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准确、鲜明、生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结合材料内容,完成小题。
鲁迅的杂文,有的洋洋万言,如重磅炸弹;有的寥寥百字,似锋利匕首。所有作品中篇幅最短的,当属《为回答某牧师而作》,竟简短得只有一问一答,不足三十字,文章具体内容如下:
问:“你为什么不学得和羔羊一样驯良?”
答:“我怕你把我身上的毛剪个精光。”
鲁迅这篇文章十分简洁,同三段论省略式的运用有关。其中“我怕你把我身上的毛剪个精光”是这个三段论推理的小前提,请依据三段论的推理方式,结合具体情境,补写该三段论的大前提和结论。
①大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前提:我怕你把我身上的毛剪个精光
③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6-1 记念刘和珍君课后作业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千年来,写泰山的诗里最好的,我以为是诗经的《鲁颂》:“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岩岩”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很难捉摸,但是登上泰山,似乎可以体会到泰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詹即瞻,说是在鲁国,不论在哪里,抬起头来就能看到泰山。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对泰山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好发出一连串的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惑矣!”完全没说出个所以然。这倒也是一种办法。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杜甫诗《望岳》,自是绝唱,“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一句话就把泰山概括了。杜甫真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这一句诗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的忠悯。相比之下,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就有点洒狗血。李白写了很多好诗,很有气势,但有时底气不足,便只好洒狗血,装疯。他写泰山的几首诗都让人有底气不足之感。杜甫的诗当然受了《鲁颂》的影响,“齐鲁青未了”,当自“鲁邦所詹”出。张岱说“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这话是对的。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郦道元写三峡可以取法。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刻琢精深,以其法写泰山即不大适用。

1.文学作品中感叹号用法丰富,有时极具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中感叹号的用意。
2.你觉得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对泰山的描写是否与本文段的观点相符?请陈述理由。
2024-03-1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继“社交恐惧症”“热度排斥症”之后,一种新型“病症”—“文字讨好症”出现。大家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这是刚需”,有人认为“被戳中了”,还有人感觉“被冒犯到了”。

所谓“文字讨好症”,指的是人们在线上用文字聊天时,会习惯性地添加一些语气词或者特定符号对语言进行“软萌化”,以达到讨好的目的。比如:“好的”会说成“好呦”“好哒”“好滴”,“收到”说成“收到啦”“收到哈”“收到了哟”……真是【甲】蔚然成风。某网站以“语言通货膨胀”来形容这一现象的确【乙】淋漓尽致,但“语言通货膨胀”一词并没有流行起来。

文字讨好,“症”从何来?在当前的大背景之下,网络成为了人们社交的主要阵地之一。网络虽然便利了人们的交往,却阻隔了情感的传达,人们的【丙】咫尺天涯之感更加强烈,为了弥补这一缺失,可爱的语气词和表情包成为了传达我们情感的工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字讨好症”不是为了讨好,而是为了避免歧义和误会。与其因【丁】言不由衷引发矛盾,不如多打几个字或加上各种辅助修饰——好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真实意思

1.文中加点的四个成语,有三个使用错误,请修改。
2.文中划线句子中的破折号换成逗号好不好?为什么?
3.“语言通货膨胀”和“文字讨好症”是针对同一现象的两种不同的命名,为什么后者成为了信息时代的网络“热词”?请简要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又坐在那儿看云,但好看的云彩都变了脸。刚才,天上的云还是白白的,像城关染坊漂染出来的一匹匹白布,(飘悠/飘荡)在天上,变出猪、狗、羊、骆驼、老虎以及篷篷车一类的玩意。听二狗叔叔唱曲儿的短短(工夫/功夫),一块块、一条条洁白的云彩,在天上被缝连在一起,一片黑黑的乌云,像姥姥家烧柴的铁锅,翻扣在我俩脑瓜顶上。一群群水燕子尾巴一剪一剪的,像是要剪破满天乌云,让银河水(倒/漏)下来似的;它忽儿闪电般地钻上云天,忽儿又“啾啾”地鸣叫着,从我俩面前飞掠而过。眨眼光景,______。我和小琴来不及往家里跑,急忙躲进枣林旁边的一个三角窝棚。

1.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飘荡   工夫   B.飘荡   功夫   
C.飘悠   功夫   D.飘悠   工夫   
2.将下面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画线处,请写出正确的序号。
①先是“滴答滴答”铜钱大的雨点          ②溅起一股股尘烟
③天当真被燕子尾巴的“剪刀”剪开了一个口子          ④叩打在地面上
⑤接着雨点连成了千万条线          ⑥滂沱的大雨从天而落
3.有同学认为,文中“像姥姥家烧柴的铁锅”改为“像剧院里的黑色幕布”更形象。你是否认同他的看法?请说明理由。
2024-03-0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按要求选择。

(1)下列各项语言表达没有逻辑错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后四十回历来被世人所诟病,因为它是后人续写的。
B.宝玉只要与整个封建家族决裂,就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真正爱情。
C.《红楼梦》是人们公认的经典,所以被高中教材选定为必读书。
D.“金陵十二钗”都以悲剧结局收场,只有李纨、巧姐得以幸免。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在2023年新一轮榜单中,上海老字号数量依然名列全国各省份榜首。但仍有一些耳熟能详的上海品牌被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由此,如何与时俱进地增强消费者的文化认同依旧是上海老字号难以回避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要求老字号所构建的文化认同,必须与当下的审美认知和物质需求相统一。

①然而文化认同难以维系当代消费者与品牌的情感联系
②消费者对于老字号的文化认同来自民俗活动的开展和生活观念的承袭
③文化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对所属文化的价值肯定和心理上的归属感
④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对老字号品牌存在过时土气的刻板印象
A.①④③②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
2024-02-29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6 .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中国的乡村“是一个‘熟人’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乡亲的交往,全凭相熟度、关系度。请你根据《乡土中国》相关内容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写出对“熟人社会”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不少于80字。

2024-02-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他舒服地靠在椅背上,从烟斗里喷出一股浓厚的蓝烟:举例来说,观察的结果说明,你今早曾到韦格摩尔街邮局去过,而通过推断,却知道了,你在那里发过一封电报。

我说:对!完全不错!我真不明白,你是怎么知道的。那是我一时突然的行动,并没有告诉任何人啊。

他看到我的惊讶,得意地笑道:这个太简单了,简直用不着解释,但是解释一下可以分清观察和推断的范围。我观察到在你的鞋面上沾有一小块红泥,韦格摩尔街邮局对面正在修路,掘出的泥土堆积在人行道上,走进邮局的人很难不踏进里面。那里的泥有一种特殊的红色,据我了解,附近再没有那种颜色的泥土了。这是从观察上得来的,其余的则都是凭借推断。

那你是怎么推断到那封电报的呢?

今天整个上午我都坐在你的对面,并没有看见你写过一封信。在你的桌子上,我也注意到有一大整张的邮票和一捆明信片。那么你去邮局除了发电报还会做什么呢?除去其他的因素,剩下的必然是事实了。

(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四签名》)

1.下面各项加点的词,分别与文中加点的该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改造我们的学习》)
B.呜呼,我说不出话,以此记念刘和珍君。(《记念刘和珍君》)
C.但他信里有些话是错误的,政治犯上镣,并非从他们开始。(《为了忘却的记念》)
D.它的外形和剑鱼十分相像,除了那张大嘴。(《老人与海》)
2.结合《逻辑的力量》单元知识,请判断上文福尔摩斯运用了哪种推理方法(     
A.归纳推理B.演绎推理C.假言推理D.类比推理
3.从逻辑推理的角度看,福尔摩斯的结论未必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了促进自主合作学习,银川一中语文兴趣小组以单元篇目为依托,建立学习任务群,围绕群文比较探究分析。请按照下面的示例,为这个单元的群文拟写一个主题并分析原因。

示例: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玩偶之家》 《迷娘》(之一) 《致大海》

探究主题:丰富的心灵

原因分析:娜拉与丈夫的激烈冲突表明了妇女解放、个性解放、社会解放的鲜明立场;迷娘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对威廉朦胧的爱恋,表达了对美好世界的追求;普希金向大海倾诉,抒发了热爱自由、崇尚正义的热烈感情。这些作品反映了不同的社会风貌,展示了多样的文化现象,表现了人类广阔而丰富的心灵世界。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记念刘和珍君》《包身工》《荷花淀》
探究主题:                  (不超过5字)
原因分析: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劳动创造美好未来”这句家喻户晓的公益广告语,曾深深地印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脑海中,并在       中影响着很多人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焕发抖擞的劳动精神面貌。但近年来劳动教育的缺失,让一些青少年劳动价值扭曲、劳动技能欠缺,特别是在溺爱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数小孩,想过安逸舒适的生活,但又不愿意劳动,一些人在工作岗位上不知道怎样劳动,工作责任感欠缺,工作技能单一,怕吃苦、怕受挫折,不以劳动为荣,反以劳动为耻。

加强劳动教育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也是一个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过程,不可能            。就学校教育来说,要将劳动教育列入必修课,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年龄段编制详细的劳动教育大纲,编印不同的教材体系,制定不同的考核办法,中小学要全力走出应试教育怪圈,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就家庭教育来说,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劳动机会,教孩子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切忌事事包办。就社会教育来说,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正面典型宣传和负面典型鞭策,让劳动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学校积极响应劳动主旋律,组织开展以“劳动光荣,创造伟大”为主题的校园活动,现就如何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向同学们征集意见,请你根据文本内容任写两条。
2024-01-3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渔父

《楚辞》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1.渔父对屈原的劝说,实际上包含了一段严密的逻辑推理。请结合划线部分内容,根据下面提示写出渔父的推理过程。
(1)大前提:
(2)小前提:
(3)结论:
2.屈原的反驳并没说服渔父。请你分析以下材料中,歌德的反驳是如何巧妙还击对方的。

诗人歌德到公因散步,不料在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小径上碰见一位对他抱有成见并把他的作品贬得一文不值的批评家,狭路相逢,四目相对。

批评家傲慢地说:“对一个傻瓜,我决不让路。”歌德面对辱骂,微笑道:“我正好与你相反。”说罢往路边一站。闻此,那位批评家的脸变得通红,进退不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