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角度考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2月3日,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强化农业文化遗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灌溉工程遗产是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世界上灌溉类型最丰富、工程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我国已有三十多项工程成功获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不少水利工程至今仍在护佑安澜,泽被一方。从3600多年前的商代都城灌溉渠系,到2200多年前的淮阳井灌模型,再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灌溉工程的发展见证着古代先贤独树一帜的治水智慧。四川都江堰的鱼嘴分流、弯道排沙,设计精妙;浙江诸暨桔槔井灌工程,巧妙利用地下水循环,科学高效,其中蕴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材料二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需重点把握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突出阶段性,对尚处于“脏乱差”阶段的乡村,改善人居环境是当务之急,当美丽乡村基本建成时,应适时启动村庄经营,践行“两山”理念,并注重长期治理,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二是要完善制度保障,尤其是在推动村庄经营的过程中,需要着重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唤醒乡村“沉睡”的资源。三是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不同市场主体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努力做大乡村“蛋糕”,同时要加强政府调控,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分好“蛋糕”,实现村、村民和市场主体三方共赢。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保护与发展灌溉工程遗产的重要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知识,分析如何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某村正实施“千万工程”,为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千万工程”建设,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要求:突出主题,文字优美,具有宣传和鼓动性,每条不超过20个字。
2024-05-04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2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要求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需要(     
①立足局部,用千村万村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②分类施策,坚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③因地制宜,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④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有机统一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
2024-03-24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下学期模拟检测(二)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3 . 乡村振兴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一方面,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本地区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规划好产业布局。另一方面,坚持稳字当头、循序渐进踏实前行。各级党员干部要在实干中发现问题,在奋进中破解难题。上述做法的唯物辩证法依据是(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②量的变化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的变化
③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④党员干部要在服务人民的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近年来,某县抓住乡村振兴的契机,发挥梁野山生态优势和近城优势,实施环山五村联动发展,根据各自优势差异发展,分别打造云中村寨、客家桃源、淘宝客都、开心田园和十里花廊,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施差异发展
③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指导普遍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29更新 | 589次组卷 | 20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象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贵州被称为“村BA”的草根篮球赛因其接地气的办赛风格迅速在网络走红。之后,全国很多地方都积极学习贵州“村BA”的成功经验,举办了乡村篮球交流赛,邀请一些知名的草根球队与本地篮球队伍同场竞技,设置的奖品也是接地气的本地特产。虽然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但始终超越不了贵州的乡村篮球联赛。这说明(     
①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才能寻找助力乡村振兴的正确方法
②乡村社会发展必须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③具体分析地方的个性是正确解决乡村发展问题的关键
④乡村振兴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我国要建设的农业强国,既要具备世界上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也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不搞脱离实际的面子工程。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怎样才能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

7 . 2018年12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知识,分析党和国家重视“三农”工作的必要性。
8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表示,近两年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乡村振兴在落地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大家意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但什么是乡村?乡村应该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些把握的还不是很清楚。于是,在建设乡村的过程当中,出现了破坏乡村的现象,尤其是对乡村文化的破坏。“乡村振兴需要按照规律办事。发展农业,按照农业规律办事。建设乡村,就得按照乡村的规律办事,不应该所有都‘想当然’”。这启示我们(       
①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③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3-06-2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9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十四五”时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因此,必须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

实现乡村振兴,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实现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打造坚强的基层党组织,培养优秀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决策参谋、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促检查等作用,根据实际需要推进乡村振兴,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新时代的中国更有能力、更有信心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实现乡村振兴为什么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
(3)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列举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方法论。
2023-04-0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样题)
10 . 近年来,某地聚焦“一核四廊多点”空间布局和“一城五县”建设目标,积极探索“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模式,加快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加速建设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率先开通城乡公交,推动农村公路与农业、工业、旅游等融合发展,让乡村因路更美、因路而兴。该地的成功得益于(     
①敢于破除原有的经济发展思路,实现乡村发展模式蝶变
②坚持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事物,提高城乡协同发展质量
③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建立乡村发展的新联系
④着眼于乡村发展的重要部分,实现系统内部结构调整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3-27更新 | 34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二)文综试卷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