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发展具有普遍性的原因
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正是事物之间的_______________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2023-05-30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导学案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展观的演变。

(一)经济增长论,20世纪50年代前后,发展的概念就是指经济增长。单纯的、短期的经济增长不一定能给人们带来普遍的福祉,甚至有可能带来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政治动荡。学术界称这种现象为“有增长无发展”、“没有发展的增长”,甚至叫“负增长”。

(二)强调社会变革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社会结构要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

(三)增长极限论,20世纪70年代前后,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主要因素均呈指数增长,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经济增长将达到极限,那时世界末日就会到来。 警告人类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看待发展,告戒人们经济发展应考虑资源环境的最终极限。

(四)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20世纪80年代,主要内容有:第一,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第二,显示了环境与发展的辨证关系。第三,提出了代际公平的概念。第四,在代际公平的基础上,提出了代内公平的概念,指出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环境修复责任。第五,强调发展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运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知识,分析发展观的变化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023-05-30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导学案
3 .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将从以往偏重需求侧调控转变为偏重供给侧调控,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前提和基础
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30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导学案
4 . 发展的实质
(1)唯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_________,是新事物的_____和旧事物的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的意义:有了__________才有了绚丽多彩的自然界,才有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才有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
2023-05-3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导学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发展具有普遍性的表现:
领域表现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____________、由简单到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过程中
人类社会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人的认识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_________________、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各种事物的认识认识也都有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整个人类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

2023-05-30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导学案
6 . 议题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情境分析

材料一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在太阳系中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的年龄大约是46亿岁。月球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1/4,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球表面的重力差不多是地球重力的1/6。

材料二   2020年12月19日,中国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正式交接。中国首次地外天体样品储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开了序幕。嫦娥五号任务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也是中国航天迄今为止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实现中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四个“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着月城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一路走来,多少艰辛,多少奇迹!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从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到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再到嫦娥五号首次“采样返回”……17年的探索、38万公里的追寻,中国航天以“探月梦”托举“中国梦”,书写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惊鸿之笔。

2020年的中国航天精彩不断:嫦娥揽月、北斗组网、天问奔火……2021年,天问继续拥抱火星、空间站建设进行时……中国航天看点多多!


思维碰撞
(1)结合材料一,说明什么是质,什么是量。
(2)结合材料二,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分析我国航天人的探月历程。
2021-10-23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2019选择性必修3导学案: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7 . 联合国发布报告指出,目前全球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化之前高出1摄氏度。如果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现在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气温将比工业化之前高出1.5摄氏度,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临界点。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③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质变实现的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21更新 | 325次组卷 | 6卷引用:统编2019选择性必修3导学案: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8 . 议题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情境分析

近年来,在好多文件里,“碳中和”总是和“碳达峰”一同出现。“碳”即二氧化碳。所谓“破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中和”即正负相抵,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达到相对零排放,这就是所谓的“碳中和”。碳达峰是碳中和的基础和前提。

15年来,我国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庄严的目标承诺:2021年~2030年,实现碳排放达峰;2031年~2045年,快速降低碳排放,2046年~2060年,深度脱碳,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是一个长寿命的气体,它的寿命是百年量级的,想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需要提早进行能源结构转型。如果你现在还不刹车,到2030年踩一脚刹车,肯定要延续10年才能达峰。因此,“十四五”时期对整个目标至关重要。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思维碰撞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是如何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的。
2021-10-21更新 | 465次组卷 | 4卷引用:统编2019选择性必修3导学案: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9 . 后母戊鼎,1939年3月在河南省安阳市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材料中描述后母戊鼎的质的语句有(       
①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
②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
③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
④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10 .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都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
2021-10-21更新 | 205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2019选择性必修3导学案: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