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8 道试题
1 . 结合材料内容,完成小题。
鲁迅的杂文,有的洋洋万言,如重磅炸弹;有的寥寥百字,似锋利匕首。所有作品中篇幅最短的,当属《为回答某牧师而作》,竟简短得只有一问一答,不足三十字,文章具体内容如下:
问:“你为什么不学得和羔羊一样驯良?”
答:“我怕你把我身上的毛剪个精光。”
鲁迅这篇文章十分简洁,同三段论省略式的运用有关。其中“我怕你把我身上的毛剪个精光”是这个三段论推理的小前提,请依据三段论的推理方式,结合具体情境,补写该三段论的大前提和结论。
①大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前提:我怕你把我身上的毛剪个精光
③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6-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6-1 记念刘和珍君课后作业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刘家有个神仙,就是前庄上的二诸葛,原来叫刘修德。二诸葛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二诸葛忌讳不宜栽种。有一年春天大旱,直到五月初三才下了四指雨。初四那天大家都抢着种地,二诸葛看了看历书,又掐指算了一下说:今日不宜栽种。初五是端午,他历年就不在端午这天做什么,又不曾种;初六倒是黄道吉日,可惜地干了,虽然勉强把他的谷子种上了,却没有出够一半。后来直到十五才又下雨,别人家都在地里锄苗,二诸葛却在地里补空子。邻家有个后生,吃饭时候在街上碰上二诸葛便问道:老汉!今天宜种不宜?二诸葛翻了他一眼,扭转头返回去了,大家就嘻嘻哈哈传为笑谈。

小二黑是二诸葛的二小子,从小就聪明,像那些算属相、卜课等口诀,不几天就都弄熟了,二诸葛也常把他引在人前卖弄。因为他长得伶俐可爱,大人们也都爱跟他玩。这个说:二黑,算一算十岁属什么?那个说:二黑,给我卜一课!后来二诸葛因为说不宜栽种误了种地,小二黑也跟着这事受了许多奚落。那时候小二黑十三岁,已经懂得好歹了,可是大人们仍把他当成小孩来玩弄,好跟二诸葛开玩笑的,一到了家,常好对着二诸葛问小二黑道:二黑!算算今天宜不宜栽种?和小二黑年纪相仿的孩子们,一跟小二黑生了气,就连声喊道;不宜栽种不宜栽种……小二黑因为这事,好几个月见了人躲着走,从此就和他娘商量成一气,再不信他爹的鬼八卦。

1.下列名著中的“好歹”与上文中“已经懂得好歹了”的“好歹”,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他女儿听说,便回去了,还说:“妈,好歹快来。”(《红楼梦》)
B.张约密告曰:“今日宫中设宴,未知好歹,主公不可轻入。”   (《三国演义》)
C.行者道:“他怯战而走,把洞门紧闭不出。老孙还要打开那门,与他见个好歹!”(《西游记》)
D.雷横娘道:“哥哥救得孩儿,却是重生父母,若孩儿有些好歹,老身性命也便休了。”(《水浒传》)
2.画线句子如果改写成“二诸葛在许多事情上都要讲究个占卜问道”,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3.文段充溢着“农民式的幽默”,这种幽默效果是如何取得的?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雨,下了一夜。一团团黑云像筋疲力尽的逃兵,蜷缩在天际的一隅。花园南端,曙光照临柚子树波动的新叶,惊动了树下的阴影。时值斯拉万月,喷薄的旭日像不速之客,簌簌的笑声在枝头流荡。于是,沐浴阳光的情思,在邈远的心空飘游。

时光仿佛凝固了。

下午,突然响起的隆隆雷声,似在发出信号。顷刻之间,云团离开倒卧的所在,膨胀着,呼啸着,飞驰而来。堤坝里的水变得黑黝黝的,沉重的幽暗落在榕树底下。远处的树叶奏起了下雨的前奏。转眼间大雨滂沱,天空白茫茫的,地上一片汪洋。年老的林木甩动着蓬发似的枝梢像正在戏耍的顽童,硕大的棕榈叶也失去了往常的恬静。在不多久的时候,风止雨停了,青空像被擦拭过一般。一钩纤弱的月亮虽然刚离开病榻,但脸上仍挂着慵倦的笑意在天宇漫步。

心儿对我说,我见到的一切细小的东西都不愿自行消亡。无数鲜活的瞬间登上我七十岁的渡口,随即驶向“无形”。只有几许懈怠的时日被我留住,留在了平庸的诗歌里;它们告诉后人一件不平常的事——我曾观赏过这些美妙的景象。

1.文中“时光仿佛凝固了”七个字独立成段,在内容上有什么好处?
2.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夫人之所以谓知者,非知其姓与名也,亦非知其声容之与笑貌也;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读其书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千不得百焉;知其所以为言者,百不得一焉。人知《易》为卜筮之书矣,夫子读之,而知作者有忧患,是圣人之知圣人也;人知《离骚》为词赋之祖矣,司马迁读之,而悲其志,是贤人之知贤人也。夫不具司马迁之志,而欲知屈原之志,不具夫子之忧,而欲知文王之忧,则几乎罔矣。然则古之人,有其忧与其志,不幸不得后之人有能忧其忧志其志而因以湮没不章者盖不少矣

刘彦和①曰:《储说》②始出,《子虚》③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既同时矣,韩囚马轻④。夫李斯之严畏韩非,孝武之俳优司马,乃知之深,处之当,而出于势之不得不然,所谓迹似不知而心相知也。贾生远谪长沙,其后召对宣室,文帝至云,久不见生,自谓过之,见之乃知不及。君臣之际,可谓遇矣。然不知其治安之奏,而知其鬼神之对,所谓迹似相知而心不知也。刘知几绝世之学,见轻时流,及其三为史臣,再入东观,可谓遇矣。然而语史才则千里降追,议史事则一言不合,所谓迹相知而心不知也。夫迹相知者,非如贾之知而不用,即如刘之用而不信矣。心相知者,非如马之狎而见轻,即如韩之谗而遭戮矣。

(节选自《文史通义·知难》)

材料二:

昔汉武爱《骚》,而淮南作《传》,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班固以为:露才扬己,忿怼沉江。界浇二姚⑤,与左氏不合。然其文辞丽雅,为词赋之宗,虽非明哲,可谓妙才。王逸以为:《离骚》之文,依《经》立义。名儒辞赋,莫不拟其仪表,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者也。扬雄味,亦言体同诗雅。四家举以方经,而孟坚⑥谓不合传。褒贬任声,抑扬过实,可谓鉴而弗精,玩而未核者也。

(节选自《文心雕龙·辨骚》)

[注]①刘彦和,即刘勰,字唐和。②《储说》指战国时期韩非撰著的《内储说》《外储说》。③《子虚》指《子虚赋》,是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早期游梁时的赋作。④指韩非,指司马相如。⑤界浇二姚,羿即后界,浇即寒浞的儿子,二姚即古部落有虞氏的两个女儿,有虞氏为姚姓,故称。⑥孟坚,即班固,字孟坚。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不幸A不得B后之人C有能忧其忧D志E其志F而因以湮没G不章者H盖不少矣。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卜筮,指灼烧龟板,根据龟板的裂纹推断吉凶叫作“卜”;用蓍草的茎占卦叫作“筮”。
B.“韩囚马轻”与《鸿门宴》中“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二者句式相同。
C.负,承受,此处译为享有,与《登泰山记》中“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中的“负”词义不同。
D.讽,以委婉的言辞劝告,不同于今天的“讽刺”,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词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某人的书,理解某人的话,并了解某人为什么说这样的话,难度递增,能做到的人越来越少。
B.贾谊、刘知几等人才华横溢,人生都有“遇”时,可谓“幸”,但同时也是其人生之“不幸”。
C.班固在评价屈原作品时,认为他对后羿、浇、二姚等故事的讲解,与《左传》中相关记载不符合。
D.汉武帝有极高的文化修养,他参与讨论《离骚》,认为汉四家以经书作标准对《离骚》的评价是中肯的。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心相知者,非如马之狎而见轻,即如韩之谗而遭戮矣。
(2)名儒辞赋,莫不拟其仪表,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者也。
5.结合材料,简要归纳后世人难以“知”屈原及《离骚》的原因。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我们不仅承认实践是真理的标准,而且要从发展的观点看待实践的标准。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它既具有绝对的意义,又具有相对的意义。就一切思想和理论都必须由实践来检验这一点讲,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就实践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都有其局限性,不能无条件地完全证实或完全驳倒一切思想和理论这一点来讲,它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但是,今天的实践回答不了的问题,以后的实践终究会回答它,就这点来讲,它又是绝对的。列宁说:“当然,在这里不要忘记: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观点,就是任何思想、任何理论必须无例外地、永远地、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的观点,也就是真理发展的观点。任何思想、理论,即使是已经在一定的实践阶段上证明为真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要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而得到补充、丰富或者纠正。毛主席指出:“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又指出:“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实践论》)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强调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永远没有完结,就是承认我们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或最终完成,就是承认由于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我们的认识可能犯错误,需要由实践来检验,凡经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或者不符合实际的东西,就应当改变,不应再坚持。事实上这种改变是常有的。毛主席说:“真正的革命的指导者,不但在于当自己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有错误时须得善于改正,……而且在于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和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实践论》)林彪、“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胡诌什么“一句顶一万句”“句句是真理”。实践证明,他们所说的绝不是毛泽东思想的真理,而是他们冒充毛泽东思想的谬论。

现在,“四人帮”及其资产阶级帮派体系已被摧毁,但是,“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远没有完全粉碎。毛主席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经批评过的“圣经上载了的才是对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这种倾向依然存在。无论在理论上或实际工作中,“四人帮”都设置了不少禁锢人们思想的“禁区”,对于这些“禁区”,我们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科学无禁区。凡有超越于实践并自奉为绝对的“禁区”的地方,就没有科学,就没有真正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而只有蒙昧主义、唯心主义、文化专制主义。

党的十一大和五届人大,确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发展时期的总任务。社会主义对于我们来说,有许多地方还是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要完成这个伟大的任务,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研究;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现成条文上,甚至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这种态度是错误的。我们要有共产党人的责任心和胆略,勇于研究生动的实际生活,研究现实的确切事实,研究新的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只有这样,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才能够逐步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前进,顺利地进行新的伟大的长征。

(节选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二: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等人认为光是无形无质无限快地传播的。17世纪初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进行了最早的测量光速的实验。由于当时没有精确计时器和望远镜等设备,并没有得到满意结果。17世纪中后期,法国天文学家罗默发现木星卫星掩星发生时间与地球与木星距离有关,推断这是因为光需要花费一定时间从木星卫星传播到地球上观察者眼中所致,并据此估算出了光速约为每秒21万公里。18世纪中期,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和福伊分利用旋转的齿轮和镜子来打断和反射一束光,并根据光在不同位置出现的时间差来计算光速,测得的结果约为每秒29.8万公里。19世纪末期,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利用透镜把光路延长,获得光速值为每秒299853±30公里。1973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将光在真空中行进1/299792458秒的距离定义为1米,把米与真空中光速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得一米成为一个精确的常数,不再需要实验测量。

(根据北京科技中心资料整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思想和理论正确与否,都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B.虽然实践有局限性,不能验证所有的理论,但无论什么理论终究都需用实践验证。
C.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不能成为“禁区”,也都需用实践来检验。
D.世界上一切事物,不管是认识、理论,还是实践,永远都不可能是确定的和正确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打破“四人帮”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挣脱他们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冲破“禁区”,对于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意义重大。
B.认识到所有的真理都在不断发展,承认我们的思想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可能犯错误,这都是我们肯接受实践检验的重要前提。
C.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总任务要求我们,应减少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依赖,勇敢地投身于革命实践,向着自由王国前进。
D.国际计量大会将光在真空中行进1/299792458秒的距离定义为1米,有了一米这个精确的常数,意味着光速也无需实验测量了。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孔子: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B.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朱熹: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
D.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4.材料一运用“引用论证”来说理,在引文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5.阅读材料二所讲述的光速测量史后,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周易·文言传》:“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忠信,是增进美德的方法;“修辞”出于诚信,是修行功业的方法。“修辞立其诚”被历代文人学者阐释与发挥,对中国古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朝文学评论家刘勰第一次从文学创作者的角度阐发了“修辞立其诚”,他要求创作者从自身出发挖掘自己的创作才能和创作潜力,创作出独具文心的文学作品。其著作《文心雕龙》的宗旨就在“用心”二字,按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走心”,从其书名“文心雕龙”就可以看出来。刘勰又说“立诚在肃,修辞必甘”,意思是说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态度是诚心诚意、端正严肃的,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也一定是“甘美”的。这又是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阐发“修辞立其诚”了。

一篇文章或一部文学作品的好坏,是否是作者的用心之作,读者是可以透过其中的“修辞”看出来并欣赏到的。滋味甘与不甘,全在修辞者诚与不诚。如果一个人怀有天下至诚之心,则可以尽天地万物之性,学究天人,与天地共参。但是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来说,只要一个人诚心诚意未必一定是至诚——也能创作出尽人尽物尽心尽力之作。毕竟各人资质不一,才气不同,心性各异,不能强求,能否达于至诚是个人的造化使然。既然大家都是中人,只要付出一点诚心,无论是中人、中人以上者,还是中人以下者都能感同身受。相反,如果是无情无义不诚之作,必然不能表明自己的真实想法,反而会暴露出创作者的不用心。言不由衷,华而不实,读者也可以透过文本读出来。

东汉学者王充把文比作是一棵树,叶之荣华、亮之虚实与根之实诚是紧密联系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纵然树上花枝招展,果实累累,如果没有根之实诚,也是摇摇欲坠、壳内空空的。所以王充指出“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这样才能“外内表里,自相副称”,若不然就会“有文无实”。由此延伸出“修辞立其诚”文如其人的观点。

文如其人,是人们在长期的文学批评和鉴赏中得出的一致观点。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先贤重视创作者的个人品德修养,也担心后学因作者的个人品德问题而受到不良影响。由此进一步挖掘出“修辞立其诚”的文论内涵。

“修辞立其诚”首先强调创作者要拥有高尚的品德。“修辞立其诚”本义是叫我们“谨言”,究其本质是要我们“修身”。欧阳修在《送徐无党南归序》中有这样一句话:“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意思是说,一个人之所以为圣贤而不朽,是可以从其言行举止看出来的。反之,一个人不贤,也可以从其言行举止看出来。此处之“言”扩展为文章也是一理,文章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作者的内心,读者观之,一目了然。因此一个人的为人,读者通过其文章是可以看出来的,所以人们才特别重视创作者的个人品德。

“修辞立其诚”还强调创作者要有忠实的创作态度。忠实的创作态度,就是强调创作者在文艺创作的过程中主体感情的真诚,也就是投入真实的感情,这样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辞达而已矣”的境界,也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打动读者。

中国古代文论家往往以是否言之有物来评判作品的好坏。写文章要言之有物,不要有文无质,不知所云。此“物”不仅仅是指文章内容,也是指文章的情感。这是第二个内涵的扩展延伸。

(摘编自雷光高《论“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重温哲学家张岱年的《修辞立其诚》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所谓“修辞立其诚”,诚者,实也,真也,“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文章由这句话展开论述,提出发言著论都应坚持“立其诚”的原则,告诫人们要“说真话、讲实话”,做真人。

“立其诚”应从“修辞”始。发言著论都须注重诚伪问题,讲究真实性,坚持名与实(言辞与客观实际)相一致。现实社会,“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能当主角”。然而,有人却为了博眼球、获关注、赚流量而在网络上发布不实言论,或夸大其词,或凭空臆造,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假作真时真亦假”,当一个社会被各种假言谬论充斥,其真实表述也不会为人们所相信了。

我们做人做事、立身处世也应该坚持“立其诚”原则,向“真”靠拢。人们应当注重言行、心口的一致性。孔子教导我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貌,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一个人如果不讲真诚、信实,则将失去立身之基,寸步难行。现实社会中,一次次不讲诚伪的“翻车现场”不断证明:抱有侥章心理的弄虚作假行不通,必将遭到社会公众的抵制与唾弃;唯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学做真人方是正道。

新时代下,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身处社会的洪流中而不被左右,处于时代的漩涡中而不会迷失,始终保持本真,发扬“修辞立其诚”精神,说真话,做真人。

(摘编自黄俊尧《也谈“修辞立其诚”》)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辞立其诚”,原指君子修行功业的方法,后被历代文人学者阐发,对中国古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刘勰首次从创作者的角度对“修辞立其诚”进行阐发,他认为要创作出独具文心的文学作品就必须“用心”。
C.王充认为作者的文章笔墨与其胸中的实诚应是一致的,否则就会“有文无实”,并由此提出了文如其人的观点。
D.张岱年在《修辞立其诚》中提出的观点在当今社会仍值得提倡,崇真、尚真应该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想创作出“甘美”的文学作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应该有诚心诚意、端正严肃的态度。
B.有些人即使不能达于至诚,但只要付出了诚心,也同样能够创作出让读者感同身受的作品。
C.先贤特别重视创作者的个人品德,是因为担心后学们会因作者个人品德问题受到不良影响。
D.当今社会,发言著论必须注重真实性,否则各种假言谬论就易充斥社会,让人真假难辩。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文如其人”观点的一项是(       
A.扬雄《法言·问神》:“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B.刘知几《史通叙事》:“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
C.钱钟书《谈艺录》:“然所言之物,可以饰伪;巨奸为忧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是也。”
D.崔学古《少学》:“造意要超卓,立格要正大,题旨要明透,笔气要清顺,此行文要务。”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修辞立其诚”,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5.根据材料一,分析下面这首诗所体现的“修辞立其诚”的内涵。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实践可以检验价值判断,但是它在检验过程中发挥的是方式、手段的中介作用,而不是标准。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它是手段,而不是标准。

实践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的活动,这种见之于的活动首先是一种改造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以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力量去作用客体,使客体发生变化、并达到一定程度。同时,这种活动还是一种中介活动。主体的认识合理与否,主体自身无从知晓,客体的本质究竟怎样,客体自己不会透露,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从而确定主体的认识是否符合客体的本质。所以,主体的价值判断究竟是否合理,客体的功能、属性是否恰好满足主体需要、满足到何种程度,这些都是通过实践来确定的。实践是联系主体与客体、物质与精神的桥梁。所以,实践实质上是中介,在检验价值判断的过程中充当的是方式、手段的中介作用。既然是方式、手段,就不是标准。标准本身具有内在规定性。内在规定性的内在说明这种规定是标准本身固有的,不是外界赋予的。规定性是本质的本质、精神的精神,是事物的最高法则,也是事物成为其自身的原因。比如,尺子可以量长度是因为尺子自身就是标准。尺子的标准就是它的内在规定性,即刻度。一把尺子,生来就有自己的内在规定性,否则将不成为尺子。如果用尺子量绳子,然后再用绳子量其他的物体,其结果往往不准确。这是因为绳子的刻度不是自身因有的,是尺子赋予的,所以它不能发挥标准的作用。任何检验都有自己的标准,这个标准通过内在规定性判断事物的性质、程度以及合理与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在检验价值判断的过程中,充当的是手段、方式的作用,而不是标准。实践的本质是一种活动、一个过程,或是一个结果,它只是本来如此般将事物呈现出来。至于事物的目的是否、手段与目的是否一致、结果是否合理,判断这些的是具有”“等内在规定性的价值。将所有都剖析出来之后,最后看到的实践只是一系列的活动,这种活动本身像白板一样没有好坏,善恶之分,所谓的意义是之后赋予的。所以实践不是标准,只是检验的手段、方式。

(摘编自秦龙、白苏婷《从实践标准到价值维度——论价值判断的检验》)

材料二:

实践是检验价值判断的标准,但是不是唯一的标准呢?尽管实践最终一定可以检验价值判断,但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总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体现在某些操作的层面。首先,当实践检验取得预期的效果时,一般来说就证明价值判断是合理恰当的;但未收到预期的效果时,也不一定就证明价值判断是不合理的。因为价值判断是与主体的认知、情感、意志,客体的属性,判断情境等有很大关系。实践检验过程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如主体的态度、能力、设备条件、技术条件、环境条件等,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都可能使检验无效,无效的实践检验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其次,现实活动中存在着形态各异的价值判断,有三种类型价值判断是不能被实践检验的:

第一,以感觉为尺度的评价。这种评价标准是以‘感觉’的形式存在的,所依据的标准是评价者的感觉,而不是评价者的观念,也不是评价者经过理性推演而得出的形式化的评价标准体系。在审美领域,这种感觉尺度尤为重要。一件艺术品,如果不能激起人们心中那种美的感觉、不能使人领悟到与创作者一样的意境,那么无论如何,人们是不会认为它是美的。难道我们不是通过感觉才体会到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那种宁静和柔美吗?不是通过感觉才领略到大自然的壮美和震撼吗?这种以感觉为尺度的价值判断,如何通过实践的检验?

第二,以意象为尺度的评价。意象凝聚了主体的欲望、理想、认识与心灵情调。意象是主体根据自己的理想对客体进行的二次创作,它具有形象性。例如,人们对理想的女性的标准是:美貌、温柔、贤淑、智慧等,这是集合女性的优点于一体而形成的意象。大多数女性就是以这个标准来发展自己的,社会也是以这个标准来评价女性的。但是,以理想的意象为标准所作的价值判断,在实践中又如何被检验?实践也是依据理想对这种价值判断进行检验吗?

第三,以观念为尺度的评价。以观念为尺度的评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评价,道德评价就是一种观念评价。规范伦理学是通过对善与恶、应当与不应当的划分来进行的,这种划分的标准就是一种道德观念。无论各种规范伦理学之间的争论是多么激烈,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各自的理论各有其合理、独特之处。这样的判断,实践又如何检验呢?

(摘编自徐祥运、白苏婷《关于价值判断的检验之新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实践不仅能检验主体的价值判断是否合理,还能检验客体的功能、属性是否能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主体到底需要什么。
B.标准之所以成为标准,是因为它自身具有内在的规定性,而这种规定性是事物的最高法则,是本质的本质。
C.实践检验无论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都不能据此证明价值判断是不是合理的,因为实践检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D.意象凝聚了主体的个人欲望、认识等,它具有抽象的特征,这一特征使得实践难以检验以意象为标准所做的价值判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说实践就像是一块“白板”,不具有“善”“美”等内在规定性,这说明实践本身不是价值判断的标准。
B.如果我们能保证主体的态度、能力等因素和设备条件、技术条件等因素都不出问题,我们就可以保证实践的检验是有效的。
C.各种规范伦理学之间的争论是比较激烈的,但它们都是以道德观念作为标准,通过对善与恶、应当与不应当的划分来进行的。
D.材料一论述了实践只是检验的方式和手段而不是标准,材料二论述了实践检验具有局限性,两者侧重点不同。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二胡演奏曲《赛马》《江河水》美妙绝伦,它们是艺术精华——这个判断无法通过实践来检验。
B.毛主席号召我们“向雷锋同志学习”,以雷锋为榜样——这个号召并不是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
C.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安全事件的责任认定和划分困难,法律将失去约束作用,这无法通过实践来检验。
D.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风靡一时,但他用歌曲来讽刺别人到底应不应该,这无法用实践来检验。
4.结合材料一,请从内涵本质方面谈一谈你对实践的认识。
5.材料二运用了许多问句,这些问句具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么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材料二:

理论,是与实践相对应的范畴。理论,始于常识,源于并基于实践经验,发端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揭示,成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逻辑化阐述。常识、实践经验、事物发展规律、逻辑阐述,是创立、形成理论的基本要素,其中,实践是理论之源,事物发展规律是理论之基,逻辑阐述是理论之标识。深入来说,理论,是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类型,以及论题、论据、论证的逻辑推导过程,来理解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逻辑体系。通俗来说,理论,既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阐述,它可用于解释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用来解释客观事物、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还指由实践经验概括出来的科学知识和系统结论。

我们经常强调要认真学习理论、掌握理论。理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理论具有伟力,它一旦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就能变成强大的力量。首先,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行动,要从事许多活动,进行实践活动。人的正确行动和活动不是盲目的、自发的,而是自主的、自觉的,人的自主自觉的活动来自于理论的指导,具有正确理论指导的行动和活动,才能取得成功;反之,有可能遭到失败。另外,人是具有思维的动物,这种思维体现在方方面面,如果体现在人的行动和活动上,就需要运用理论思维,一般来说,人们的理论思维水平有多高,人们的行动和活动水平就会有多高。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要提高一个民族的理论思维水平,就必须学习哲学史。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都需要理论指引,人类活动千差万别、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就是解释(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解释(认识)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前提。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需要两种眼睛,一是人的“肉眼”,它能感性直观地观察和认识世界,往往把握的是世界的表象;二是人的“心眼”,即人们的思想观念。对同一种事物和对象,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不一样,往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不一样。要正确认识和解释事物和对象,认识和解释世界,就必须树立正确或科学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同正确的理论息息相关,这就是人们常常所讲的世界观。最后,理论的影响力深刻而长远。人们一旦掌握一种理论,就会对其活动产生叩击心灵的深刻影响,也会产生持久的深远影响,还会掌握解释事物和世界的理论话语权。

(摘编自韩庆祥《领悟理论的伟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承认理论的重要性,材料一指出了感觉和理论在问题解决层面的区别,材料二具体阐释了理论的概念。
B.材料一以通俗的语言论证了实践的重要性,这与作者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的观点和文风都是一致的。
C.材料二指出,理论不是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而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导来解释世界和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逻辑化阐述。
D.材料二认为,一定要学习哲学史,才能提高我们的理论思维水平,要以理论指导我们的行动,最终提高行动和活动水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肉眼”只能解决现象问题,而正确的“心眼”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事物的本质问题。
B.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不一定需要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世界和理解事物的本质。
C.由于个体的有限性,知识的学习主要依靠间接经验,但知识总体上都源自直接经验。
D.人每天都在行动,但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所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是行动成功的前提。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心之官则思,思而得之,不思则不待也。——孟子
B.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陆游
C.任何东西都没有像大胆的幻想那样能促进未来,今天的空想,就是明天的现实。——雨果
D.凡事木已成舟便无法挽回,人们往往做事前不加考虑,事后却有闲空去追悔。——莎士比亚
4.材料一指出,“知识里手”是“世上最可笑的”。请结合材料概括其可笑之处。
5.学校拟开展以“理论学习和实践行动哪个更重要?”为主题的辩论赛。请你任选一方,运用以上材料写出立论陈词思路。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家宝(节选)

赵树理

有个区干部叫李成,全家一共三口人——一个娘,一个老婆,一个他自己。他到区上做工作去,家里只剩下婆媳两个,可是就只两个人,也有些合不来。

在乡下,到了阴历正月初二,照例是女人走娘家的时候,在本年(一九四九年)这一天早饭时,李成娘又和媳妇吵起来。

李成娘叫着媳妇的名字说:“金桂!准备准备走吧!早点去早点回来!”她想小娥在这一天一定要来,来了母女们还能不谈谈心病话?她的心病话,除了评论媳妇的短处好像再没有什么别的,因此便想把媳妇早早催走,免得一会小娥回来了说话不方便。

金桂是个女劳动英雄,腊月二十九,区上有通知,要在正月初二这一天派人来村里开干部会,布置结束土改工作,她是个妇联会主席,就不能走开。她听见婆婆说叫她走走娘家,本来可以回答一句“我还要参加开会”,可是她也不想这样回答,因为她知道婆婆对她当干部这个事早就有一大堆不满意,这样一答话,保不定就会吵起来,因此就另找了个理由回答说::“我暂且不去吧!来了客人不招待?

婆婆说: “有什么客人?也不过是小娥吧。她来了还不会自己做顿饭吃?”

金桂说: “姐姐来了也是客人呀,况且还有姐夫啦!”婆婆不说什么了,金桂就要切白菜,准备待客用。她切了一颗大白菜,又往水桶里舀了两大瓢水,提到案板跟前,把案板上的菜搓到桶里去洗。

李成娘一看见金桂这些举动就觉着不顺眼:第一,她觉着不个像女人家的举动。她自己两只手提起个空水桶来,走一步路还得叉开腿,金桂提满桶水的时候也只用一只手,她一辈子常是用碗往锅里舀水,金桂用的大瓢一瓢就可以添满她的小锅:这怎么象个女人?第二,她洗一颗白菜,只用一碗水,金桂差不多就用半桶,她觉得这也太浪费。“洗一颗白菜就用半桶水?我做一顿饭也用不了那么多! ”

“两瓢水吧,什么值钱东西?到河里多担一担就都有了!”金桂也提出自己的理由。

“你有理!你有理!我说的都是错的!”李成娘说了这两句话,气色有点不好。

金桂见婆婆鼓嘟了嘴,知道自己再说句话,两个人就会吵起来,因此也就不再还口,沉住气洗自己的菜。

李成娘对金桂的意见差不多见面就有:嫌她洗菜用的水多,炸豆腐用的油多,通火有些手重,泼水泼的太响……不说好像不够个婆婆派头,金桂倒很大方,不论婆婆说什么,自己只是按原来的计划做自己的事,虽然有时候顶一两句嘴,也不很认真。她把待客用的菜蔬都准备好,洗了占不着的家具,泼了水,扫了地上的菜根葱皮,算是忙了一个段落。

把这段事情做完了,正想向婆婆说一声她要去开会,忽然觉得房子里总还有点不整齐,仔细一打量,还是婆婆床头多一口破黑箱子。①新毯子新被褥头上放个嗤牙裂嘴的破箱子,像个什么摆设?她看了一会,跟婆婆商量说: “娘!咱们还是把这箱子搬下去吧?”

婆婆说: “那碍你的什么事?”

婆婆虽然说得带气,金桂却仍然笑着说:“那破破烂烂像个什么样子?你不怕我姐夫来了笑话?来,咱们搬了吧!”

婆婆仍然没好气,冷冰冰地说:“你有力气你搬吧!我跟你搬不动!”

她满以为金桂一个人总搬不下去,不想金桂仍是笑嘻嘻地答应了一声“可以”,②就动手把箱子一拖拖出床沿,用胸口把一头压低了,然后双手拖住箱腰抱下地去,站起来一脚又蹬得那箱子溜到床底

谁知道这一下就引起婆婆的老火来。婆婆用操场上喊口令的口气说: “再给我搬上来!我那箱子在那里摆了一辈子了!你怕丢人你走开!我不怕丢我的人!”

李成娘跟这口箱子的关系很深,只是金桂不知道罢了。李成娘原是个很能做活的女人,不论春夏秋冬,手里没做的就觉得不舒服。她有三件宝:一把纺车,一个针线筐和这口黑箱子。这箱子里放的东西也很丰富,不过样数很简单——除了那个针线筐以外,就只有些破布。针线筐是柳条编的,可惜旧了一点——③原是她娘出嫁时候的陪嫁,到她出嫁时候,她娘又给她作了陪嫁,里边除了针、线、尺、剪、顶针、钳子之类,也没有什么别的东西。她守着这分家当活了一辈子,补补衲衲,那一天离了也不行。她本想让媳妇把这份事业一字一板传下去,可是过了几个月,发现媳妇爱跟孩子到地里做活,不爱坐在家里补补衲衲。④她先跟李成说: “男人有男人的活,女人有女人的活……”李成说: “我看还是地里活要紧!我自己是村里的农会主席,要多误些工,地里有个人帮忙更好。”半年之后,金桂被村里选成劳动英雄,又选成妇联会主席,李成又被上级提拔到区上工作,地里的活完全交给金桂做,家事也交给金桂管。从这以后,金桂差不多半年就没有拈过针,做什么事又都是不问婆婆自己就作了主,这才叫李成娘着实悲观起来。婆婆只想拿她的三件宝贝往下传,媳妇觉得那里边没大出息,接受下来也过不成日子,因此两个人从此意见不合,谁也说不服谁。

金桂见婆婆的气越来越大,仍然笑了笑说: “娘!你不要生气了!你不愿意叫搬下来,我还给你搬上去!”说着低下头去又把箱子从床底拖出来。她已准备往上搬,忽然听得院里有个小女孩叫着: “金桂嫂!公所叫你去开会啦!区干部已经来了!”

(选自《赵树理全集》,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家宝”在文中指李成娘的一把纺车、一个针线筐和一口黑箱子,也代表着李成娘落后保守、因循守旧的传统观念。
B.小说以正月初二女儿走娘家为开端,至金桂搬箱子将故事逐渐推向高潮,展现了婆媳之间的矛盾冲突。
C.小说中的李成思想进步,在外积极工作,在家极力维护好母亲和妻子之间的关系,文中着墨不多,但形象鲜明。
D.小说以农村土改为背景,把农村普通家庭的婆媳矛盾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表现了新旧两代女性的思想冲突。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批牙裂嘴”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箱子的破旧,也表现了金桂此时对箱子的讨厌心理。
B.句子②用“拖”“压”“抱”“蹬”等一连串动作,写了金桂搬动箱子的过程,流露出她对婆婆的反抗情绪。
C.句子③交代了黑箱子的来历和李成娘非常珍惜黑箱子的原因,同时也与题目“传家宝”相照应。
D.句子④写李成娘向儿子表达对儿媳的不满,看似平平常常的一句话,却深刻反映出她陈旧落后的妇女观。
3.小说中多次写到金桂的“笑”,这对人物的塑造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本文和《小二黑结婚》语言风格一致,‘土味”的语言让小说具有极强的乡土气息。请谈谈本文是如何运用“土味”语言,收到很好的文学效果的。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三方面资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如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三是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这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材料二:

迷娘是歌德在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塑造的一个耐人寻味的意大利少女的形象。“迷娘”原文为法文“Mignon”,意为“宝贝儿”。她姓名不详,只因第一次自我介绍时称“人们叫我迷娘”,故而小说中以“迷娘”称呼她。她早年被人拐卖到德国,流落街头卖艺为生,受尽虐待和摧残,后被威廉搭救并养育成人。她逐渐对威廉产生了难以言说的爱恋,又时时思念着自己的祖国意大利,最终因为无结果的爱情和无法实现的思乡之情而未老先衰、客死异乡。

“学习时代”的第二卷,歌德写了这样两个情节。第八章迷娘跳舞。她的舞姿“矫健、轻盈、敏捷而准确”“她身姿柔软,其严肃庄重却胜于优美悦目”,这唤起了威廉内心的保护欲和同情心,“渴望将这无依无靠的孩子像亲女儿似的装进自己的心坎儿”"用父爱在她心里唤起生活的快乐”。迷娘心里则产生了“一种暗自滋长着的爱情”。第十四章中,迷娘望着威廉,“突然用手按住心口,像是忍受着痛楚似的”“紧紧捂住自己的心口,冷不丁发出一声大喊,身体也随之猛地痉挛”“整个人就像一道泪泉,止不住地流泻”。“在迷惘的瞬间,威廉生怕她会融化在自己怀里,叫他什么也抓不着。”这两个情节表现了迷娘与威廉之间日渐密切的情感关系,迷娘则在吟唱《迷娘曲》时将这种情感表达得水到渠成。

在这首诗中,迷娘先后用“爱人”“恩人”“父亲”来表达她和威廉的关系。此时的威廉也不再将她看成一个普通的流浪艺人和仆役,二者之间已经形成了紧密的情感关联,这种关联使迷娘在小说中获得了更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为她后来因深陷单相思、思乡而不得归,最后郁郁而终埋下了伏笔。

与其他女性人物相比,迷娘从第一次出现到最终死去的每一次出场都带有很强的神秘色彩和极为模糊的喻意性,在威廉的成长与修养过程中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而歌德把她塑造成一位意大利少女也绝非偶然,它与歌德1786年意大利之旅的关系密切,隐含着歌德对意大利所代表的古典拉丁文明的向往,也代表着正在形成的德国文化对成熟典雅的古典拉丁文明的仰慕。歌德认为正在形成的德国文化需要学习意大利辉煌灿烂的文化,他把意大利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并致力于在自己的作品中营造一个“文学的意大利”。

摘编自远思《“迷娘”形象变化探析》

材料三:

迷娘(之一)

歌德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昂,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圆柱成行,

厅堂辉煌,居室宽敞明亮,

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

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

你知道吗,那云径和山岗?

驴儿在雾中觅路前进,

岩洞里有古老龙种的行藏,

危崖欲坠,瀑布奔忙,

你可知道那座山岗?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想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
B.马克思主义资源,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
C.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源十分宝贵、不可多得,需要耐心研究,全面继承。
D.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三者同等重要,不能偏废。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迷娘”这个活泼美丽的名字后潜藏着意大利女孩儿的不幸身世,二者间的矛盾形成了一种张力,使这个人物更富魅力。
B.威廉将迷娘看成女儿,想努力去保护她,迷娘却逐渐爱上了威廉,这种错位的情感是迷娘悲剧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C.《迷娘曲》可以看成德国与意大利两种文化交流产生的结晶,是世界文学史上跨文化资源融通的一个优秀案例。
D.歌德认为学习意大利辉煌灿烂的文化有助于德国文化走向成熟,他仰视、模仿的学习态度对今天的我们仍有启发意义。
3.下列对材料三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第一节善用色彩,绿叶、黄橙、蓝天……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令人神往。
B.根据材料二,我们可以推测“圆柱成行,厅堂辉煌”描写的可能是一处意大利风格的建筑。
C.迷娘之所以称威廉为父亲,是因为威廉结束了她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悲惨生活。
D.第三节描绘迷娘想象返回意大利的充满危险的旅程,她渴望威廉能陪她一同回乡。
4.有人指出《迷娘(之一)》采用了与《诗经》类似的“重章叠唱”的方式。请据此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并简要阐明其艺术效果。
5.想要更好地学习和吸收《迷娘曲》这样的外国优秀文化资源,我们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