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们认识产生差异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据英国《卫报》2021年1月12日报道,国际专家组成员之一、德国公共卫生机构流行病学教授伦德茨指出,弄清病毒起源不能草率地下结论,“我们可能只会提出设想,却无法拿出一个科学的证明”。弄清病毒起源不能草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病毒起源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病毒起源问题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③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④人们对病毒起源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制约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3-07-30更新 | 12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之框框练(统编版必修4):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 . 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该观点(     

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

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3-03-17更新 | 274次组卷 | 92卷引用:2022届复习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必修4: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3 . 三孩政策公开之后,各种社交媒体瞬间爆炸。网友甲:上面四位老人,下面3个孩子,65岁退休,再带9个孙辈……哇!真的是“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网友乙:人出生率提高,一些行业变得紧俏,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网友的不同看法表明(  )
①网友的看法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性反映
②受主观因素影响,人们的认识往往会产生差异
③对同一确定对象可能产生多个不同真理性认识
④网友的精神世界是网友对客观存在反映方式不同的根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08更新 | 344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2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版)专题21 探索认识的奥秘
4 . 下图漫画《搭档》与下列诗句所体现哲理最相近的是(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022-03-17更新 | 2968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1年江苏卷变式训练哲学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于诗句“夜暗方显万颗星,灯明始见一缕尘”的理解,有人认为:“当你身处黑暗之中,才看到平时忽略的美好;当你春风得意之时,反而容易计较别人的小过失,眼里揉不进一粒沙子。”但也有人这样理解:“没有人否认你存在的意义,你只不过缺少一个能散发光芒的特定条件。”从认识论角度,这表明(     
①对同一个确定对象存在多个正确的理解和认知②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反映形式的变化
③人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制约,具有主体差异性④认识活动是主体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和思索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延迟退休是关系百姓民生的一项政策,从起草方案到正式出台、执行,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关于延迟退休,社会各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按照工龄退休更加合理,也有人提出可以自愿退休。对延迟退休产生不同看法是因为(   
①意识有自觉选择性,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必然作出不同的行为选择
②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受世界观影响,世界观不同对事物认识可能不同
③价值判断和选择与认识事物的立场有关,立场不同结论则可能不同
④对主观和客观关系的认识不同,对二者有无同一性的争论可能发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1-27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帮》(统编版)专题23 实现人生价值
7 . 2021年3月3日,《平“语”近人一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十二集《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央视播出。本集节目以“梦想”作为主题,解释新时代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下列选项与节目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①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1-21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帮》(统编版)专题23 实现人生价值
8 . 7月29日,美国彭博社发布新一期“全球抗疫排名”,美国排名第五,中国排名第九。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指出,彭博社称其排名依据是疫情遏制、疫苗接种覆盖率、死亡覆盖率等情况。人们都觉得,单凭疫情遏制和总体死亡率这两项指标,美国都无法跻身前五。但彭博社又称,与此前疫情高峰时相比,美国今年的死亡病例数并不多,社会和商业活动也基本恢复正常,因此排进前五。这种颠倒黑白、自圆其说的能力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从认识论角度,这反映了(     
①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产生不一样的认识
②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彭博社的排名严重失真,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
④真理与谬误虽然相伴而行,但是有着严格的界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1-19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帮》(统编版)专题23 实现人生价值
9 . 芜湖铁画是我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近来,围绕芜湖铁画是否要突破“铁”这一载体的议题,继承论者强调传统工艺应保存,不宜盲目创新;而创新论者提倡突破传统局限,努力创新。对芜湖铁画传承和创新的不同看法表明(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真理性认识是客观永恒的②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的真理性认识不止一个
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立场差异的制约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1-18更新 | 27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版)专题21 探索认识的奥秘
10 .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处理废水排放入大海。有关专家称,“人类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海鲜等生物富集的放射性元素,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影响到人类。”福岛核废水排放问题不仅涉及健康安全,还涉及政治和外交。除美国公开支持外,中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强烈反对。从哲学角度看,材料表明(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②核废水有害与否取决于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
③人们的立场、观点等不同,会导致产生不同的认识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能通过实践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1-17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版)专题21 探索认识的奥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