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要积极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深化拓展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2+4”工作举措(2即总体分工和职责分工两个方案,4即按照项目类、任务类、措施类,分成重大项目、重点任务、已有支持政策、需进一步细化争取的政策和项目四张清单),以推动重大政策、项目、事项落地落细落实。全区各级各部门、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凝心聚力,加快把广西打造成为融通四海、畅联天下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使其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材料二   “两国双园”模式是我国深化国际合作,探索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的新型国际分工合作模式。

在中越“两国双园”合作模式下,中越双方政府和企业共享就业、税收、市场。广西凭祥打造首个中越“两国双园”项目,吸引企业“落户广西+转移越南”跨境布局生产。凭祥市税务局建立“2个清单”、深化“3个拓展”联合服务机制,压缩税收办理时间。目前,该园区已有多家企业入驻,年产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

作为凭祥市中越“两国双园”项目中首个引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在中方园区生产主要的核心部件,通过陆路口岸2小时绿色通关直达越方园区的总装工厂进行总装,生产的产品受到海外市场广泛欢迎;公司年产值约3亿元人民币,成功实现了“出海”。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广西打造市场经营便利地的原因。
(2)中越“两国双园”不仅是中越两国双赢,更是多方共赢。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加以说明。
2024-04-19更新 | 214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变式训练之经济全球化

2 . “路”字,最早见于金文(见右图)。其基本字义为道,指往来通行的地方,也指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

材料一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伟大成就,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伟大成就充分表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的理解。

材料二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北京市委市政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于推动中长期首都高质量发展,研究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下面是这一方案的部分内容。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该方案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

材料三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的青年该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以下关于“路”的名言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道路,人各有适也。——徐铉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
(3)结合材料三,从哲学角度,谈谈上述名言对我们走好人生道路的启迪。
要求:可从某一角度进行阐述,亦可多角度加以阐述。
2024-04-0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
3 . 60多年前,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此后,“枫桥经验”与时俱进、丰富发展。进入新时代,“枫桥经验”更加强调党的领导、彰显法治思维、注重社会参与,从“一镇之计”上升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国之策”。“枫桥经验”之所以能历久弥新,是因为(     
①坚持党的领导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②探索出根除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
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一切利益诉求             ④不断健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是守正创新的民族,有着守正创新的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守正创新”,如2022年1月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这一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根据新的实践,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都提出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守正”和“创新”都曾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多次出现,如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使用了“循法守正”,南北朝魏收在《魏书》中使用了“革弊创新”。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坚持守正创新的。
2024-02-1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进一步赋予残联组织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律地位,为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是我国在这一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它的制定和实施需要(     
①全国人大领导立法,提供法律保障
②行政机关严格执法,提供有力保障
③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提供制度保障
④开展社会普法宣传,增进社会共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13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6 . 居民“不吐不快”,社区共治共享

2023年以来,北京某镇在党委领导下以“能力提升年”主题活动为抓手,在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网格化基层治理模式上不断推陈出新,上线“不吐不快”微信小程序,着力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发现问题

2023年年初,该镇一社区不少居民在小程序上反映,社区以北的路隔音屏沿线垃圾成堆。

解决问题

接到诉求后,该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也是社区党员代表,立即与网格员前往点位查看,发现隔音屏内布满了各类白色垃圾。但是这段绿地产权不清,单纯清理治标不治本。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社区依托“七家里短”协商议事平台,邀请居民、镇城乡建设办公室(林业站)、小区开发商等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经过协商决定,由开发商负责清运全部垃圾,社区申请林业部门协助,在地块上补种花草,把周围环境美上去。就这样不到半个月时间,隔音屏背后的垃圾没有了,环境美起来了。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阐述数字化服务平台是如何助力基层治理“加速度”。
7 . 1945年7月4日,在延安杨家岭的窑洞里,毛泽东与到访的民主人士黄炎培长谈了一个下午,成为党史上著名的延安“窑洞对”。下面,让我们重温这段对话。
黄炎培:“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毛泽东:“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温“窑洞对”,回答好“窑洞之问”,我们必须牢记(     
①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持民主监督的初心和使命
②党要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
③只要让人民来监督政府就不会人亡政息
④中国共产党要勇于自我革命,确保党永远不变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2更新 | 383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8 . 一百多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这表明(       
①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②矢志不渝跟党走是中国青年百年奋斗的政治自觉
③摒弃个性发展、勇担社会责任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④生逢盛世是中国青年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28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9 . 回顾百年征程,党的生态文明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中,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由过去的“八个坚持”扩展为“十个坚持”,其中“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和“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是在原有“八个坚持”基础上的新增内容。这凸显了(     
①对人与自然关系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坚持了全球共赢观
②绿色发展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
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取得重要成就的历史经验
④党坚持绿色发展的深刻实践,正是源于对生态文明思想的正确把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强调“战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保持战略定力”、“新的战略机遇”“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远景目标是主导世界的发展
②按照“两步走”的战略安排,要立足关键部分,谋好全局
③“保持战略定力”,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抓住“新的战略机遇”,要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4-01-1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