之。此舜之学政也。

郑人游乡校,以议执政,或谓子产: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不可。善者吾行之,不善者吾改之,是吾师也。孔子闻之,谓子产仁。古之取士论政者,必于学。有学而不取士、不论政,犹无学也。学莫盛于东汉,士数万人,嘘枯吹生。自三公九卿皆折节下之,三府辟召,常出其口。其取士议政,可谓近古。然卒为党锢之祸,何也?曰:此王政也。王者不作,而士自以私意行之于下,其祸败固宜。

(节选自苏轼《南安军学记》)

【注】①引自《尚书》:舜曰:‘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②党锢之祸: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之发生争斗。宦官便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

1.材料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蔽陷[A]畔逃[B]不可与[C]有言[D]则挞之[E]以诲[F]其过[G]书之[H]以识其恶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面,指面向北,“恐年岁之不吾与”的“吾与”指等待我,两者句式相同。
B.以,相当于连词“而”,表并列。与“忽魂悸以魄动”中的“以”词义不同。
C.封建,指一种分邦建国的政治制度,与现在所说的“封建专制”并不一样。
D.悛,指改、悔改。悛的这个意思还见于成语“怙恶不悛”和“革面悛心”。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王聚集天下的读书人,为他们修建学校,使他们深刻理解礼乐。为了应对他们学了却不懂,懂了却不行动的情况,又设“政”加以管理。
B.王安石认为,君主对于学有所成的士人,要加以委任:对于道高德重的,不仅要任用,还要屈尊下问:对于犯错不改的,则要处以刑罚。
C.苏轼对“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的理解与王安石不同。他认为舜整句话都在讲如何对待有错误的士人,若有罪之士改过,则可进用。
D.东汉士子积极论政,能言善辩,三公九卿及以下官员都改变了志向节操礼遇他们。三府的征召,也常常出自这些士人之口。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抵禁而不悔者,亦将有以善其心,又况乎学问之人?
2)王者不作,而士自以私意行之于下,其祸败固宜。
5.苏轼认为政治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5月联考语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大概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

刘备为吕布所袭奔于操程昱以备有雄才劝操图之。操曰:“今收揽英雄时,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也。”然此犹非与操有怨者。臧霸先从陶谦,后助吕布,布为操所擒,霸藏匿,操募得之,即以霸为琅邪相。先是操在兖州,以徐翕、毛晖为将,兖州乱,翕、晖皆叛,后操定兖州,翕、晖投霸。至是,操使霸出二人,霸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操叹其贤。盖操当初起时,方欲众力以成事,故以此奔走天下。及其削平群雄,势位已定,则孔融、许攸等,皆以嫌忌杀之。荀彧素为操谋主,亦以其阻九锡而胁之死。然后知其雄猜之性久而自露,而从前之度外用人,特出于矫伪,以济一时之用,所谓以权术相驭也。

至刘备,一起事即为人心所向。观其三顾诸葛,咨以大计,独有傅岩爰立之风。关、张、赵云,自少结契,终身奉以周旋,羁旅奔逃,无寸土可以立业,而数人者患难相随,别无贰志。此数人者之忠义,而备亦必有深结其隐微而不可解者矣。至托孤于亮,曰:“嗣子可辅,辅之;不可辅,则君自取之。”千载下犹见其肝膈本怀,岂非真性情之流露?亮第一流人,二国俱不能得,备独能得之,亦可见以诚待人之效矣。

至孙氏兄弟之用人,亦自有不可及者。孙策生擒太史慈,即解其缚曰:“子义青州名士,所托非人耳。孤是卿知己,勿忧不如意也。”此策之得士也。陆逊镇西陵,权刻印置逊所,每与刘禅、诸葛亮书,常过示逊,有不安者,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委任如此,臣下有不感知遇而竭心力者乎?陆逊晚年为杨竺等所谮,愤郁而死。权后见其子抗,泣曰:“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以人主而自悔其过,开诚告语如此,其谁不感泣?此孙氏兄弟之用人,所谓以意气相感也。

(节选自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七)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刘备为吕布A所袭B奔C于操D程昱E以备F有雄才G劝操H图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藉,凭借、借助,与《陈涉世家》中“藉第令毋斩”的“藉”意思相同。
B.即,即使,与《桃花源记》中“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的“即”意思不同。
C.固,固然,与《赤壁赋》中“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固”意思相同。
D.但,只是,与《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但”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臧霸曾为吕布效力,曹操擒捉吕布以后,臧霸为避祸藏匿起来;后来他又被曹操捕获,曹操不计前嫌,对他委以重任,任命他为琅邪相。
B.曹操初起时为图霸业,能笼络人才,甚至能任用曾与己有怨者;势位已定时则猜忌异己,滥杀无辜。这正是其用人“以权术相驭”的表现。
C.刘备以性情结交忠义之士,以诚待人,故能深得人心;刘备创业过程中多次遭遇挫折,但诸葛亮及关、张、赵云等人患难相随,忠贞不渝。
D.陆逊镇守西陵时,深得孙权信任,孙权给刘禅、诸葛亮写信,常常给陆逊看,有不妥之处就让他改定;到了晚年,陆逊遭到谗害,郁郁而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操使霸出二人,霸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
(2)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冉有问于孔子曰:古者三皇五帝不用五刑,乎?孔子曰:圣人之设防,贵其不犯也。制五刑而不用,所以为至治也。凡民之为奸邪窃盗靡法妄行者,生于不足。不足生于无度,无度则小者偷盗,大者侈靡,各不知节。是以上有制度,则民知所止;民知所止,则不犯。故虽有奸邪贼盗靡法妄行之,而无陷刑之民。

(节选自《孔子家语·五刑解第三十》)

材料二:

仲弓问于孔子曰:雍闻至刑无所用政,至政无所用刑。至刑无所用政,桀纣之世是也;至政无所用刑,成康之世是也。信乎?孔子曰: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言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制五刑必即天伦,行刑罚则轻无赦。壹成而不可更,故君子尽心焉。

仲弓曰:古之听讼,尤罚丽于事,不以其心,可得闻乎?孔子曰:凡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情,立君臣之义以权之,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悉其聪明,致其忠爱以尽之。大司寇正刑明辟以察狱狱必三讯焉疑狱则泛与众共之疑则赦之。皆以小大之比成也。

仲弓曰:听狱,狱之成,成何官?孔子曰:成狱成于吏,吏以狱成告于正。正既听之,乃告大司寇。大司寇听之,乃奉于王。王命三公卿士参听棘木之下,然后乃以狱之成告于王。王三宥之以听命,而制刑焉。所以重之也。

(节选自《孔子家语·刑政第三十一》)

材料三:

刑罚之所从生有源,不务塞其源而务刑杀之,是为民设陷以贼之也。刑罚之源,生于嗜欲好恶不节。礼度,德法也,所以御民之嗜欲好恶。刑法者,所以威不行德法者也。

善御民者,正其德法,饬其官,而均民力,和民心。刑不用而民治,是以民德美之。

(节选自《大戴礼记·盛德第六十六》)

1.材料二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大司寇正刑A明辟B以察狱C狱必三讯D焉E疑狱F则泛与众G共之H疑则赦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指真实,与成语“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中的“信”词义相同。
B.狱,指刑罚,与《曹刿论战》“小大之狱”中的“狱”词义相同。
C.天伦,指天理,与现在所说的“父子、兄弟、夫妻等亲属关系”不同。
D.棘木之下,古时审案的地方,棘木外刺而里直,所以审案在棘木之下。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孔子看来,三皇五帝制定五刑,可以让百姓明确自己行为的限度,进而节制贪婪的欲望,不肆意妄为。
B.孔子认为审案者应该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应怀有忠爱之心,细究人情道义,这样才能审清案件。
C.古代判决后待审核的案件需层层上报,公卿公审后,君主再根据情况量刑,凸显了古人对刑罚的慎重态度。
D.冉有向往上古五刑不用的理想社会,仲弓则看到了刑罚和政令之间的不调和,孔子对两个弟子表示赞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
(2)礼度,德法也,所以御民之嗜欲好恶。
5.儒家是如何看待刑罚与政教的关系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4-06-1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注],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而许之。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为诬罔,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上遣(公孙)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军无功还,因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上于是族陵家。既而闻之,乃汉将降匈奴者李绪,非陵也。陵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单于以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二:

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其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李绪;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

[注]贰师,指汉代贰师将军李广利。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为将而降A降而为之B效死C以战D虽欲浣E涤其污F而已G缁之素不可复白。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与《老子》“不贵难得之货”的“贵”用法相同。
B.亲,父母,可偏指父或母,与《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的“亲”意思不相同。
C.“彼之不死”与《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
D.迨,等到,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的“迨”字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擅长骑马射箭,受命在酒泉、张掖训练军队。李广利出击匈奴时,李陵请求以少击众,率五千步卒深入单于王庭,王夫之认为这是“自炫其勇”。
B.李陵遭遇单于三万人马,奋力作战,单于震恐,召八万人围攻李陵,李陵率军杀敌数千。对于李陵的战功,司马迁称赞他虽败犹荣,而王夫之则未置一词。
C.李陵投降后,武帝大怒,司马迁竭力替李陵辩白。王夫之认为,司马迁这样做的原因,是担心如果不及时为李陵掩饰罪过,就会损害李广的声誉。
D.武帝误信李陵帮助匈奴训练军队,诛杀李陵家族,其实帮助匈奴的是李绪。王夫之认为,即便灭族之祸可以归罪于李绪,李陵的罪责也无可推卸。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
2)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5.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六月九日,韩愈白秀才:

辱问见爱,教勉以所宜务,敢不拜赐。愚以为凡史氏褒贬大法,《春秋》已备之矣。后之作者,在据事迹实录则善恶自见然此尚非浅陋偷惰者所能就况褒贬耶?夫为史者,不有人祸,则有天刑,岂可不畏惧而轻为之哉!

唐有天下二百年,圣君贤相相踵,其馀文武之士,立功名跨越前后者,不可胜数。岂一人卒卒能纪而传之邪?仆年志已就衰退,不可自敦率。宰相知其无他才能,不足用,猥言之上,加一职荣之耳,非必督贲迫蹙,令就功役也。且传闻不同,善恶随人所见,甚者附党,憎爱不同,巧造语言,凿空构立,善恶事迹,于今何所承受取信,而可草草作传记,令传万世乎?

夫圣唐巨迹,及贤士大夫事,皆磊磊轩天地,决不沉没。今馆中非无人,将必有作者勤而纂之。后生可畏,安知不在足下?亦宜勉之。愈再

(选自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有删节)

材料二:

正月二十一日,某顿首十八丈退之侍者前:

获书言史事,私心甚不喜。若书中言,退之不宜一日在馆下,安有探宰相意,以为苟以史荣一韩退之耶?若果尔,退之宜虚受宰相荣己,而冒居馆下?古之志于道者,不若是。又言“不有人祸,则有天刑”。若以罪夫前古之为史者,然亦甚惑。退之之恐,唯在不直,不得中道,刑祸非所恐也。

且退之以为纪录者有刑祸,避不肯就,尤非也。史以名为褒贬,犹且恐惧不敢为;设使退之为宰相,生杀出入,升黜天下士,其敌益众,则又将扬扬入政事堂,美食安坐,呼唱于内庭外衢而已耶?

凡言二百年文武士多有诚如此者。今退之曰:我一人也,何能明?人人皆曰我一人,则卒谁能纪传之耶?如退之但以所闻知孜孜不敢怠,同职者、后来继今者,亦各以所闻知孜孜不敢怠,则庶几不坠,使卒有明也。不然,则所云“磊磊轩天地”者决必沉没,且乱杂无可考,非有志者所忍恣也。有志,岂当待人督责迫蹙,然后为官守耶?今人当为而不为,不勉己而欲勉人,难矣哉!

(选自柳宗元《与韩愈论史官书》,有删节)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在据事迹A实录B则善恶C自见D然E此尚非F浅陋G偷惰者H所能I就J况褒贬耶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苟,文中为副词,意为“姑且、暂且”,与李密《陈情表》“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的“苟”含义相同。
B.再拜,文中指先后拜两次,为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表示郑重,与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的“再拜”含义相同。
C.岂,文中为助词,表示反诘,相当于“难道”,与屈原《离骚(节选)》“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岂”用法相同。
D.行,文中为动词,意为“行走,走路”,与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的“行”含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文表面上是向刘秀才阐释自己因何不能修史,实际上却满含对自己不得用的牢骚以及对权贵任意捏造史实的不满。
B.韩文在答复刘秀才时,其拒绝的态度鲜明且坚决。但表达上力求措辞的婉曲舒和,谦敬辞的使用、问句形式的探讨交流都是其表现。
C.柳文虽对韩愈不能修史的“借口”一一做了驳斥,但对于韩愈内心真正的恐惧,即“唯在不直、不得中道”,柳宗元表达了理解。
D.柳文为批驳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所写,阐明己见,畅快直接,辞锋犀利而峻峭,逻辑顺畅而周密,气势磅礴,锐不可当。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馆中非无人,将必有作者勤而纂之。
(2)且退之以为纪录者有刑祸,避不肯就,尤非也。
5.针对韩愈所述不修史书的缘故,柳宗元一一进行了批驳。请依据两则材料,用原文语句补充下方相关辩驳观点的空缺。

其一:

韩愈:修写历史的人,历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宗元:“退之以为纪录者有刑祸,避不肯就,尤非也。”否则,就更不能在高位胜任了。

其二:

韩愈:自己年事已高,不堪重用,宰相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宗元:“退之不宜一日在馆下,安有探宰相意,以为苟以史荣—韩退之耶?”果真如此,就更不该虚受官职。

其三:

韩愈:大唐前前后后人才辈出,“岂一人卒卒能纪而传之邪?”

柳宗元:退之不应树立坏的榜样,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实也许才不会失传。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乐者,圣王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夫民有好恶之情,而无喜怒之应则乱;先王恶其乱也,故修其行,正其乐,而天下顺焉。故齐衰之服,哭泣之声,使人之心悲;带甲胄,歌于行伍,使人之心伤;妖冶之容,郑、卫之音,使人之心淫;绅、端、章甫,舞《韶》歌《武》,使人之心庄。故君子耳不听淫声,目不视邪色,口不出恶言,此三者,君子慎之。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乱生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治生焉。唱和有应,善恶相象,故君子慎其所去就也。君子以钟鼓导志,以琴瑟乐心;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磬管。故其清明象天,其广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故乐者,所以导乐也,乐行而民乡方矣。

(节选自《荀子·乐论》

材料二:

太史公曰:余每读《虞书》,至于君臣相敕,维是几安,而股肱不良,万事堕坏,未尝不流涕也。成王作《颂》,推己惩艾,悲彼家难,可不谓战战恐惧,善守善终哉?君子不为约则修德,满则弃礼,佚能思初,安能惟始,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非大德谁能如斯!《传》曰治定功成,礼乐乃兴。海内人道益深,其德益至,所乐者益异。满而不损则溢,盈而不持则倾。凡作乐者,所以节乐。君子以谦退为礼,以损减为乐,乐其如此也。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天子躬于明堂临观而万民咸荡涤邪秽斟酌饱满以饰厥性。故云《雅》《颂》之音理而民正,噪噭之声兴而士奋。及其调和谐合,鸟兽尽感,而况怀五常、含好恶之人,自然之势也?

(节选自《史记·乐书》)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天子躬于明堂A临观B而万民C咸荡涤D邪秽E斟酌F饱满G以饰H厥性。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婴,文中指戴、系、穿,与《陈情表》“而刘夙婴疾病”中的“婴”意思不相同。
B.去就,文中指去留、取舍,与《屈原列传》“轻去就”中的“去就”意思相同。
C.耳目聪明,用了并提的手法,与《琵琶行并序》“主人下马客在船”的手法不同
D.膏泽,文中指恩泽,与《答司马谏议书》“以膏泽斯民”中的“膏泽”用法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认为,先王之所以用礼乐来引导百姓,使他们和睦相处,是因为音乐能使百姓民心向善,能深入地感动人心,能用来移风易俗。
B.妖冶的容貌和郑、卫的音乐让人内心淫邪,不正之气就会与之呼应,成为风气,发生混乱,所以君子不听淫邪的音乐,不注视美色。
C.地域不同,百姓的性情习俗各异,国家制作音乐时要博采风俗,与声律协调,这样能弥补国家治理的缺陷,让百姓帮助推行政治教化。
D.司马迁认为《雅》《颂》的音乐能使民风纯正,高昂激越的音乐能使士心振奋,这些音乐谐合,能使鸟兽和品德高尚的人都受感动。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王恶其乱也,故修其行,正其乐,而天下顺焉。
(2)故乐者,所以导乐也,乐行而民乡方矣。
5.荀子和司马迁认为音乐对君子的影响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2024-06-0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周礼》: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郑氏曰:旌节,今使者所拥节也。予以古事考之,知旌之与节不为一物也。

旌者,旗类,如曰孑孑干旌,在浚之城是也。为其有柄可揭,有游可垂,故能之于城,则其貌孑孑然;植之于野,来者指以为望也。此足以见旌为旗属,其类可稽也。

若夫节者,汉之铜虎、竹使符,唐之铜兽、龟、鱼,皆一类而异名也。考其意制,中分一物而两之,授者、受者各执其半以待参验,则符瑞圭璋亦其物也。盖节之为义,信也,著之于事,若曰以此为约也。后世但见《周官》旌之与节同出而联文,遂亦以旌为节,误矣。节若果为旗类,而乃将之函,则揭示舒垂之用皆何在也?以意揣度,亦自可以知其不然也。

若夫汉世之节,则可仗可执,其制全非符节之矣。苏武仗节牧羊,节旄尽落。汉时之谓节者,正是旗类,不复古制矣。《宣和卤簿图》曰:节者,黑漆竿,上施圆盘,周缀红丝,拂盘八层,碧油笼之,执人骑从也。又曰:《汉官仪》:节以竹为之,柄长八尺,以旄牛尾为其毦,三重。崔豹《古今注》云:秦制也,今王公得通用之。则夫以旗为节,秦世已然,而汉特因之焉耳。

(宋·程大昌《演繁露》,有删节)

材料二   宋舒城李龙眠写《汉苏子卿忠节图》,文正诸公继以诗,厥后文信公天祥又识其首,迄今几四百年,而河南左布政使旴江饶君得之,携来京师示余。呜呼!忠义在人心,万世如一日也。子卿居匈奴十九年,卧起持汉节,仗义不屈。信公当宋运之去,蹇蹇匪躬之日,一览此图,慷慨激烈,有国思君之念。盖公之心即子卿之心,所谓易地皆然者也。第子卿生还,信公之死义,有幸不幸焉耳。彼甘心降虏,忘国背君,微富贵于一时者,视二公为何如?饶君生长江右文献之邦出膺方伯之任于忠义之道讲之有素又得此而宝之诚可谓知所重者矣。因其请,故赋诗一首,书以归之。

(明•杨荣《<题苏武忠节图>跋》)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货贿用玺节                           贿:财物
B.故能之于城                       建:竖立
C.其制全非符节之             比:比较
D.有国思君之念                    去:离开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来者指以为望也                       欲苟顺私情,告诉不许
B.而乃将之                              宁溘死流亡兮
C.文正诸公继以诗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D.第子卿生还                              备他盗出人与非常也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饶君生长江右文献之邦/出膺方伯之任/于忠义之道/讲之有素/又得此而宝之/诚可谓知所重者矣
B.饶君生长江/右文献之邦/出膺方伯之任于忠义之道/讲之有素/又得此而宝之/诚可谓知所重者矣
C.饶君生长江右文献之邦/出膺方伯之任/于忠义之道/讲之有素/又得此而/宝之诚可谓知所重者矣
D.饶君生长江/右文献之邦出/膺方伯之任于忠义之道/讲之有素/又得此而宝之/诚可谓知所重者矣
4.对文中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礼》又叫《周官》,这本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B.“文信公天祥”指文天祥,因其被封为信国公,人称“文信公”。
C.苏武,字子卿,汉武帝时他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出使匈奴。
D.序和跋,均为文体的一种,通常跋在文章或书画之前,序在后。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作者程大昌经过多方考证认为,旌就是旗的观点是滑稽可笑的。
B.程大昌认为苏武牧羊时所仗之“节”不是古制,质疑了苏武持汉节的真实性。
C.材料二中杨荣认为苏武生还,文天祥死义,他们都有“幸”和“不幸”的一面。
D.杨荣看了宋代李龙眠的画作《汉苏子卿忠节图》之后,应饶君的请求,题诗一首。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考其意制,中分一物而两之,授者、受者各执其半以待参验,则符瑞圭璋亦其物也。
(2)则夫以旗为节,秦世已然,而汉特因之焉耳。
7.分析苏武仗节之事在这两则材料中的作用。
2024-06-07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