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修辞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金庸小说能够让人拿起来就放不下,甚至令人____①____,靠的是什么呢?我认为,靠的也是艺术想象的大胆、丰富而又合理,情节组织的紧凑、曲折而又严密。金庸小说情节的最大好处,是让神奇的想象和尽可能完满的情理结合起来。他的情节既是____②____的,仔细一想,却又在人意中。《天龙八部》里,那个怀着民族之恨最想复仇的萧峰却为平息辽宋干戈而“杀身成仁”,最想当皇帝的慕容复最后却发了疯,只能对着几个孩子南面称孤。这些情节与结局我们事先料想得到吗?可以说一点都没有想到。然而仔细一想,它们都非常合乎情理。加上在叙事艺术方面,金庸将大仲马式西方小说开门见山地切入情节的方式以及倒叙、插叙、闪回、推理的手法与中国传统小说伏笔、悬念、转折、一张一弛的节奏等技巧融合在一起,中西合璧而又____③____,兼有多方面的妙处,这就使他的情节艺术具有极大的魅力。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王靖宇先生在给我的一封信中,曾详细描述他三十年前经常通宵达旦地阅读金庸小说,享受无穷乐趣的情形。他的这种阅读经验,恐怕也是千千万万金庸小说的读者所共有的。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4-04-12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白黄赤黑,东西中南北;五色的经纬,织出山与水。”2023央视兔年春晚节目《满庭芳·国色》以曲为韵、以舞为语,织就出一场华美的视觉盛宴,彰显着跨越千年的中式文艺复兴。满庭芳是词牌名,因唐吴融“满庭芳草易黄昏”诗句而得名,又一说得名于柳宗元“偶地即安居,满庭芳草积”。古代诸多文人都曾以此为词牌名写下 的诗句,如诗人苏轼在《满庭芳·蜗角虚名》中云:江南好,千锺美酒,一曲《满庭芳》;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满庭芳·小阁藏春》写下: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节目分寻色、舞色、唱色三个段落,五种民族乐器与五种颜色、五位顶尖舞者相互对应、配合,将人间绝色吟之以曲,绘之以舞。桃红迎水袖、凝脂搭折扇、缃叶载油伞、群青合翎子、沉香配宝剑……舞者身姿婀娜又兼具力量,静而不郁,动而不惊,体现、动静互补、有无相生的中国艺术辩证法,蕴含生生不息的大国气象。节目将中国四十多种颜色的名称作为歌词配以国风旋律,世界认识了那些充满独特东方审美情趣的中国色彩,如苍烟落照、香炉紫烟、东方既白、藕丝秋半。世间至艳不过五彩,人间至美不过国色。这些传统的色彩凝结了千年的智慧和审美,像一粒粒沧海遗珠,历经岁月的洗礼之后更加

国色出圈,文化破壁。风华绝代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个“无尽藏”,如何把青灯古卷变为符合当代技术水准的流光溢彩,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课题。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B.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谈到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时说:“……没有修饰,没有个性表达,也没有主观抒情。”
C.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D.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但是古往今来很少有人心甘情愿过这种生活。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引用和借代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4-04-07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蓝天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3 . 下列各句中与“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修辞不同的一项是(     
A.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
B.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
C.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象一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
D.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知水晶。
2024-04-0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2-3 峨日朵雪峰之侧预习自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把冰山扔进火山会怎样?被划破的航天器如何自动愈合?海到底有多深……近年来,一些院士、专家走出实验室、大学教室,在网络平台上以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讲授科普知识,广受好评。

科学家成为科普达人,提升了科普的专业性,带火了年轻人对科学的热爱。有些科学家非常擅长讲故事,把科学知识讲得,可以帮助大众理解专业化的科研成果。他们以和蔼可亲的形象、风趣幽默的谈吐、深厚渊博的知识,在网上收获大批粉丝。

科普是一门大学问。与教授科研领域学生相比,为大众做科普,需要额外下一番功夫,把专业科学知识讲得更 。有人可能觉得,既然这么费劲,在培养科学人才方面也不能产生的效果,何必大费周章。实际上,科普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科学事业中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如果说攻克一些科研难题就像摘果子,那么,做好科学普及、点燃科学梦想就是播种子科学家们重视科普,就是为了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为科学人才的培养、科研事业的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1.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的省略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豆豆委屈地说:“这……这不是……不是我打碎的。”
B.果园里有桃树、梨树、杏树、枇杷树……真的是种类齐全。
C.“你、你胡说……”他说着说着,突然一阵咳嗽,中断了说话。
D.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故乡的长春湖,位于栖霞县城以北两公里。故乡栖霞,自古就是霞光栖息的丘陵地带,风静水平,景色宜人。元代诗人王君实路经栖霞,留下千古传诵的诗文:蓬菜南境是栖霞,近水依山数百家。风俗若能存古意,武陵谁去觅桃花。

我从北京回乡探亲,来到长春湖。这是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大半个月亮落在湖水中,随着细碎的波浪起伏摇曳,醉了一般。天空有一些洁白的云彩,散淡地漂浮着,在月色的映照下透亮而柔软。湖面铺了一层银光,放眼望去,如明镜一般。那些静立在湖中的岛屿,一半披了月色,一半隐在暗影里,仿佛一尊尊巨大的罗汉。

湖边走走。踩着杂草丛生的小路,脚下是一片啾啾的虫声,抬头仰望天空,月亮还在,又扭头看湖面,发现湖中有一座岛屿,月光把岛屿的阴影投在了小路上。据说,这座岛屿上曾经生存着大量的蛤蟆,有一年栖霞遭遇蝗灾,铺天盖地的蝗虫扑向长春湖边的农田,就在百姓束手无策的时候,岛屿上成千上万的蛤蟆出动了,浩浩荡荡地开进农田,经过几天几夜的生死决战,将肆虐农田的蝗虫全部消灭了,蛤蟆也因为吞食大量的蝗虫而死去。为了纪念这些蛤蟆,当地百姓把这座山称为蛤蟆山,并在山上立了一块石碑。

1.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的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都用到了“一般”这个词语,请结合语境分析这两个词有何区别。
(1)(中华老字号)比起一般品牌“含金量”更高。
(2)湖面铺了一层银光,放眼望去,如明镜一般。
2.画波浪线的句子分别引用了古诗文和民间传说,请结合材料分析引用的作用。
3.“那些静立在湖中的岛屿,一半披了月色,一半隐在暗影里,仿佛一尊尊巨大的罗汉”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024-03-2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时,徽州人喜欢聚族而居,民居建筑密度很高。一家挨着一家,一户挨着一户,左勾右连。万一哪户失火了,难免会殃及池鱼。为了防患于未然,家家早早地就在屋顶上垒起了高高的马头墙,故而马头墙又被称为“封火墙”。同时,这个坚固的屏障也可防盗、防雷。马头墙的尖头部位与现代建筑中避雷针原理相似,无论怎样电闪雷鸣,马头墙都会挺身而出履行职责,哪怕是墙毁瓦裂,也要保护主体建筑完好无损。

看着这些马头墙,定会为工匠们的艺术创造力而惊叹:顶端鸟兽鱼虫活灵活现,斗拱粉壁中祥云绕风,雀替木雕巧夺天工,瓦楞里槽美轮美奂 ……作为徽州民间工匠精雕细琢十年一剑的重要成果,马头墙成为徽派建筑的点睛之笔。

居然能够把原本静止的建筑彻底带活起来的如此一尊尊的马头墙犹如生气灌注而使整个建筑充盈着动态美感。风和日丽之时,远远便可看到,遥远的天际下排列着密密麻麻的马头墙。它们一字排开,绵延不绝,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

当我们走到近处,明朗素雅的马头墙又呈现出粉壁的斑驳陆离和青瓦的残缺不全。对于漂泊在异乡的徽商们来说,这些马头墙也是他们一步三回头的张望和恋恋不舍的乡愁。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24-03-20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祖母家的院子里有一棵香椿树,我每年春天谷雨前都要回乡摘一些香椿芽,尝一尝这种味道别致的春鲜。香椿芽口感略涩,且味道有些古怪,并不是谁都能适应,我却对香椿芽的味道,每年时节到了,若不吃上一次香椿芽,我就会觉得整个春天都被辜负了。

我小时候,母亲在春天最常做香椿芽炒鸡蛋。这道菜简单易做——把鸡蛋打入碗中,里面撒入切碎的香椿芽,放少许盐,拌匀后倒入有热油的锅中炒熟即可。香椿芽鸡蛋被热油一激,浓香味儿就出来了。两种食材的新鲜本味交织着,形成了一曲和谐的二重奏,让人

母亲做的凉拌香椿芽,也一直是我舌尖上的惦念。凉拌香椿芽的精髓在于调料的搭配,油盐酱醋都要放得恰到好处。母亲将香椿芽洗净、焯水、择好放到盆中,然后用她秘制的调料拌匀,可达到咸甜相济、五味调和。最后再拿一根筷子在香油瓶里蘸一下,把香油滴到香椿芽上。香油起到了的作用,香椿芽的香味被升华、扩大,溢得满屋子都是。

随着社会迅速发展,如今美食的种类和吃法越来越丰富,可我仍然愿意回到故乡,于谷雨前采摘一些老香椿树上的嫩芽,尝一尝春天的味道,数一数历经的岁月……

1.请在文中空白处填写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4-03-1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说是一种有生命的特殊物质,小说生命的血液流淌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故事主线是它的神经中枢系统,小说的灵魂不是主题的简单归纳,而是小说中      的精神光照,是小说的核心价值。文学研究者通常会从作品的不同角度去      它的思想艺术价值,这本质上就是对作品灵魂的探寻,作品所建立的艺术空间和作品自身的气血脉络只是给研究者      了基础和土壤,对作品灵魂的探幽析微和精准捕捉,才是研究的目标和方向。自清代以来,《红楼梦》产生了无数的研究文章,有的文章对《红楼梦》主题的归纳始终只能提纲挈领,却未能概括出全部小说灵魂的信息密码。时至今日,现有的红学研究著作依然难以穷尽“红迷”的艺术梦想,红学研究领域仍然是四季繁茂,一代代研究者      ,每一代人都会有新的发现,所有的发现都指向了小说灵魂的纵深处。

1.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流光溢彩        发掘        提供        前赴后继
B.异彩纷呈        发掘        供应        前仆后继
C.流光溢彩        发现        供应        前赴后继
D.异彩纷呈        发现        提供        前仆后继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清代以来,《红楼梦》产生了无数的研究文章,有的文章对《红楼梦》主题的归纳始终只能提纲挈领,却未能概括出小说灵魂的全部信息密码。
B.自清代以来,《红楼梦》产生了无数的研究文章,有的文章对《红楼梦》主题的归纳始终只能提纲挈领,却未能概括出小说全部灵魂的信息密码。
C.自清代以来,围绕《红楼梦》产生了无数的研究文章,有的文章对《红楼梦》主题的归纳始终只能提纲挈领,却未能概括出全部小说灵魂的信息密码。
D.自清代以来,围绕《红楼梦》产生了无数的研究文章,有的文章对《红楼梦》主题的归纳始终只能提纲挈领,却未能概括出小说灵魂的全部信息密码。
3.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列车一头扎进黑暗,把她们撇在冰冷的铁轨旁边。(《哦,香雪》)
B.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荷塘月色》)
C.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
D.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
2024-03-16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门外是刑场,此处的东门桥是全县唯一的一座铁板桥,桥南桥北水位落差很大,河水倾跌下来,声音很吓人。当地人把这座桥叫作掉魂桥,说是临刑的犯人到了桥上,听到水声,魂就掉了。李小龙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上铁板桥了。他的脚板踏得桥上的铁板当当地响。

天骤然黑下来了,雨云密集,天阴得很严。下了桥,他就掉在黑暗里了。什么也看不见,只能看到一条灰白的痕迹,是马路;黑乎乎的一片,是稻田。好在这条路他走得很熟,闭着眼也能走到,不会掉到河里去,走吧!他听见河水哗哗地响,流得比平常好像更急。听见稻子的新秀的穗子摆动着,稻粒摩擦着发出细碎的声音。一个什么东西窜过马路!——大概是一只獾子。什么东西落进河水中——“扑通”!他的脚清楚地感觉到脚下的路。一个圆形的浅坑,这是一个牛蹄印子,干了。谁在这里扔下一块西瓜皮!差点摔了我一跤!天上不时扯一个闪。青色的闪、金色的闪、紫色的闪。闪电照亮一块黑云,黑云翻滚着,绞扭着,像一个暴怒的人正在憋着一腔怒火。闪电照亮一棵小柳树,张牙舞爪,像一个妖怪。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画横线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她的坚强,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B.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
C.“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
D.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2.文中的叙述人称由“他”转换成“我”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请指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4-03-12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每说起永州,人们一定会想到柳宗元。柳子庙就是永州人民为纪念他而筑建的。因为他的到来,永州山水邂逅了一个伟大的知音,柳宗元从此被称为柳子,永州城,也在中国文学史册上闪烁着动人的光芒,成为千古名城。

永州十年,艰苦卓绝,却未能消磨柳子通过读书著述而求万世之名的心志与信念。十年里,他与村夫野老来往密切,走访,亲自下地劳动,眼界大为开阔,思想也更加深刻。柳宗元在柳州去世后,韩愈为其作碑文,颂扬柳宗元的事迹。南宋嘉定十年,苏轼之作首次被刻碑于柳州罗池庙,世称三绝碑。经过千年的时光流徙,三绝碑保存了下来。不必说的岁月,就是在承平的流年里,也有无数名与利的明枪暗箭,足以让它粉身碎骨一百次。可是,它被保存下来了。这是一座城以世世代代的努力,去表现对一个人最深刻的爱与护卫。

桂花阵阵清雅的香气随着雨雾弥漫,离三绝碑不远处,一棵巨大的丹桂树正如火如荼地开花,整棵树像高高擎着的一大杯红酒,在风中轻轻摇晃着,不时洒落一阵阵酒汁般的红雨。我忍不住从地下拘起一捧,看那无数细细的小花,每一朵都认真地开成四瓣,这满树满地清香脱俗的小花儿,难道是一部离散了的四言诗

柳宗元山水美文之源为永州山水。永州之山不以雄伟险峻而以奇特秀美著称,那些形状奇异的山石,或如城墙城堡,或似牛羊熊罴,或列或跪,或立或仆,千姿百态,凡有石的地方,便有在石缝里顽强生长的成片茂密的山竹、嘉木,山风吹来,偃仰起伏,摇曳生姿,韵味无穷,引起人们的无尽联想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2.画波浪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可改成“在石缝里就会长出茂密的山竹、嘉木,随风摇动”,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024-03-1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