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杜甫(712-770)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客至

杜 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高》第一联,诗人选取“风急”“天高”等典型意象,营造了一幅长江秋日图。
B.《登高》第二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珍惜时光,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C.《登高》第三联,“万里”,指诗人远离故乡;“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D.《登高》与《客至》同为七言律诗,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句法谨严。
2.两首诗的尾联均提到酒,但抒发的情感明显不同,请简要分析。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释:①玉垒:山名,在今茂汶羌族自治区。②后主:刘备的儿子刘禅。③还祠庙:意思是,诗人感叹连刘禅这样的人竟然还享受后人香火,暗讽唐代宗宠幸宦官招致祸患。④梁甫吟:古乐府中一首葬歌。梁甫,一作梁父,传说诸葛亮写过一首《梁父吟》。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在繁花似锦、“万方多难”之际,满怀愁思地登上高楼,倍感忧伤。
B.颔联写诗人登楼所见,将自己的丰富感情寓于“锦江”“玉垒”的壮丽景色中。
C.颈联是诗人登楼所想,主要写国家正在经历战事,流露出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D.尾联是诗人以史鉴今,抒发了空怀济世之心,表明他对朝廷的极度失望和不满。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的“伤”,造成强烈的悬念;次句的“此”,包含着“只能如此而已”的感慨。
B.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兼顾了空间和时间,增强了诗歌意境的立体感。
C.颔联的“来”,展现了锦江逐人春色,有时光催人之感;“变”,引发无穷的想象。
D.全诗借景抒情,情与景巧妙地融为一体,对仗工整,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宿左省

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注】①宿:指值夜。②左省:即左拾遗所属的门下省。③掖垣:门下省和中书省位于宫墙的两边,像人的两腋,故名。④金钥:指开宫门的锁钥声。⑤珂:马铃。⑥封事:指臣下上书奏事。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在“左省”值夜时所见“花隐”的状态和所闻“栖鸟”的鸣声。
B.颔联写群星照耀下的皇家宫殿,随着月光的闪动而显得更加明晰和亮丽。
C.颈联写诗人值夜时听到有人开宫门的锁钥声和百官骑马上朝的马铃响。
D.尾联交待诗人“不寝”之因,是明天早朝还有封事,表现了老臣的耿耿忠心。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作者封事前值夜时的心情,表现了他居官勤勉,尽职尽忠的精神。
B.颔联“动”和“多”两字用得极好,写出了万户及宫殿无比美妙的情状。
C.颈联写诗人宿省时难以入睡的心理活动,“听金钥”“想玉珂”虚实结合。
D.诗前四句写宿省之景,花鸟星月各具特征,后四句写未寝时的忠君爱国之思。
4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是说,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B.颔联意思是,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C.颈联描写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D.尾联是说,像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都终归成了黄土,我眼前的这点寂寥又算得了什么呢?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
2.杜甫在这首诗中感慨万千,说说此诗一共写了诗人的几种悲慨。请简要作答。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文后小题。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②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③。


(注)①玉垒:山名。②西山寇盗:指吐蕃。③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1.下列选项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语壮境阔,寄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B.首联提挈全篇,花伤客心,以哀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正衬手法。“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诗人登楼有感而发,发表自己对天下大势的一系列感想。
D.尾联运用典故,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寄意深远。
2.首联诗人写到“花近高楼伤客心”,结合全诗谈谈诗中“伤客心”的原因都有哪些?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请赏析诗歌颈联。
2.这首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19-04-0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19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卷(八)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7 . 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A.起句先声夺人,着一“赴”字,便令“群山万壑”集于荆门,有惊天动地之势,意在借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的不平凡。
B.颔联写昭君前往朔漠的紫台,终葬塞外,用了对比手法,去与留,生与死,反差强烈,写出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
C.尾联千古琵琶之声,凝聚着昭君的怨恨,她怨自己被埋没在汉宫,恨远离家国,虽是附会之语,却是至情之论。
D.诗歌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对王昭君寄予深厚的同情,也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怅惘。
2019-03-30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辽宁省大连市2019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晨雨

杜甫

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

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

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

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

这首诗从正面切题,笔触由听觉到视觉,由近处到____________,由晨至午,总在“小”和“晨”二字上落想,精心绘出一幅甜美的________图,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