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准确、鲜明、生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1 . 结合材料内容,完成小题。
鲁迅的杂文,有的洋洋万言,如重磅炸弹;有的寥寥百字,似锋利匕首。所有作品中篇幅最短的,当属《为回答某牧师而作》,竟简短得只有一问一答,不足三十字,文章具体内容如下:
问:“你为什么不学得和羔羊一样驯良?”
答:“我怕你把我身上的毛剪个精光。”
鲁迅这篇文章十分简洁,同三段论省略式的运用有关。其中“我怕你把我身上的毛剪个精光”是这个三段论推理的小前提,请依据三段论的推理方式,结合具体情境,补写该三段论的大前提和结论。
①大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前提:我怕你把我身上的毛剪个精光
③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6-1 记念刘和珍君课后作业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有一种常见的农业生产模式——桑基鱼塘,堪称世界传统循环生态农业的典范,不仅收益比种粮食高很多,且能保护生态环境。它的缘起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其时,古太湖流域洪涝灾害频频发生,当地民众因地制宜,将地势低洼处深挖为鱼塘,塘泥堆在鱼塘四周形成塘基,塘基既可防洪,亦可供种植。五代时期,当地劝课农桑。人们发现淤泥上生长的桑树格外茂盛,便开始在塘基上种植桑树。由此,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模式初步形成。明清时期,桑基鱼塘得到快速发展,在湖州地区广为推行,一时间,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创造了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经济效益的桑基鱼塘,造就了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灿烂历史,苏湖熟,天下足之美誉也得以成就。

然而,20世纪90年代,长三角地区进入城市化阶段,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营桑基鱼塘的人越来越少,桑基鱼塘规模不断萎缩。当地居民重鱼轻桑,不断毁桑扩塘,桑基和鱼塘比例逐渐失衡,水塘生态系统失衡;加之河道淤积,水体污染,鱼的成活率和品质大大降低。

1.请根据材料第一段内容,为“桑基鱼塘”创建百度百科词条,完成词条“概念阐释”部分。不超过70个字。
2.请以“古太湖流域的民众”为主语重组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如今,在当地政府的治理下,一方方鱼塘、一片片桑林造福当下,构成了天地之间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请拟写一副对联,表达对桑基鱼塘这一农业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喜悦。
4.(附加题1)请以“桑基鱼塘”作为开头,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整句。可以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5.(附加题2)为了让桑基鱼塘这颗“明珠”重放光彩,请结合材料给当地政府提三条建议。
7日内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学习逻辑有助于准确地表达思维和严密地展开论证。有人说,不学习逻辑也能有逻辑地进行思考,照样写出好文章。的确,人不是先学了逻辑才会思考的,正如不是先学了语法才会说话一样。但是,     ① ,不学习逻辑起码有两点问题,一是遇到不合逻辑的话或文章,不能做出逻辑分析;二是对自己所写文章中的逻辑错误不能及时发现,更不能从逻辑上分析出错误原因。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例子,如这个厂的领导很重视思想工作,在领导班子中没有人不认为政治思想工作不重要,这句话中没有人不认为政治思想工作不重要是三重否定判断,实际意思是      ② ,与前一句重视思想工作相矛盾。再如,科技人员都应学外语,我不是科技人员,所以我不必学外语,这是一个错误的推理,违反了三段论的推理规则。又如著名的濠梁之辩,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使用诡辩术,把惠施说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中的异类不可以相知、相比的偷换成了,违反了在一个论辩过程中论题必须同一的同一律要求。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下列选项和“濠梁之辩”中庄子所犯逻辑错误相同的一项是(     
A.我坚信一位哲人的话——“不要相信任何人!”
B.《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C.阿Q被闲人欺负后,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
D.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日,一段“无臂男子免费乘地铁被要求出示残疾证”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流传甚广。视频中,一名明显双手残疾的乘客乘坐地铁时欲体验无障碍通行,被工作人员拦住,要求出示残疾证。该乘客表示,工作人员非要出示残疾证才能证明他是残疾人,而有些残疾人本身就不便携带和出示证件。对此,地铁客服表示,地铁官方规定必须出示相关证件,核验后才能享受无障碍通行服务。

1.该事件发生以来迅速发酵,热传视频下多条评论获赞过万。请阅读以下评论,选出你最不赞同的一条,并说明理由。

网友甲:呵呵太死板了,工作人员瞎了吧!必须开除!如果是我检查,统统放过去,管他什么破规定!

网友乙:也对,现在的骗子多,不得不防!要是不查的话,我把胳膊藏衣服里,弄个假肢挂外面,今后岂不地铁自由了?

2.事态发酵后,当地地铁运营方打算在官方微博发表声明,声明草稿中有4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近日,一个残障乘客乘坐我公司轨道交通未能由特殊通道通行,这给乘客带来不便,对此,我公司感到很对不起。该事件中,我们的人现场处置问题不周,未能妥善维护乘客出行权益。在此,我们诚恳接受广大网友的拙见,我们将持续优化特殊乘客的出行服务,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2024-05-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请从《红楼梦》《祝福》《边城》《老人与海》中任选一个人物,以“你的形象深深地打动了我”为开头,写一段文字,谈谈这个人物打动你的原因。
要求:符合人物特征,不超过100字。
2024-05-2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调查语文学科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太震撼了!青海湟中鲁沙尔高跷社火走向河南春晚。高跷演员的表演和舞台背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带给观众      ①     之感的同时又带着一丝神秘的色彩,精致的装造配上铿锵的鼓点……美妙绝伦的龙舞横空出世。

追溯鲁沙尔高跷,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从明代洪武年间就从中原地区传到湟中鲁沙尔地区,鲁沙尔成为青海地区最早表演高跷艺术的地方之一。如今在一年一度的社火表演中高跷高度已经达到3.6米,堪称全国之最。高、悬、巧、奇是鲁沙尔高跷的特点,2013年,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每年正月十二、十四、十五、十六都是鲁沙尔高跷演出的日子,鼓声一起,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就会      ② ,共同观看这项传承了六百多年的非遗社火。

鼓、锣、钹苍劲有力,社火的锣鼓点子是社火的“灵魂”,起着指挥的作用。参与录制的队员中,很多队员都是拥有十几年表演经验的老面孔,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队员们为了让青海非遗文化在舞台上 ,哪怕再辛苦,都没有人喊累喊苦,我们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他们对这项非遗技艺的热爱,同时也看到了作为非遗传承者的坚持。

新时代条件下,鲁沙尔高跷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蜕变,为这门民间艺术赋予了新内涵和新表达形式,使鲁沙尔高跷走出了“深闺”,走出了青海,赢得了万千受众的喜爱。

(《湟中高跷如何走上河南春晚?》,改编自《西宁晚报》)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3.除了湟中区鲁沙尔镇的高跷社火外,我省还有很多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请你介绍一项本省文化遗产。要求:注重人文内涵,语言表述流畅,不超过80个字。
2024-05-2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立春东风回暖早”,雪雨过后,春的爱音就已经响起。①大地还是一片沉寂,随着日子的深入,使积雪加速融化,溪流不断充盈。原野的萧索在悄悄隐匿,空气不断擦拭着清新。

春寒还是料峭,禽鸟却早早收到了季节的消息。“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大清早,鸭子们就在池塘里扑腾翅膀,尽情滑翔一段,激起如雪的水花和急速的波浪,然后,一个猛子扎下水去,再冒出灰灰绿绿的身子来。这在冬天是难得一见的。这些温驯的憨憨的鸭子,已振奋着精神,叫时光变得灵动起来。因为燕子、寿带、柳莺等候鸟尚未归来,麻雀就当仁不让做起了主角。它们尽可能组成团队,斜斜地掠过空中,又急急降落在田野和山坡。②它们还喜欢选晴好的一个中午,在屋檐上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那些鸣叫有些嘈杂,但音色褪尽了凛冽天气里的喑哑和低沉,变得圆溜起来,把一个院子浸染得暖暖和和的。至于喜鹊,很明显,身子变圆润了,长长的尾巴翘得老高了,那么一上一下地抖动,颇有劲道,很骄傲的样子。③顶着“百舌鸟”光环,乌鸫每天不敢闲着,除了在觅食以外,就是反复练习和表演歌唱。各种唱法十分娴熟,声音婉转如在吟诵诗篇。④这位音乐家的天赋,“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这句诗的不吝赞美,真没有吹捧的意思

1.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个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原野的萧索在悄悄隐匿,空气不断擦拭着清新。
B.春寒还是料峭,禽鸟却早早收到了季节的消息。
C.鸭子们的扑腾激起如雪的水花和急速的波浪。
D.这些温驯的憨憨的鸭子,已振奋着精神,叫时光变得灵动起来。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病句,下列对共其句类和语病修改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①成分残缺,可删除“使”,让积雪、溪流成为句子主语。
B.②语序不当,“一个”表示数量,应放在“晴好的”之前。
C.③句式杂糅,可改为“除了觅食”或“在觅食以外”。
D.④中途易辙,在“入春解作千般语”前加“对于”或“对”。
3.有人根据材料的场景画了一幅画,请为这幅画写一首题画诗,可化用材料中的诗句。要求:写五言四句,体现画面内容和意境,平仄不做要求。
2024-05-16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五)语文试题与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8 . 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学校近期要举办一次戏剧节,你所在的班级准备表演课本剧《雷雨》。
(1)请你用不多于20个字,以对偶形式为你班的节目写一条宣传语;(2)选择一种媒介来宣传这个节目,用不多于30个字阐明这种媒介在宣传功能上的优势。
2024-05-15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二)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9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是先把插头接入电源,再用数据线连接到手机,还是先把数据线连接到手机,再把插头接入电源,答案是前者。有时你插拔开关看到的闪亮火花,大多就是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浪涌。将充电器接入手机再插电源,可以视作直接把手机接在电源上, ①     ;而反过来,先插充电器再连手机,它已经是接通状态了,输出已经稳定,从而不太会出现浪涌电压。充完电在拔下充电器的那一刻,也会产生反向瞬时电流,加速电池的老化,据此你就可以科学判断充电结束先拔手机还是先拔插头。

有人认为不配套的充电器会导致电池短路,影响使用寿命。实际上,充电器内部一般都会带有智能芯片,它能识别手机所需的电流电压从而进行调整,比如说,你购买的是快充头,但     ②     ,快充头就会自动调整为适合手机的输入电量。有人抱怨快充头不起作用,实际上就是这个原理。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材料说“据此你就可以科学判断充电结束先拔手机还是先拔插头”。请结合材料,使用因果关系的复句推断充电结束后的正确做法。
2024-05-14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宜昌、荆州、荆门高三五月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面是某学校给家长的一则通知的初稿,其中有三处表达不够准确、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最近流感盛行,主要症状为鼻塞、流涕、头疼、四肢无力。早上来校前,请做好晨检。如有以上症状,请及时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并上报老师。注意平时勤开窗,多通风;让孩子多饮水;确保孩子多睡觉,防止过度疲劳。祝孩子们身体健康!

2024-05-1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外国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