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简明、连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8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翻阅古诗词典籍,可以发现描写清明的古诗词      ① 。近日从众多作品中选择一些来读,我感觉到诗词中清明的意蕴,大致离不开几个关键词。

哀愁。例如       a       ,它算得上是描写清明最脍炙人口的一句。可以想见,清明雷声滚滚,落雨纷纷,山河依旧在,故人却不复来。诗句将离别的哀愁写得。同样写哀愁的还有     b     。暮雨之中,面对一抔黄土,人在哭泣不能自已,而九泉之下的亲人却寂静无声难以回应。天人相隔,思念绵长。这些诗句无不在提醒我们,人生短暂,应秉持一颗感恩的心去怀念那些曾经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亲友。

清明时节,哀愁免不了,豁达      ③      。例如,       c       ,这是诗人劝人们好好把握当下。还有     d     ,人生不论贤愚,都统归于黄土。所谓知死好生,许多人年岁渐长,参加丧礼的次数渐渐频繁,豁达也因此而生。是的,见惯了生死、看淡了生死,不就更容易拿得起、放得下,更容易坦然淡然、一心清明了嘛。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句子中的“可以”与文中加点的“可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刚才读了几遍,你这篇文章写得确实还可以。
B.你这张嘴真可以,把他们一群人批驳得哑口无言。
C.继续努力吧,你一定可以取得更优异的成绩的。
D.把这些任务都做完后,你就可以离开了。
3.将下列诗句填入文中括号处,最恰当的是(     
①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②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③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A.a①,b③,c②,d④B.a②,b③,c①,d④
C.a④,b③,c②,d①D.a④,b③,c①,d②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地震发生时,你知道该如何进行自救吗?

中国救援队队员马洪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一旦发现破坏性地震,留给每个人的时间只有大约12秒,这12秒被称之为黄金自救12秒。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方法。马洪明表示,地震发生时,如果     ①     ,且室外比较开阔,可以力争迅速跑到室外避震;如果所处的是楼房二层或以上,且室内避震条件和建筑质量较好,     ② ,因为地震时震动时间短、强度大,人往往无法自主站立,很难迅速从楼内跑到室外,应优先选择立即躲避在室内的卫生间、储藏室、浴室等开间小、有承重墙或支撑物的地方,或者是坚固的桌子、床、茶几、沙发等家具旁,这些地方在房屋垮塌时容易形成三角空间。

地震发生时在高楼中,     ③ 。一旦断电,上不来下不去就卡在里面出不来了。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可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4-06-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文艺从源头开始就与西方文艺走出了迥然不同的道路,西方从史诗起源,中国以抒情诗发端,这种差异奠定了两千年来中西文艺判然有别的风貌和气质:西方重叙事,中国重抒情;           。中国戏曲作为融合了几乎所有传统艺术成分的结晶,充分展现了其抒情写意的特点。①中国现代戏剧影视创作虽然受西方影响,更偏重于叙事写实;②但仍然有一些艺术家致力于从中国传统艺术中汲取营养,③形成了富有抒情写意味道的艺术风格。《繁花》作为一部篇幅长达30集的电视连续剧,着力的重点并不在叙事,而在于情感的抒发、意绪的表达、气氛的渲染和意境的营构。换言之,该剧的叙事是为抒情服务的,叙事是表皮,抒情是核心,叙事是手段,抒情是目的。很显然,这是该剧与当下主流电视剧的一个重要区别。

中华民族向来讲究“以和为贵”,“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要义;中国人历来崇尚“乐天知命”,“乐”是中国人生命情感的底色。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传统文艺的最大特征,就是“中和”,即所谓“温柔敦厚”,因此文学艺术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不能走极端,即所谓“过犹不及”。总之,我们的传统文艺追求的是调和、平衡、和谐,反映在传统戏曲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悲喜交融、苦乐相错,我们的传统戏曲中从来没有彻头彻尾的悲剧,也没有彻头彻尾的喜剧,悲剧当中必然包含喜剧的成分,喜剧当中也不乏悲剧的元素。所以说,中国传统戏曲几乎每一出戏都少不了丑角,都不缺乏喜剧性因子,故而有“无丑不成戏”之说。《繁花》虽然并非一部喜剧,但在其中却随处可见喜剧性的人物、台词、场景、情节和氛围,这是它与当下大部分电视剧的又一重要区别。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无丑不成戏”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B.但是,她们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
C.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
D.“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
2.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
①中国现代戏剧影视创作虽然受西方影响,更偏重于叙事写实;
②但仍然有一些艺术家致力于从中国传统艺术中汲取营养,
③形成了富有抒情写意味道的艺术风格。
3.请在横线处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连贯完整。
4.请结合文段,概括电视剧《繁花》与其他电视剧的区别,每点不超过10个字。
5.读书小组邀请你为《赤壁赋》做评价。请结合文本第二段的主要观点,拟出评价要点。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24-05-26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第一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活中最常见的静电是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成因复杂多样,科学家至今还没有完全透彻地理解这种现象。现在公认的影响因素有:材料本身的性质、局部的粗糙度、摩擦的力度、环境湿度等等。摩擦能生静电,但 A ,如在太空中,太阳光中的高能紫外线和X射线照射物体时,会把电子驱赶出来只留下一层正电荷,也会形成静电。

①生活中,静电电荷量极小,②电流也很微弱,③虽不会让人致残致死,④但给人们带来的烦扰俯拾皆是。⑤在危险场合,⑥静电可能酿成大祸,⑦如有的面粉厂就因对静电防范不严格而发生可怕的粉尘爆炸。虽然大多数静电有害无益, B     ,让静电按照人们的意志行事,也能创造价值。对静电最成功的使用案例应该是复印机。它先在半导体上布满静电,再用光照射不该有字的地方,把这里的半导体变成导体,消除此处的静电,留下未被照射的静电区域吸附碳粉进行复印。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24-05-26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考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代花事是由大的背景推送出来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的一大特点便是日常化和大众化。宋人对花的赏爱,很少再有狂欢式的热烈,也并非附庸风雅,佯装高雅之态,而是把花事作为生活中每一天里的一点温暖,一份美丽的点缀。①从宫廷到贵胄到平常人家,买花卖花、种花赏花、咏花送花,故而寄托心志、传递友情、吟咏花事之作不胜枚举。宋人花事是很商业化的,但不妨碍它浸润诗意。②市声是人间烟火里也会捕捉的风雅,就宋徽宗的《宣和官词》中也曾提及此事。③旅店用日送鲜花的方式慰藉客中情怀,也成了当时一种日常化的服务。

④宋人爱花,远不止于此。无论是杨万里言及的胆样银瓶玉样梅,李弥逊笔下的睡梦里,胆瓶儿,枕畔数枝,林希逸眼中的胆瓶花在读书床,还是赵孟坚描绘的便须著个胆瓶儿,夜深在,枕屏根畔。这些诗词都是讲人们睡觉时枕旁边要放个胆瓶,而胆瓶里自然要插花,即算是如此日常的事也要有花相伴,花事对宋人生活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1.下列句子中的“连”与文中加点的“连”,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你还是再斟酌一下吧,这两句话连不起来。
B.这出话剧颇受观众喜爱,我们连演了一个多月。
C.这果子连皮一共三十斤,已经装好准备发车了。
D.你怎么连他也不告诉一声,你应该跟他提前说说的。
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24-05-26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科技的赋能下,人类过去几十年在信息收集、研究、疾病治疗和医患沟通等方面完成了众多创新——从望闻问切到用可穿戴设备监测健康数据;从治病到治未病;从医生为主到 A ,让患者也参与到疾病的管理。

①随着新兴技术与医疗行业的逐步融合,②新兴技术将会进一步为医疗赋能,③增加智慧医疗建设的进程。④当前医疗科技行业正方兴未艾,⑤尤其是在AI、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蓬勃发展下,⑥这些技术的集成在疾病监控、辅助决策、健康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⑦为现代化智慧医疗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⑧使患者就医更从容,医者行医更轻松。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便是AI技术在医疗当中的应用。医生常要面对海量的医学数据,以影像科医生为例,AI技术可以帮助他们在海量影像中, B AI技术帮助医生减少了重复劳动,使他们可以专注于诊断。此外,AI还可以快速圈定病灶,提供结构化报告,有助于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大大提高效率。可以说, C ,为我国医疗科技打开了一扇大门。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
3.请将下面的句子改成一个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你好生活》这档节目主要面向年轻观众,既突出了青春视角,也营造出了一种难得的历史纵深感,是一个搭建起青年与历史对话桥梁的节目。

2024-05-18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银川一中、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联合考试二模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村落作为乡土生活的基本社区,以血缘为纽带,以地域为限制,构成了社群关系和地缘关系上的相对疏离和隔膜。

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概略而真切地描绘了村落的狭小和疏离。        这是他所栖居的园田居村落的规模和格局。        这是描绘园田居与其他村落之间相互疏隔的境况。这样的境况,令人想到春秋时代老子所描绘的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寡国小民状态。重情守义的村民在由疏离与隔膜构成的空间和心理的双重屏障所创设的相互认同和相互信任的环境里过着纯朴而现实的生活。

        在村落中或村落间的交往,是熟悉者之间的自然往来。一方面,自然的繁茂与乡亲间的殷勤是相互映衬的;另一方面,乡亲间的交往,是非功利的、无目的的,是乡亲情义需要的自然交往。费孝通说相对于城市或工业化社会的机械的团结,乡村情感是一种有机的团结机械的团结是以功利为目的的、社会契约或法制化的组织。乡村的有机团结,是素朴单纯的,也是亲切自然的。

        这样的会饮欢悦,简朴之至,然而,正是在这极致的简朴中,人之为人的生之情愫得到了滋养和张扬。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诗句,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①“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②“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③“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④“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A.④②③①B.④①②③C.②④③①D.②④①③
2.下列句子中的“自然”与文中加点的“自然”,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
B.大家都被这个小动物萌化了,深切地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神奇力量。
C.这个公园里的花草都是自然繁衍的,没有人刻意去设计和布置。
D.他的演技非常好,演得很自然,身上那股亲民的气质很到位。
3.请把文中画波浪线的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天鹅事件是指难以预测,但突然发生时会引起连锁反应、带来巨大负面影响的小概率事件。灰犀牛事件是指明显的、高概率的却又屡屡被人忽视、最终有可能酿成大危机的事件。,介于两者之间的大白鲨一词近期受到了关注。如果说新冠疫情的发生是黑天鹅事件,那么疫情在多地重复反弹就属于大白鲨事件。?第一,大白鲨分布很广,具有普遍存在性;第二,大白鲨攻击性很强,几乎没有天敌,破坏力强;第三,它的行动没有明显规律,也就是随机游走。

针对大白鲨事件的特性,研究风险的理论亟待革新。过去,我们所处的世界大部分时候是常态世界,而主流的经济学理论或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假设是理性预期,比较适合解释常态世界。然而,人类过去曾经面临的很多时期以及当下面临的状态都属于非常态世界,而且常态世界的很多规则、规律或者经验很可能并不适用,。因此,为了尽可能规避风险,需要在理论创新上下功夫。

1.请结合材料概括“黑天鹅”事件和“大白鲨”事件有何异同?
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用“黑天鹅”“灰犀牛”“大白鲨”等动物的名字命名某个事件,有何好处?请简要概述。
2024-05-09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食物闻着臭、吃着香的感官体验与人们的嗅觉有关。

人闻气味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鼻前通路,即通过鼻腔黏膜上的嗅觉细胞感知外界气味;另一种是鼻后通路,即通过口腔和咽部来感知气味。      A      ,直达鼻根的嗅觉细胞,就是到气味的过程。鼻后嗅觉是食物进入口腔,气味通过口腔后部与鼻腔连通的管道,再到达嗅觉细胞,就是到或到味道的过程。人们吃东西时,鼻后嗅觉远比鼻前嗅觉强烈,这是因为食物进入口腔后,伴随温度改变、充分咀嚼以及多种酶参与的化学反应,鼻前嗅觉和鼻后嗅觉往往有很大的不同,丰富了      B      

      C      ,是因为其蛋白质分解生成具有挥发性刺鼻气味的硫化物等物质,被人鼻腔中的嗅觉细胞感知。当你吃下第一口螺蛳粉、臭豆腐等食物后,鼻后通路就会立即启动,并迅速在嗅觉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这些食物的气味发生变化是鼻后通路被激活导致的。而且螺蛳粉、臭豆腐等食物丰富的氨基酸成分,在咀嚼过程中,这些食物会被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分解成具有鲜味的氨基酸,进而变得鲜美可口。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最后一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做修改,并将正确的句子填写在答题卡上,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24-05-08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平罗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造纸术发明之后,由帖而衍及帖的内容、风格、流派等诸多方面,形成了内涵丰富、体系庞杂的专门学科——帖学。帖学一脉直至清代大兴考据,碑学崛起而渐成式微。(             )。碑学的形成与建立虽然从时间上晚于帖学,但碑学崛起后, ,几欲取帖学体系而代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许多思想敏锐、个性强烈的书法家开始溯本求源,进行了多方面的探求,或者追溯唐碑之源,在帖学基础上融入篆籀笔意,或者冲决既有法度与程式的藩蓠, 。在这些内容繁富的碑刻上,人们出的最多、最突出的感觉便是金石气。远古的钟鼎彝器秦砖汉瓦等,其书法文字或铸或刻,皆凝重古朴,浑厚峻迈,加之沧桑变幻,风雨剥蚀,这些金石文字又朦胧浑穆,扑朔迷离。由此而令观者充满无穷的遐想,幽远而神秘。这显然是由书法文字物质载体的特殊性能导致人们对其美感意韵的审美追加的结果,也就是人们透过历史时空出来的审美感觉的原因。正如帖派书家将被其 ③     二王书札中流溢的平淡儒雅、超逸俊奥、神采飞扬视为最高的理想模式,即书卷气之审美境界一样,这种碑铭文字所独具的金石气,亦可称为碑派书家所迷恋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审美境界。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25个字。
2024-05-0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