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修辞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2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钟扬说过,“人不是因为伟大才善梦,而是因为善梦才伟大”。他做的很多事情都着眼于十年、百年,甚至千年,哪怕自己看不到开花结果,也要把种子播撒在大地。中国古代形容社会劳动是“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每一个阶段承前启后、周而复始。当前我们有大量空白需要填补,无数未知需要探索,万千新路需要勘测,“春种”具有创新开拓的关键意义。但是,这又是一个十分艰难的选择。         ,愿意竭泽而渔的“短平快”,愿意出现在“秋收”时刻,却惧怕做一个也许看不见收获季节的“春种”人。今天我们太需要钟扬精神的滋养了!习近平同志曾在《摆脱贫困》一书中阐释过“滴水穿石”的时代哲理:水滴在牺牲的瞬间,虽然未能看见自身的价值和成果,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         。当每个人都成为这样的“水滴”,我们何愁不能造就历史的成功契机?不计当下,把个人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洪流,这样的人最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最应该享受时代的荣光。钟扬走了,        ,当这种精神蔚然成风,我们的民族也将释放出更澎湃的创造力。

1.指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2.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24-01-09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主人下马客在船B.秦时明月汉时关
C.终岁不闻丝竹声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023-11-09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四十七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星堆遗址立足于中华文明的历史厚度。悠久绵延的中华文明如同一棵历史沃土培育的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从枝叶可以追溯到根脉。三星堆遗址便与古蜀文明的起源密不可分。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认为:“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是分别位于成都平原至川东及三峡一带的两支青铜文化,其文化面貌有很多相似之处,因而又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大文化圈。自夏时期起,这个文化圈内开始渗入一些二里头文化的因素,而至商时期,又大量接受了二里头和殷墟文化的影响。这就是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在我国考古学文化总谱系中的位置变得非常重要。最早的宝墩文化距今约4500年左右,可谓历史悠久,其积淀亦因之深厚。

       )。格斯曾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以此论断反观三星堆遗址,其文明特征极为显著。从陶器上看,三星堆早期的陶孟与二里头早期的陶孟,除了陶质和大小以外,几无区别;三星堆的“将军盔”,也与河南安阳殷墟的同类器物非常近似。从青铜器上看,三星堆的铜尊、铜罍明显受到了殷商青铜礼器的影响,可知在与彼时中原文化的交流融汇中,古蜀文明得到了较大发展。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的历史高度通过三星堆遗址得到了体现。
B.三星堆遗址彰显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高度。
C.中华文明的文明高度通过三星堆遗址得到了彰显。
D.三星堆遗址彰显着中华文明的文明高度。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D.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要求写出修改后的语句。
2023-11-0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合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______。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长大成人的山谷。台儿沟呢?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有见过它那样觉得_______。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________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__________地下车。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明净          新奇          央求          从从容容
B.清净          惊奇          央求          从从容容
C.明净          新奇          乞求          镇定自若
D.清净          惊奇          乞求          镇定自若
2.下列各项中,和画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下列各项中的引号,和下面例句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
A.苏炳添在奥运会中没有摘金夺银,但他的体育精神备受认可,被网友们亲切称为“苏神”。
B.真是“天凉好个秋”!长沙本地就有句这样的谚语:“九月重阳,移火进房。”
C.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章。
D.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5 . 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改写下面线部分。要求,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大家一致认为:赵立同志是红心向党、追梦筑梦的忠诚战士;赵立同志勇立潮头、奋斗不息,堪称时代先锋;赵立同志是一个文艺标兵,他以服务部队、奉献社会为宗旨;他一向严于律己,是德艺双磐的道德楷模。与会代表一致表示,要以赵立同志为榜样,高唱正气歌,齐奏时代颂,筑牢民族魂,振奋精气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2023-07-2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0-2021学年高一(创新实验班)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碧绿的树叶中,红艳剔透的石榴花骄傲地挺起腰身,亮出娇美的面庞。放眼望去,那朵朵石榴花,就像簇簇火苗。在蓝天和阳光下,石榴花聚合成熊熊燃烧的火海,摇荡着,呼应着,翻滚着,十分壮观。古人曾绘写石榴花胜景: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我顿时感到,这些诗词,描绘的正是眼前这壮美景象。

文人们对石榴的偏爱,不吝笔墨。有的细致描摹石榴形象,大写特写其仪容。诗人透过石榴外表,挖掘其内涵,张扬其精神,不为深秋能结果,肯于夏半烂生姿,不求结果,但求过程。翻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不与桃李争艳,独自盛开在另一个季节,不争不抢,不卑不亢。朵朵石榴花,开在历代文人的笔尖之上。

石榴圆润饱满,浆满汁溢的石榴籽甘甜如饴,是甜美的果实;众多石榴籽密密实实拥抱在一起,常被寄予紧密团结的寓意。石榴的名字可谓琳琅满目,金罂、金庞、沃丹、丹若……贵重的、喜庆的,都赋予在石榴身上。火红的石榴,多籽的石榴,甜蜜的石榴,团结的石榴,或正契合了人们祈愿的生活的样子吧!

1.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B.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
C.“啊!地狱?”我很吃惊,“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D.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比喻相似性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火红、多籽、甜蜜、团结的石榴,或正契合了人们祈愿的生活的样子吧”。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7 . “无边无际的绿,在晨曦下浩浩荡荡,如绿透了的海,苇尖上挂上了一层淡淡的亮色,那是阳光爱意下羞涩的点缀。”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对偶   拟人B.比喻   排比
C.比喻   拟人D.排比   借代
2023-04-04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横州市横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对下列诗句所运用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典)
B.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情景交融)
C.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夸张)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借代)
2023-01-07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突然像有一双手从我脑后伸过来,不由分说地为我关闭了世界的音响,只留一个水与鸟的音频。啊!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百鸟的流啭飞鸣,顷刻间被放大许多倍,种种的高歌浅唱像刚刚洗濯过似的清晰亮丽,升腾飞舞,喧闹着整个苍穹。你听,大天鹅的鸣叫时而像射出的金箭,时而又像诗人的孤吟;无数的凤头百灵,仿佛已被天空融化,在一片蔚蓝中显现凄清的美声,你却看不见它们飞翔的影子;还有尖尾鸭飞翔时“嗖——嗖——”的声音,像是谁在弹拨绷紧的弓弦,而后,水面上便立起无数挺拔的羽尾,搅着一朵朵小浪花,原来是它们扎进水里找到食物,完成了一个优美的倒立;细听,在草丛和芦苇的深处,藏着一部柔柔的摇篮曲,唧唧喳喳,无始无终,那是刚刚出壳的雏鸟在向父母要吃食,它们必须在夏天长大,然后跟随父母飞到南方过冬。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段中第一个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著作——《本草纲目》。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她是一位老太太,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聋子。
D.坚强、纯洁、自律、公正——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2.比喻具有相似性,通感具有转移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在草丛和芦苇的深处,藏着一部唧唧喳喳、无始无终的柔柔的摇篮曲,那是刚刚出壳的雏鸟,他们必须在夏天长大,然后跟随父母飞到南方过冬,是它们在向父母要吃食。”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023-01-06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宁晋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色主题电视剧《觉醒年代》在央视开播后,口碑持续___,形成收视热潮。该剧情节进展到高亢处,“吾辈当自强”的弹幕会同时涌起,甚至引发网络“催更”。此剧讲述一个关于“觉醒”的故事。革命先辈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从一本杂志《新青年》起步探索中国道路,用实际行动唤起一个时代的觉醒。陈延年、陈乔年兄弟艰苦的思想探索,北大学子在紧要关头的群体奋起,都给当代青年观众提供了一个世纪前同龄人的艺术___。无论哪个时代的青年人都能从这些故事中看到民族生命的“青春成长史”,进而和自己的生命形成一种对照体验。19世纪90后和20世纪90后,这两代90后,通过电视剧跨越一个世纪历史长河的精神面对面,形成了同频共振。“敢于努力救国之新青年,筋骨强,方能气力雄”等台词虽朴素却___,让观众真切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青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矢志情怀和___的革命品格。很多观众沉浸剧中,与百年前的人物共情,随他们思考时代命题,体悟初心使命,发出“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责任,我也想做有为青年”的感悟。此剧就像一枚炸开的烟花,直击年轻观众的情绪燃点,在朝气蓬勃的心灵深处,播撒下伟大理想、崇高信仰、坚韧精神的种子,感召他们勇于承担时代责任。这就是新的“觉醒”。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发酵       形象       掷地有声       革故鼎新
B.增长       形象       振聋发聩       敢为人先
C.发酵       镜像       掷地有声       敢为人先
D.增长       镜像       振聋发聩       革故鼎新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     
A.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杜牧《阿房宫赋》)
B.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C.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曹雪芹的《咏螃蟹》)
D.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庄子·养生主》)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2023-01-04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