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掌握系统优化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漫画《苟且偷安》告诉我们(     

①矛盾的解决要以牺牲矛盾双方的某一方为条件
②不能只顾眼前的联系,而忽视那些长远的联系
③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选择最佳方案
④处理问题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

2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材料一

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完善新型举国体制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更是立足世界、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保障国家安全发展的强力支撑。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要加强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坚持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瞄准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是如何运用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的。

材料二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力度。强调人才自主培养,绝不意味着自我隔绝。要结合新形势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坚持全球视野、世界一流水平,千方百计引进那些能为我所用的顶尖人才,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中国发展需要世界人才的参与,中国发展也为世界人才提供机遇。必须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用好全球创新资源,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全球视野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

材料三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2023年9月9日,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指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教育家精神,充分体现了他对教师群体的殷切期望和对教师教育的高度重视。

(3)结合材料三,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以“教育家精神划定师德高标”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自拟题目;②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200字左右。
3 . 2024年1月,交通运输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资源统筹利用,推动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动能,加快构建集约高效可持续的农村运输服务体系,更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其中提出,要结合本地产业优势,引导企业积极发展“农村客货邮+”电商、旅游、农业等模式。这种模式(     
①综合考虑各部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认识到有利条件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④认识到人为事物的联系和自在事物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0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押第8-9题 哲学部分
4 .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培育新产业是重点任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由此可见,发展新质生产力(     
①必须割裂与传统生产力的联系,以颠覆性技术催生新动能
②必须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系统考量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③必须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打通束缚堵点
④应以科技创新、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为主要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这要求我们(     
①坚持系统观念,统筹长江经济带发展全局
②着眼关键部分,推动进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
③正确把握长江经济带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④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出发谋篇布局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2024-03-05更新 | 401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辽宁专版)03
6 . 2023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要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东北地区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②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抓住主流
③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凝聚东北产业振兴的强大合力
④要从中央会议精神出发,加强东北地区政策的统筹协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盐碱地是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大庆市率先开展盐碱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充分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水资源状况、集中连片程度等因素,选取地势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的地块,做到治水、改土、改种一起推进,将“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相结合,实现了“地种互促”,真正实现“不毛之地”到“稻花飘香”的转变。这一转变得益于该市(       
①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确定试点的地块
②坚持矛盾分析法,因地因种探索改良方法
③推动认识实现感性抽象到思维具体的深化
④坚持适度的原则,选择适宜的地块和品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北振兴共谋突破】

新时代的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东北三省发挥各自优势,利用数字生产赋能机械制造、非遗文化丰富旅游体验、港口开放推动外贸合作,东北地区凭借资源、产业、生态、区位等方面的先天优势,在老工业基地发挥作用的同时,培育了更加多元化的产业体系。务实推进东北经济一体化进程,优化整合东北地区产业资源,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材料二   【党旗领航展现担当】

东北全面振兴的道路千万条,党的领导是第一条。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要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高专业化素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以新风正气振奋发展信心。

材料三   【布局长远共谱新篇】

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中的重要使命。从历史和实际情况看,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目标,既要利用好自身传统优势,也要统筹东北地区安全与发展,在提升东北经济一体化中寻求新动力、实现新突破。以产业一体化为基础,以国有经济布局一体化为重点,以基础设施一体化为纽带,以开放布局一体化为引领,争取到2025年初步形成统筹安全与发展的产业布局、国有经济布局和开放布局,在合力打造东北经济增长极、形成区域改革发展新布局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推动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美好愿景。

(1)结合材料一,运用系统优化方法,简要分析东三省要如何推动东北全面振兴。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谈谈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的理解。
(3)结合材料三,运用超前思维的知识,分析东北全面振兴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意义。
(4)一个时代的记忆,一座不朽的丰碑。2023年是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某校高三(1)班,拟举行以“弘扬铁人精神推动东北振兴”为题的班会,请你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撰写一篇发言稿。要求:①观点明确,逻辑清晰;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在150—200字。
2024-01-20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2023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发挥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这表明(       
①把握事物发展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解决重点工作
②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统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③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历史的统一,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④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重大突破取决于新发展理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碳普惠”是一项创新性自愿减排机制,通过消费端带动生产端低碳,通过需求侧促进供给侧技术创新,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加入全民减排行动,其运转模式如下图所示。碳普惠机制(       

A.运用了系统思维,促进各环节、各主体功能最大化
B.遵循了质量互变,推动各主体积极参与节能减排行动
C.坚持了适度原则,在适度范围内推进政策实现绿色飞跃
D.体现了矛盾规律,在同一性与斗争性转化中完善普惠机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