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基本属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消未起之患、洽未病之疾。我国调解制度源远流长,延存数千年而不衰,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治理有方】

天下无讼、以和为责的价值追求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智慧。孔子在《论语·颜渊》中鲜明地提出了无讼思想,该思想旨在通过道德教化使社会达到没有纠纷和犯罪从而无须法律或虽有法律而不用的刑措状态。在无讼的理念下,古代调解以儒家伦理道德作为判断是非曲直的依据,以德化人,追求息讼

受儒家无讼思想的影响,现代人民调解依然保留着传统中国无讼价值追求中的调解机制、但不再只是追求无讼,而是更加依据法律、法规进行调解,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依据社会公德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可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有讼强化当事人权利保障。经过长期实践与探索,我国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知识,谈谈“无讼”与“有讼”二者之间的关系。

【调解有道】

昆明市某社区居民王某与李某系邻居,双方因相邻阴沟排水问题产生纠纷,甚至多次发生口角、肢体冲突。

社区街道调委会调解员到李某及王某家调查走访,经了解,李某家未预留够之前商议好的距离,影响王某进出阴沟检修沉淀池,要求李某拆除围墙。而李某担心排水可能会对房屋造成损害,拒绝拆除围墙。经现场勘测,在充分了解相关情况后,调解员从李某入手,一方面对李某进行普法教育,一方面打“人情牌”,劝说李某为了邻里关系和睦,将围墙拆除一部分,方便王某检修沉淀池,同时提醒王某排水的有关注意事项。经过调解员长时间的疏导,最终双方同意该调解。


(2)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作出上述调解的法律依据。

【行之有效】

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上世纪60年代,浙江诸暨枫桥基层干部群众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创造出“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重要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枫桥经验”在推广运用中不断创新发展。从乡村“枫桥经验”到城镇社区“枫桥经验”、网上“枫桥经验”,从海南省海口市设立“小区议事堂”到重庆市推行乡村邻里纠纷“院落自治”、湖南省岳阳市开展“群英断是非”……各地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过程中,注重研究新情况、把握新规律,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有效疏导了民意、凝聚了民心,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一个个精彩故事、一幅幅美丽画面、一张张幸福笑脸,见证了“枫桥经验”的独特魅力。新时代新征程,“枫桥经验”必将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续写新的精彩华章。


(3)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枫桥经验”何以能历久弥新、富有活力。
2024-03-13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2 .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随着境外疫情加速扩散蔓延,国际经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我国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新的机遇。”材料表明(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转化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④危和机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基本属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202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时强调:“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世界各国要致力于寻找不同文化的共通性,异中求同,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其中蕴含的哲理有(     
①矛盾共性寓于矛盾个性之中       
②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③消除斗争性才能实现同一性       
④运用矛盾分析法寻找共赢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苦难成就辉煌,困难磨砺青春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中,对同学们提出的“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这一体会给予充分肯定,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成长路上,所有曾经吃过的苦,都会变成未来回忆的甜”。朴素的话语,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自找苦吃”的价值和意义。当代青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亲历者、参与者,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生力军、主力军,是担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应时常“自找苦吃”。对青年人而言,选择“佛系”,就无法攀登事业的高峰;选择“躺平”,就难以领略极致的风光。苦是无价的财富,苦是进步的阶梯,只有能吃常人不能吃的苦,才能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自找苦吃”的过程,就是思想成熟的过程、内心丰盈的过程、灵魂升华的过程,也是走向成功的过程。

成就和业绩是在战胜困难中获得的。对青年来说,扛几次重活,肩膀就能硬起来;挑几次大梁,责任就能担起来。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多到艰苦边远的地方去锻炼自己,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捧几次“烫手山芋”,是广大青年“自找苦吃”的最好答案。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知识谈谈对“曾经吃过的苦,都会变成未来回忆的甜”的理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2023年推动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降低过高抽成工作方案》,并向社会公开发布。

客观来看,平台设置抽成比例或收取会员费是自身盈利的手段,也是平台和司机、货主等利益相关方博弈的结果。但由于平台与驾驶员的地位天然不平等,司机缺乏与平台博弈能力,导致平台方更容易在抽成比例上滥用自由裁量权。平台抽成高,司机挣不到钱,直接损害的是从业人员合理劳动报酬,同时容易诱使司机超时劳动、疲劳驾驶,提高工作强度和时长,损害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会助长抱团拒绝接单、选择性接单等现象,让乘客愈发感到打车难、打车贵,影响交通服务质量的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降低“过高抽成”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9月17日,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这对中国乃至而言都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

景迈山保护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面向未来,要坚守住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两条底线,以科学地开发利用促进更好的保护,厚植永续发展的绿色根基,加强茶文化和山水观光、传统村落等融合,让资源禀赋不断变成财富。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打造茶旅品牌、推介旅游线路、推出主题活动等讲好中国故事、云南故事,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茶旅融合”新路子,焕发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新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阐明景迈山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这两条底线的关系。

7 . 李白曾写“水春云母碓,风扫石楠花”。石楠花气味独特,散发着不受人喜爱的“腥臭味”,却因其观赏性高、易养护、能吸附周围环境里的有毒有害气体等因素,在南方的一些城市被视作城市绿化植物。这表明(       )

①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和统一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④要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促使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2023-09-26更新 | 584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考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8 . “黄河宁,天下平。”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一论断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
③坚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和处理问题
④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9-14更新 | 1649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肥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西方现代化模式表现出“非此即彼”的对立性,在工业化进程中忽视资源粗放利用、自然过度开发、污染治理不力等带来的后果,虽然创造了丰裕的物质财富,但是无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破坏、生态危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千年智慧,又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科学认识。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摒弃西方现代化模式、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由。
2023-08-17更新 | 1220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邹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诗歌,是诗题和诗句的统一体,“先赋诗”和“先立题”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创作路径。有些诗歌是即兴而作,诗人有感而发,赋诗之后再为其立一标题,有的诗歌则是因题而起,诗人先定立诗题,然后围绕题目构思诗歌的格律和内容,无论是“先赋诗而后立题”,抑或“先立题而后赋诗”,最终都指向诗题与诗句的契合。

从哲学角度,分析“赋诗”和“立题”的关联。
2023-07-05更新 | 6666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