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党和政府往往被摆在了主要位置,最重要的主体——人民群众却常常缺位或缺席。人民群众被当作治理的“对象”,而不是治理的主体,甚至为了社会治理损害了群众的利益,这是当前基层治理面临的困境。对此,应该(     )
A.增强我国基层政府的行政能力
B.提高党和政府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C.加强政府的服务职能,淡化管理职能
D.发展基层民主,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
2024-01-1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理科)
2 . 历史和现实的发展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解决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这一结论强调(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
C.只要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的问题就能解决
D.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2024-01-09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政治试题(四)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4月1日,党中央就十九届六中全会议题组织讨论、广泛征求意见。起草组采用了社会各界1600余条意见和建议进行决议稿的增写和改写,反馈意见吸收率达24.6%。

2021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对决议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与会代表们对党的百年功勋高度认可,同时对目前国内国际形势带来的挑战踊跃建言献策。

2021年11月11日,牢记初心使命的政治宣言——《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正式出台。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提出,全过程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人民的意愿和呼声,经过民主决策程序成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而通过政权体系顺利转化为实现人民意愿的具体实践。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阐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国式民主的?
2024-01-05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政治试题(二)
4 . 栗战书主持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指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履职实践中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栗战书指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履职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了对把牢人大工作正确方向、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和把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
B.共产党行使最高立法权
C.中国共产党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
D.人大常委会履行政治协商的职能
2024-01-0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政治试题(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人民当家作主D.社会主义公有制
2023-10-0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理科)
6 . 红色是革命文化的表征,革命是红色文化的本质。在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觉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铺就了中国革命的底色。新时代继承革命文化,共产党员应(     )
①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
②牢记党的宗旨,坚守先锋队的使命与担当
③保持革命本色,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④勇于自我革新,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6-01更新 | 215次组卷 | 6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文科)
7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写入党章,使党章彰显出鲜明的时代性、现实性、针对性,充分反映了未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部署和实践要求。党章的修订(     
①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
②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深化了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
③把握了政治建设的普遍矛盾,是党化解风险矛盾的关键
④坚持了辩证法的批判精神,推动了党的自我革新与完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2023年3月10日上午9时许,29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按下表决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该方案获得批准(     
①彰显了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强意志
②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保障
③体现了与时俱进地限制国家机构行政职能的做法
④展现了我国建设高效务实的管理型政府的坚定决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从出台到上升为国家和人民的意志应经历的顺序是(     
①中共中央就《决定》举行民主协商会,听取党外人士意见
②全国人大审议并表决通过《决定》
③《决定》起草小组广泛深入进行调研听取各方意见
④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问题
A.④一③一①一②B.③一④一①一②
C.③一①一④一②D.④一①一③一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

湿地是生命之源,被誉为地球之肾。中国以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需求。此前,一些人靠水吃水、非法侵占、围垦、污染湿地,乱砍乱伐、围湖造田、过度捕捞等让不少湿地伤痕累累,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开启了全面保护湿地新阶段,湿地保护修复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2021年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湿地保护法,该法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2022年10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明确了我国湿地保护的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和重点任务。湖南在湘江流域8市启动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开展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联合巡护执法行动;云南大理通过人工打捞水草、种植海菜花改善水质;江苏盐城实施退渔还湿,提高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如今,不少湿地不仅恢复了往日的美丽,还推动产业绿色转型,让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等结出富民“金豆豆”。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促进生态湿地保护利用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