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杜甫(712-770)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题。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杜甫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

黄鹂并坐交愁湿,白鹭群飞太剧干。

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

惟君最爱清狂客,百遍相看意未阑。

【注】①本诗作于杜甫晚年,诗人辗转漂泊,居无定所,生活孤苦。路十九,是杜甫的朋友,常邀诗人饮酒赋诗。曹长,唐人好以他名标榜官称,尚书丞郎、郎中相呼为“曹长”。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的是雷声隆隆,阴雨催寒的景象。喧雷、寒雨的叠加描写烘托出诗人难以排遣的郁闷。
B.颔联借助于“黄鹂”“愁湿”表达对雷雨夜的厌恶,借“白鹭群飞”的欢快景象抒发遇到路十九的愉悦心情。
C.颈联首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晚年诗作的自信,也透露出诗人的清苦;后一句写自己常到朋友家去饮酒的欢喜之情。
D.尾联是说,对于路十九欣赏自己,诗人是很感激的。“惟君”既表达感激,也有自哀之意。
2.杜甫写诗,惜字如金,标题往往大有深意,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2024-02-02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本诗作于请人定居草堂的第二年,即上元二年(761年)。②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三城,指松、维、保三州,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靠。③“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清江,指锦江。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④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围绕“望”字展开,首联写所“望”之景,中间两联抒写“望”之感慨,尾联点出由“望”引发的忧虑。
B.首联视野开阔,从终年积雪的西山、重兵驻防的三城写到清澈见底的锦江和横跨江面的万里桥,由近及远地写所“望”。
C.颔联“海内风尘”指战乱,呼应首联的“三城戍”;“天涯涕泪”切合与离别有关的“南浦”“万里桥”等内容。
D.诗歌内容深广,感情深沉,体现出诗人“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情怀。
2.诗中蕴含着诗人哪些丰富的思想情感?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023-08-1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四中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解闷(其九)

杜甫

先帝贵妃今寂寞,荔枝还复入长安。

炎方每续朱樱献,玉座应悲白露团。

过华清宫绝句(其一)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释:①炎方:指广东南海。朱樱献:唐代规定,每年四月一日由皇家内园进樱桃荐祀陵庙。(樱桃夏熟,荔枝秋熟,献荔枝在献樱桃之后,故曰“续”。)②玉座:御座,这里指唐玄宗。③白露团:这里去壳后晶莹圆润的荔枝。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开门见山,直揭主题,指出安史之乱平定后,杨贵妃和唐玄宗已经阴阳两隔,各自承受着孤独,但进献荔枝旧例仍没有停止。
B.“还复”二字,有“反复、接连”之意,揭露出统治者无休止的骄奢淫逸导致百姓生活穷困,饱含诗人尖锐批评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C.第二首诗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去写,犹如摄影师一般,在观众面前展现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图。
D.两首诗在题材上都属于怀古咏史诗,都通过唐朝统治者不惜劳民伤财让南方岁贡荔枝满足欲望的历史事实,抨击了统治者的奢侈淫靡。
2.吴乔《围炉诗话》中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这两首诗都具有表达含蓄精深的特征,请结合诗歌分别加以赏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①:作于唐大历二年(767)。②: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高》是杜甫晚年旅居夔州时重九登高后所写,抒发了一种思念家乡、心忧国家兼伤感身世的悲郁情思,罗大经评其有“八重悲”。
B.第二首诗虽不比《登高》的“古今七律第一”,但“巴峡”“巫峡”和“襄阳”“洛阳”对仗工整,且以“即从”“穿”等贯串,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
C.第二首诗“白日放歌”“纵酒”狂喜与第一首诗的“艰难苦恨”“潦倒停杯”形成鲜明对比,表明“青春”时的杜甫身体康健,不以醉酒为意。
D.第二首诗一个“愁”字,表明诗人一家在留寓蜀地时生活依然艰难,但杜甫却因王师的大胜而“喜欲狂”,所谓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也”!
(2)有人说第二首诗中杜甫的快乐在于听到官军“收蓟北”,也有人说杜甫的快乐在于终于可以“好还乡”,这两种观点矛盾吗?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认识。
2023-02-25更新 | 169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四)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请阅读本诗后回答下列问题:
(1)宋代学者罗大经曾评价本诗仅颈联中便有八重悲,请写出其中五重悲意。
(2)“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中,“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2022-12-2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敬业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网课质量评估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登高》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这首诗中包含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2.后世评论家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句是诗人用“一生辛酸化出的”。请根据你的理解试作简要分析。
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对这两首唐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至》首联写“春水”“群鸥”,渲染居处之景的秀丽幽静,“但见”透露出诗人些许寂寞之情。
B.《登高》颈联对仗工整,意蕴丰富;其中“万里”极写距故乡之远,“百年”夸张多病时间之长。
C.《客至》语言质朴自然,如话家常;诗人选取富有情趣的生活细节,表现主人待客的兴味与心境。
D.《登高》语言慷慨激越,意境沉郁悲凉;前四句重在写景,后四句重在抒情,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2.《客至》《登高》都写到了酒,各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大历二年九月三十日

杜甫

为客无时了,悲秋向夕终。

瘴馀夔子国,霜薄楚王宫。

草敌虚岚翠,花禁冷叶红。

年年小摇落,不与故园同。


注:①夔子国:夔州古地名,今重庆奉节。因夔国国君为子爵,故又称“夔国”为“夔子国”,春秋时曾为楚属国,后被楚所灭。②摇落:出自《楚辞》,代指秋天。小摇落,未尽凋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感慨客居异地,数着日子而过,没有尽头,难熬之感恰如李清照所言“独自怎生得黑”。
B.颔联用典,写“夔子国”“楚王宫”,历史尘埃中失色的旧迹里蕴含着个人遭际与家国情怀。
C.颈联借助色彩来渲染秋景,“岚翠”“叶红”,色彩鲜亮明媚,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色彩之美。
D.尾联“年年”二字指一年又一年,由此突显诗人漂泊时间的长久,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悲苦。
2.如果你是杜甫的同乡,通过这首诗,你会得到关于夔州的哪些信息?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恨 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①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 ③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四千里”“五六年”这些数量词将个人的困苦经历与国家的艰难遭遇勾画出来。
B.颔联描述诗人曾经流落蜀地的情况。“草木变衰”与下句中的“老”相呼应,悲凉沉郁。
C.颈联诗人写自己在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在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的坐卧不宁,表现内心的无限情思。
D.整首诗既写了诗人的个人遭遇,也写了国家的命运。侧重表现个人遭遇。言近旨远,辞约情丰。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那些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苦战行

杜甫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

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

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

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在宝应二年为阵亡的马将军而作。时段子璋反,陷遂州、锦州。杜甫在成都,与马将军在成都锦江握别,随后马将军领兵讨伐段子璋,苦战身亡。②伏波:东汉光武帝时,马援拜伏波将军。③臆:胸。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中,“苦战”是对马将军在沙场苦战的概话,“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B.诗歌首句直接点明马将军的经历,第二句写他以伏波将军后代自称,颇有自豪感。
C.第三句中用干戈比喻战争,说战争还未结束,马将军便在沙场阵亡,令人痛心。
D.作者与马将军分别时,天上一片孤云,如今能看到孤云,却再也看不到马将军了。
2.全诗表达了作者对马将军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