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2 道试题
1 .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内在本质和基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表现”。下列选项中与该观点蕴含的哲学观点一致的是(     
①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②气外更无虚脱孤立之理
③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            
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在谈到世界的本原时,西周时期伯阳父认为,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从哲学的基本派别看,下列选项与此相一致的是(     )
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
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25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2022学年(2020级)高二下学期开年考政治试卷
3 . 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       
①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②人病则惧忧,惧忧见鬼出
③观念的产生,并无必要假设外物的存在       ④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某校高二(1)班学生围绕“什么是世界的本原”这一问题,上网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材料三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气者,理之依也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何共同点?
(2)材料三所反映的观点是什么?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2023-11-07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蒲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你在别人的梦里,一切由他人的意识构成,但在这个意识中允许了你这样的“独立意识”的存在,你是这个大意识的小部分,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下列说法与此体现的哲学基本派别一致的是(       
①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                  
②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③事物的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④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笛卡尔,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近代欧洲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之一。在哲学上,笛卡尔力图建立一整套由少数基本公式和基本原理出发推演出的整整一系列数的真理,一整套奠基和脱胎于数学的哲学体系。他在物理学中坚持物质是唯一的实体,是存在和认识的唯一根据,把机械运动看作物质生命的表现。他在普遍怀疑之后,得出存在三种实体的结论,即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并存,而上帝则是最高的、绝对的实体。但他又承认思想独立于物质,所谓我思故我在,只有理性才是真理的唯一尺度,并最终把物质和精神都归因为上帝的产物。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相关知识,简要评述笛卡尔的哲学思想。
2023-09-22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7 . 探索世界的本质中体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论证其哲学观点的正确顺序是(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③天地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凡是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成豆苗
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④→③→②→①
2023-09-12更新 | 1378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8 . “社交小龙虾”是一个谐音梗,意思是指在社交时候表现得又“聋”又“瞎”,看似高冷的人,所以被称作社交小龙虾(聋瞎).出现这种现象的最大可能是该人选择性“小龙虾”,目的是刻意回避与人社交。下列观点与此现象蕴含哲理不一致的是(     
①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灵魂
②万理皆出于气,无悬空独立之理
③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④万物本来同一性,可知猿鸟不相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鲍氏之子》记载: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rui)囋(can)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下列选项与鲍氏之子观点一致的是(     
①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②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③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④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确诊患者越多,越说明我们的医学技术强大”、“我不去检测,我就没有感染”。面对汹涌的新冠疫情,有些国家政客这么回答。下列观点与这种“掩耳盗铃”式的“抗疫”体现的哲理构成“哲学史上的对子”的是(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②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③万物皆有一理,有理则有气       
④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