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们认识产生差异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人工智能(英语缩写AI)以其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渗透到人们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AI产品的高强本领引发社会高度热议,人们对其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正方:人工智能研究应该叫停反方:人工智能研究应该推广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越来越依赖智能系统,若劳动力被AI系统取代,会引起社会关系的剧烈变化,比如,大量的失业人员该何去何从;若人工智能萌发出自主意识,一旦失控,甚至会威胁人类,人类文明有消失的风险随着AI技术的普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日益便捷化、高效化。虽然人类过多依赖智能机器,但在设计和研制智能系统时,又会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AI的进步会取代人类部分劳动,但其所延伸的许多领域又将带来诸多工作机会
运用所学认识论的知识,分析人们对人工智能产生认识分歧的原因。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同是长江,几度遭贬的苏轼铁板铜琶高歌“大江东去”,而李煜则多愁怨叹“一江春水向东流”;同是明月,张九龄吟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触发了思亲的无限情愫,而张若虚发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引出的是深邃的哲理思考。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看,材料表明(       
①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④认识根源于主体独特的内心感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上古时代人类就已开始观测太阳,但直到1610年,人类使用望远镜观测和记录太阳黑子,才开启了太阳科学观测的时代。今天,通过地基太阳望远镜和天基太阳探测器的联合观测,人类对太阳有了全新认识。由此可见(       
①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具体实践水平限制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③复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④实践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19更新 | 238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2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4 . 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该观点(     

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

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3-03-17更新 | 274次组卷 | 92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古琴名曲《胡笳十八拍》反映了蔡文姬流落匈奴时对故乡的思念,以及还乡之喜与骨肉离别之痛的矛盾心情,被郭沫若称为“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这表明(     
①音乐作品是客观存在移入人脑的主观映象
②音乐作品是社会生活的表达与情感的升华
③音乐作品是抽象概念转变为艺术形式的结果
④音乐作品的感悟受个体认知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2-20更新 | 144次组卷 | 24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近年来,我国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经反复研究讨论,新修改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把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12周岁,还在为未成年人提供刑法保护方面作了修改完善,增加了多项保障内容,强化了法律责任。这些修改体现的哲理是(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
②真理具有反复性,但会不断超越自身
③经过修改的真理更能经得起实践检验
④实践是人的认识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下图漫画所体现的唯物论道理的是(     
A.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B.看待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不同的人对同一对象不会产生相同的认识
2022-11-2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政治试题
8 . 元宇宙是指利用区块链、5G、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有媒体预测,“元宇宙”的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可能达到2.5万亿美元。对于元宇宙,有人认为是商机,有人认为是资本在炒概念,不过是一场骗局。对于“元宇宙”有不同认识体现了(     
①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相互作用决定了认识不是一帆风顺的
②复杂变化着的认识客体暴露和展现其本质需要有一个过程
③认识受认识主体立场、观点、方法、知识结构等因素影响
④一个正确认识需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两次反复才能完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微纪录片《这十年》以不同行业中的个体“微光”视角讲述时代变革,展现十年间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每个奋斗者的微光汇聚在一起,足以点燃时代火炬,照亮逐梦之路。可见(       
①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影响其认识            
②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③立足整体,才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④社会发展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0 .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唐太宗)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上述回答告诉我们(       
A.真理是在不同主体的讨论中被发现的B.每个认识主体只能看到矛盾的一个方面
C.听取不同的意见有利于正确认识事物D.将不同认识相叠加就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