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准确、鲜明、生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面是某学校给家长的一则通知的初稿,其中有三处表达不够准确、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最近流感盛行,主要症状为鼻塞、流涕、头疼、四肢无力。早上来校前,请做好晨检。如有以上症状,请及时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并上报老师。注意平时勤开窗,多通风;让孩子多饮水;确保孩子多睡觉,防止过度疲劳。祝孩子们身体健康!

2024-05-1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外国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对下面这段文字的逻辑推理过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统治如果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根据什么规定而自行配合的。如果不根据法律,根据什么呢?望文生义的说来,人治好象是指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意思。我很怀疑这种人治是可能发生的。如果共同生活的人们,相互的行为、权利和义务,没有一定规范可守,依着统治者好恶来决定,而好恶也无法预测的话,社会必然会混乱,人们会不知道怎样行动,那是不可能的,因之也说不上了。

——《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A.反驳过程作者用到了演绎推理。B.反驳过程作者用了归谬法。
C.作者反驳了对方的概念界定。D.作者反驳了对方观点隐含的前提。
2024-04-1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日常生活中,豆腐是常见的豆制品,也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菜肴。并且, A ,含有大量的铁、镁、钾、铜、钙、锌、磷、叶酸、烟酸、维生素B1、蛋黄素和维生素B6,①对人体健康有着非常积极的好处。

但是,因为豆腐含有丰富的钙质,就有传闻说豆腐吃多了会患肾结石,这是真的吗?②在回答过量食用豆腐会患肾结石这个问题之前 B 。如果人们大量进食茶、海鲜等,尿液中就会累积过多的草酸或尿酸。如果没有饮足够的水,此时尿液浓缩,就容易与尿液中的钙质形成肾结石并析出来。而豆腐中含有大量钙质,所以人们认为食用过量的豆腐将引发肾结石。

其实,③肾结石的主要成因还是由于尿酸和草酸的过量摄入,与钙质摄入的关系不大。所以,对于传闻过量食用豆腐将会患肾结石的答案是否定的,豆腐可以放心食用。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述不当,请做出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3.对于“豆腐吃多了会患肾结石”这一传闻,实际上是源于一种错误的推理方式。请简述这个案例的推理过程,并指出这一推理错误的原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街上随便走走,北平话叫做蹓跶。蹓跶和散步不同,散步常常是拣人少的地方走去; ①     。蹓跶又和乡下人逛街不同,乡下人逛街是一只耳朵当先,一只耳朵殿后,两只眼睛带着千般神秘,下死劲地盯着商店的玻璃橱;城里人蹓跶只是悠游自得地信步而行,乘兴而往,兴尽则返。蹓跶虽然用脚,     ②     。江浙人叫做看野眼,一个字就够表示眼睛的享受。

蹓跶的第一个目的是看人。非但看熟人,而且看陌生的人;非但看异性,而且看同性。有一位太太对我说:休说你们男子在街上喜欢看那些太太小姐们,我们女子比你们更甚!真的,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比一件心爱的服装,一双时款的皮鞋,或一头新兴的发辍,更能在街上引起一个女子的注意了。甚至曼妙的身段,如塑的圆腓,也没有一样不是现代女郎欣赏的对象,中国旧小说以评头品足当作市井无赖的邪僻行为,而且在阿波罗和缪斯所启示的纯洁美感之下,我们认为头不妨评,足不妨品。只要品评出于不语之语,或交换于知己朋友之间,我们看不出什么越轨的地方来,小的时候听见某先生发一个妙论,他说太阳该是阴性,因为她射出强烈的光来,令人不敢平视;月亮该是阳性,因为他任人注视,毫无掩饰。现在想起来,      ③      ,因为晴空明月如美人散发光芒,令人不敢瞩目,像空谷幽兰孤芳自赏。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
3.以下句子和文中画横线句子所犯逻辑谬论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这座山从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过的人也没有下来过。
B.“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C.“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件事,那就做不得。”
D.我们处在奔向理想的不可逆转的潮流中——但这可能会改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归谬法,又叫背理法,是一种论证方式。它首先假设某命题成立,然后推理出明显矛盾的结果,从而下结论说原假设不成立。通过在论辩中运用“归谬法”,不但能形成强烈的讽刺效果,而且能增强论辩的说服力,使话语风趣幽默,增长论辩的趣味性。

论辩者抓住对方攻辩的逻辑漏洞,先假设其成立,然后按照这个荒唐逻辑从一个角度层层深入进行推导,强调其性质,扩大其范围,加深其程度,引申出一个错误明显、漏洞百出、更加荒谬的结果,从而使对方观点的荒谬性充分地暴露出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对方陷入尴尬困境,无法自圆其说,最终败下阵来。

反证法与归谬法相似,差别在于反证法只限于推理出逻辑上矛盾的结果,归谬法不仅包括推理出矛盾结果,也包括推理出不符事实的结果或显然荒谬不可信的结果。这种“以退为进,引出荒谬,以谬制谬,克敌制胜”的论辩方法,以其“荒诞之中显现理智,俏皮之中透出机巧,戏谑之中带着冷峭”的特点,显示着旺盛的生命活力。

1.文中画横线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3.1934年,国民党广东舰队司令张之英等向广东省政府提议禁止男女同场游泳。对此,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奇怪》中这样写道:

不同泳,不同行,不同食,不同做电影,都只是“男女七岁不同席”的演义。低能透顶的是还没有想到男女同吸着相通的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孔里呼出来,又被那个女人从鼻孔里吸进去,淆乱乾坤,实在比海水只触着皮肤更为严重。对于这一个严重问题倘没有办法,男女的界限就永远分不清。

鲁迅先生在这篇杂文中采用了“归谬法”论证,请结合材料分析其驳论过程。
2024-03-21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八县联考期末考试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又可耻又可憎,又可憎又可耻。”聂赫留朵夫沿着熟悉的街道步行回家,一路上反复想着。刚才他同米西谈话时的沉重心情到现在始终没有消除。他觉得,他对她并没有什么过错:他从没有对她说过任何对自己有约束力的话,也没有向她求过婚。但他觉得实际上他已经同她联系在一起,已经答应过她了。然而今天他从心里感觉到,他无法同她结婚。“又可耻又可憎,又可憎又可耻。”他反复对自己说,不仅指他同米西的关系,而且指所有的事。“一切都是又可憎又可耻。”他走到自己家的大门口,又暗自说了一遍。

“晚饭我不吃了,”他对跟着他走进餐厅的侍仆柯尔尼说,“你去吧。”“是。”柯尔尼说,但他没有走,却动手收拾桌上的东西。聂赫留朵夫瞧着柯尔尼,觉得他很讨厌。他希望谁也别来打扰他,让他安静一下。他走到客厅——三个月前他母亲去世的地方。这会儿,他走进这个灯光明亮的房间,不禁想起了他同母亲最后一段时间的关系。他觉得这关系是不自然的,令人憎恶的。这也是又可耻又可憎。他想到,在她生病的后期,他简直巴不得她死掉。他对自己说,他这是希望她早日摆脱痛苦,其实是希望自己早日摆脱她,免得看见她那副痛苦的模样。

“不行,不行,必须摆脱,摆脱这些虚伪的关系,抛弃遗产,抛弃一切不合理的东西……对,要自由自在地生活,到国外去,到罗马去,去学绘画……”他想到,“必须赶快辞去陪审员职务,还得同律师商量好这个案件。”

(节选自《复活》第一部第二十八章,有删改)

[注]①米西:公爵小姐,聂赫留朵夫此时的恋人。

1.“又可耻又可憎,又可憎又可耻”这句话和“可憎!可耻!”相比,在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方面效果更佳,请简要分析。
2.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3.分析下面评价文中人物的句子,指出其中事理逻辑上的错误并说明原因。

聂赫留朵夫没有对米西有过任何承诺,也没有向她求过婚,因而他不同她结婚是无可厚非的,由此可见他并不是一个可耻可憎的人。

2024-03-20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没有理解或认识。宋祁《玉楼春》中有一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

李渔同时人方中通《与张维四》那封信全是驳斥李渔的:“试举‘寺多红叶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之句,谓‘烧’字粗俗,红叶非火,不能烧人,可也。然而句中有眼,非一‘烧’字,     A     ;犹之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耳。诗词中有理外之理,岂同时文之理、讲书之理乎?”也没有把那个“理外之理”讲明白。

宋人常用“闹”字来形容无“声”的景色,不必少见多怪。晏几道《临江仙》:“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黄庭坚《次韵公秉、子由十六夜忆清虚》:“车驰马骤灯方闹,地静人闲月自妍。”陈与义《舟抵华容县夜赋》:“三更萤火闹,万里天河横。”陆游《初夏闲居即事》:“轻风忽起杨花闹,清露初晞药草香。”……①从这些例子证明,②方中通说“闹”字“形容其杏之红”,③还不够确切,④应当说:“形容其花之盛(繁)”。⑤“闹”字是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⑥仿佛在听觉里获得了视觉的感受。

这类“闹”字的用法,不仅常见于古诗文,     B     。例如《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写一个“小媳妇子”左手举着“闹轰轰一大把子通草花儿、花蝴蝶儿”。形容“大把子花”的那“闹”字被“轰轰”两字申说得清楚不过了,这也足以证明近代白话往往是理解古代文言最好的帮助。用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

1.下列句子中的“再”与文中加点的“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天色已晚,再不加快速度就赶不上末班车了。
B.在这么多字帖中,没有比这本再适合你的了。
C.他早已有了成见,你跟他再解释也没啥用了。
D.新疆真美,我已做好明年再去一次的打算了。
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3.文中第三段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语病(含标点),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4.请对李渔、方中通有关“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的见解,分别作出点评。要求句子简洁流畅,每人不超过30个字。
5.参考文意,从第三段中含“闹”字的诗句中任选其一,并从“通感”的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
2024-03-19更新 | 22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日前,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哈利姆高铁站公布雅万高铁正式启用。

②历经大约8年左右的建设,雅万高铁建成通车,印尼迎来崭新的高铁时代。③对印尼而言,雅万高铁铺就了一条印尼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发展之路、共富之路。④雅万高铁建成通车后,雅加达和万隆之间的旅行时间由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随着雅万高铁正式启用,一条高铁经济走廊也将徐徐敞开——高铁A             ,还将为沿线经济发展赋能。对中印尼关系而言,雅万高铁建成通车,标志着B                今年是中印尼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雅万高铁建成通车是中印尼命运共同体从宏伟蓝图建设成实景图的重要一步,有望为中印尼打造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标杆提供重要助力。从郑和下西洋到共建雅万高铁,中国是我们的老朋友。在印尼网络上,一首说唱歌曲《雅万之歌》走红歌曲在印尼传唱,中国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故事也在全球续写。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1012日)

1.文中标序号的四句话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雅万高铁推动了“一带一路”的发展,同学甲一会儿说应该修雅万高铁,一会儿说不应该修雅万高铁,乙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乙的回答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下列同样违反排中律的一项是(     
A.班级队员篮球赛后回到宿舍,小陈问:“赢了吗?”队员说:“没有。”小陈问:“那么,输了?”队员说:“也没有。”
B.有一大学毕业生在回答招聘单位面试的问题时说:“我的专业不是社会学,也不是教育学。”
C.甲、乙二人下完棋后,一位观棋者笑着说:“看来你俩是谁也赢不了谁。”
D.我们呼唤和平,反对战争。但这场战争,既不能说它是正义的,也不能说它是非正义的。
2024-03-1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A 。毛主席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新民主主义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论》)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 B ,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为标准一样。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科学史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运用了演绎推理的形式,请写出其推理过程。
大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前提: 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1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0 . 下列句子中,表述符合逻辑的一项是(     
A.阅读名著不一定能让我们的语文成绩在短时间内有明显提高,但一定会对我们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
B.一年来,这个问题无时无刻不在缠绕着我,让我痛苦不堪,只有在非常繁忙的时候,我才会暂时忘记它。
C.经过权威专家团队检测,这座桥梁的垮塌,既不是设计方的问题,也不是施工方的问题,那一定是客观原因造成的。
D.张阿姨:“姑娘,咱店里哪辆车最好?女儿出嫁,我想送她辆好车。”销售顾问:“阿姨,我们店里的车都是好车,不合格不能出厂的。”
2024-03-13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